原创 放弃蒋介石扶持日本,1947年的美国为何如此?看日本复兴谋划就懂
迪丽瓦拉
2025-07-15 12:32:44
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大家都知道。

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告终。

胜利之后,大国基于均势制衡,构筑了雅尔塔体系,也形成了今日世界时局。

但这时局之下,若要问谁最不满?

答案或许不是成为肥宅的德国军队和德国人,反而是以武士道为信仰,致力于争霸世界的日本。

何以见得咧?

且看日本战败前后打出的三张牌就懂了。

日本是法西斯三巨头中最后一个承认失败的国家,在遭遇美国两次佛山无影掌后,才在原子弹威力下,不情不愿认输投降。

但在哪前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就在谋划投降之后的复兴计划了!

这谋划步奏分明,有一有二也有三。

第一步:定策。

二战结束之前,以重光葵、芦田均、吉田茂等日本外交精英为主的小团体,就在战败前后多次搞秘密集会,商议出了日本战后的国策

:将美国视为大英帝国接班人,以追随盎格鲁-撒克逊帝国为战略目标,践行追随战术,在战后美苏冷战对峙渐渐成型的情况下,用跟美国靠拢,向美国证明日本价值方式,借力实现日本的复兴。

定策之后咋执行咧?于是就有了第二步。

第二步:凝聚共识。

这凝聚共识举措就是,竭尽全力保住了日本的天皇制度,因为能凝聚日本民意共识的纽带,就是万世一系的天皇。

为此,日本陆海军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他们用神风特工队的悍勇,让美国意识到,失去天皇后发疯的日本人并不容易对付。进而也对罢黜天皇谨慎了起来。

谨慎之后,天皇又是个会来事的人,送钱,送礼物,送了不知多少东西给麦克阿瑟,也让麦克阿瑟在天皇下了“人间宣言”后,就承认了天皇的存在。

这让今日日本依旧拥有凝聚民意的共识,这共识在未来某个日子,或会改变一切。

第三步:削弱竞争对手。

这削弱竞争对手,就是用一场行将失败前的战役,打击了民国政府的威望。

这就是日本的“一号作战”计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豫湘桂大溃败。

溃败发生在1944年,正是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时,足见图谋深远。

因为那个时候的日本陆军参谋总部,就已经意识到日本的战败在所难免,就算日本愿意低头认输,强势的美国和苏联也不会给日本理想对待的可能。

这就让日本起了个心思,既然我们摆烂了,东亚的对手也不能让他们好过。

于是,就有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节节胜利背景下,出现的一场远东惨败。

这惨败,让世界,特别是美国认识到一件事

:民国政府太拉胯了,不是一个合格的战略伙伴。

这就是日本的真实战略图谋,用一场胜利打击民国政府威望,进而让中国在战后格局中处于下风,削弱东亚的潜在对手。

果不其然,民国政府的惨败让美国重新评估了自己的亚太甚至全球战略,也让苏联获得了狮子大开口的机会(出兵东北等),更给了解放战争中,美国放弃蒋介石政府的理由。

因为民国政府,真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这才有美国后来在远东的选择出现。

那就是:如果民国政府能坚持下去,或许还能作为美国盟友一起遏制苏联的可能,如果坚持不下去,美国在远东的最佳盟友就不是中国而是日本了。

这一切为何会发生?真就是旦夕之间决定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也是个渐渐觉醒的过程,而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冷战之初美国战略家,以“

凯南报告”

引爆冷战闻名的

乔治-凯南

他早在1947年就说过这么一句话。

最终日本和菲律宾将成为足以保卫美国远东利益的太平洋安全体系的基石。

一个真正友好的日本与一个有名无实的敌对的中国,美国会感到相当安全,它不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一个有名无实的友好的中国与一个真正敌对的日本,其危害已经为太平洋战争所证明。如果是一个敌对的中国和一个敌对的日本,事情就会更糟。

这话的背后,是他的战略认知:

就算美国国力在如何强大,也承担不起无限的责任,一定要将有限的战略资源投放在必争之地上。

那么啥才是必争之地?乔治-凯南在后来也说了。

这必争之地就是五大工业和军事力量中心

:美国、英国、西欧(德国、法国)、苏联、日本。

按乔治-凯南的想法,这五个中心,即是美国的全球战略支点,也是美国的同盟目标。(苏联除外)

于是控制五大力量中心中除了苏联和美国之外的三大战略中心,就是美国冷战时代延续至今的战略思路。

今日的世界,五大力量中心依旧是美国大外交的重中之重。

这五大中心中。

美国自己是一个。

英国是美国的血源盟友。

德国跟法国一起组了欧盟成了美国追随者

至于日本,不也是美国跟班吗?

