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梁史谈——梁武帝:在时间长河中迷失的悲剧皇帝
迪丽瓦拉
2025-07-16 04:31:55
0

中国历史上不乏开国皇帝,一般提到开国皇帝,人们的第一印象都是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等溢美之词。

但提到南朝梁的开国皇帝萧衍,人们是既有溢美之词,又有其他贬义之词。而他甚至一度被人们称为“在时间长河中迷失的皇帝”,那么,萧衍的一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少年英才

萧衍生于宋孝武帝大明八年。可以说,他的出生注定就是不凡的。首先,从血缘上来说,他的父亲是齐高帝的族弟。换而言之,他与皇室有着非常亲密的血缘关系。

其次,据历史上记载,萧衍生下来时就外貌奇特。他头顶呈隆起状,两胯之间相连,右手上还有一个“武”字。

这样的长相,在当时可以说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坊间甚至有人谣传,说他有“帝王之气”。

不仅如此,萧衍常年居住的房屋外面还有“云气”环绕。但凡有人经过,都会在他的房前肃然起敬。

如果说,萧衍先天的优势让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那么他后天的努力更是直接使他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少年英才。

萧衍从小就聪慧异常,他在文学方面有着很大建树。他和王融等人时常在竟陵王萧子良的府邸唱词作诗,期间众人更是一度被称为“竟陵八友”。

永明十一年,齐武帝去世后,皇太孙萧昭业继位,由西昌侯萧鸾辅政。但萧昭业继位后昏庸无能,不理朝政。

萧鸾几经劝诫无果后与萧衍商议,最终将其废杀并另拥新安郡王萧昭文为帝。

这个萧昭文其实也不过是萧鸾手下的傀儡皇帝,实际大权还是掌握在萧鸾一人手里。但三个月后,萧鸾索性废了萧昭文,自立为帝。

萧鸾即位后,感念萧衍“定策”有功,于是将重要军权都悉数交予他。萧衍的地位开始逐步显赫起来。

但此后不久,萧鸾去世,其子萧宝卷即位。萧宝卷的出现可以说是将萧衍本该平静的生活彻底搅乱。

萧宝卷是个城府深重的人,他一上位就将曾经的辅佐大臣悉数赐死。最终,这把火也烧到了萧衍这里。

公元500年,萧衍的哥哥肖懿被萧宝卷诛杀。萧衍认识到,眼前的暴君