唯一的变数就是,曾经五大中心之一的苏联变成了俄罗斯,中国也崛起了,成了更重要的世界战略中心,也是美国极力拉拢却拉不动的世界力量。(G2)

那么在冷战刚开始那个中国还没崛起的时代,美国放弃中国选择日本就容易理解了。

为何咧?因为还有个力量中心,处于美国控制之外又能更便利的影响中国

:这就是苏联。

跟苏联竞争中国对美国而言,并不是好事,这不好的事,因果还层层递进。

首先:它将让美国的离岸优势消失。

其次:它将让美国卷入大陆争霸。

最后:海权国美国真要跟苏联大陆争霸,直面钢铁洪流的话,胜算也不高。

同样的故事在越南战争中也有验证。

美国苦战十多年,为何最后放弃越南?

首先:越南不属于战略支点力量,争夺他的根源,不过是美国站稳支点后,防范苏联影响力扩大的战略屏障而已。

其次:真要深入越南,就等于面临来自中国和苏联这样的大陆国家正面冲击和消耗,这让处于滞涨期的美国承受不了。

最后:相较于日本甚至韩国而言,越南的重要性并不大。

于是美国果断的放弃了越南,就如当年放弃民国政府一样。

因为他们寻思明白了,只要在远东构筑第一岛链格局,就能进可攻退可守。这岛链的存在,当年足以遏制海军弱势的苏联,未来也是抵御后进强国的关键。

那么这第一岛链关键国家是谁?答案是日本啊。

日本地盘大小凑合,人口也合适,还有不错的工业基础,就算发展到发达了也容易控制,不至于过快脱轨。

这就让日本成了美国第一岛链网的核心成员,美国扶持日本也就成了必然。

同样的,美国后续扶持韩国,也有一样效用在内,只是韩国地缘格局注定了,他会在大国博弈中摇摆,不会真搞一边倒,啥也不顾,当然那是后话了。

而且美国也应该大概率预判到了冷战时的中苏关系破裂。

原因无他

:让一个拥有悠久辉煌历史的国家,成为苏联小伙伴,这对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从来是不可容忍的事情,中国不是日本,没有跟随的习惯。

这就让新中国在跟苏联,美国交往时一直强调平等以待,这态度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会为了平等,兵戎相见。

打服你在平等,也是可选项。

由此才有美国在冷战之初的决断

:中国很大,但是在那个时间点,能争就争,争不了就放弃,还能给苏联埋雷,反而是日本,看上去很小,却是真正的兵家必争之地,必须加紧扶持,牢牢控制。

事后看,扶持加控制日本几乎成了美国国策,日本也在战后美苏阵营的对冲之中,迎来了复兴的机会。

一场抗美援朝战争,让日本收获大量订单经济蒸蒸日上,还不用承担安全负担。

一场戏剧性反转后,日本跟美国从二战死仇,就此变成了盟友。

日本也在接受美国扶持,甘于受美国控制的良好态度后,成了美国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一员,进而成了发达国家,长期以来的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

这一切真应验了一句古话

: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然而,日本人真的甘心一直当美国附庸,沦为随从吗?

从历史角度看,曾经的日本也曾追随过美国他爹英国,用数次《英日同盟条约》成了英国跟班,制衡远东俄国扩张的棋子。

可眼见英国力有不逮渐渐衰弱,日本也用反戈一击,让英国体验了一把帝国沉沦。

以史为鉴,日本真就是一个可怕的国家!

这可怕之处,就是逆境中的冷静和冷静后的抉择。

这冷静和抉择,在今日也多有体现。

那就是已故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主导的安倍战略学。

早在2006年时,安倍就在自己编撰的《走向美丽之国》一书中用公开呼吁方式,诉求美、日、印、澳四边同盟,目标是谁不言而喻。

六年后的2012年,安倍又提出了所谓的“菱形安保构想”,诉求用强化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美国夏威夷州合作的方式,形成一种安全共同体。

2017年的时候,他又更进一步,提出了“双菱形安保”战略概念。

这战略的意思就是,以美、日、澳、印四边同盟为外层大菱形,再辅以日、越、菲、印(尼)的小四边同盟,构筑一个涵盖西太平洋+印度洋的巨型集安体系。

这一切的一切,配合最近十年的历史发展看,都证明日本人所谋甚远。

这谋划根源为何?

应该是日本充分吸取了二战教训。

为何我要这么说?看看日本二战为何失败就懂了。

日本的战败,败在急于上车,急于瓜分世界,最后错误的过早跟德国结盟,让自己失去了战略回旋空间,深陷美国主导的包围网中成了失败者。

这其中关键就是

:作为日本最大盟友的德国人,远在欧洲千里之外,根本无法跟日本打配合,也无法帮助日本。

那么如果推进四国同盟和菱形,双菱形安保构想,会有啥不一样的好处吗?

好处很简单,那就是用切实存在的盟友,让日本不至于孤军奋战,还能引导中美冲突,让自己火中取栗。

因为中国所需要的资源和市场,都在这包围网之外。如果出现激烈冲突,中美的两败俱伤,就是日本的机会。

那么有了这机会后日本会干啥?看下它当年如何对待英国人就懂了。

日本不会有挑战的勇气,但反咬一口却是大概率事情。

中国、英国不都是曾经的教训吗。

至于咬谁?要看谁是失败者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自古以来,旧朝的破灭与新朝的建立总避免不了激烈的战争,而每当乱世结束,总有一些传奇名将的事迹会被永久...
原创 1... 资料来源:《毛泽东与一位普通铁匠四十年的兄弟情谊》——世纪行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爱戴,...
原创 原... 我们都知道,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从建立到结束一共存在了276年。在这一段时间里,由康熙、雍...
原创 原... 导读:潘安本名叫潘岳,是河南中牟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帅哥。他不仅“帅呆了”,而且文采甚佳,还玩得一手...
原创 原... 一说起雍正大家可能想到的是他那严肃的面庞,上位者的感觉油然而发。九子夺嫡的故事相比大家每个人都知道,...
原创 原... 宋朝文化空前繁荣,有宋词,有程朱理学,唐宋八大家占了六家;宋朝是文人士大夫的天下,从宋朝开国到灭亡未...
原创 深... 文 尼尔医生笔记 编辑 尼尔医生笔记 前言 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所制定的《教育敕语》,不但...
原创 原...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仙李白在他的作品《古风十九首》之中曾这般说道。...
原创 湘... 写了1篇开玩笑的文章,可惜平台读者均未得其意,这次不开玩笑了。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赤壁之战...
原创 原... 说到三国,人们很容易想到魏蜀吴这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都是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诸侯争霸的格局中逐渐形...
原创 原...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的任命,一般都是由上级官员或者是皇帝直接决定,舆论在其中所能起到了作用实在有限...
原创 隋... 隋朝故事:漫言五子属同胞,偏爱偏憎已混淆 一到长安,宇文述即往访杨约,彼此相别有年,欢然道故,自在...
原创 我... 姓氏,乃祖宗所赐之徽记;名字,为父母所取之标识,皆为不可轻易更易之存在。无论从何种维度审视,姓名对于...
原创 抗... 抗战时期,中国海军可以说是存在感最弱的军种,一批清朝遗留下的军舰难堪重任,连空军的知名度都比不上。 ...
原创 殖... 这是一场寻常的大国的兴衰,也是一次不寻常的和平的霸权交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从英国手中,接过...
原创 我... 我国古代留下四个逆天工程,其中一个放到现代可能都无法完成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古代曾经建造出很...
原创 杨... 香港海防博物馆将于今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正式改设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文化体育...
原创 永... 永登民国时期的那些事儿系列之十一:永登乡绅张光宗的传奇故事 作者:苗汀周厚澎 永登著名地方文化研究...
原创 原... 无论是在二月河的《康熙大帝》小说中,还是在根据这部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伍次友这个人物形...
原创 用... 现在很多视频APP上,都有外国人发布有关中国的视频,向全世界介绍我国的风土人情。这种行为很时髦,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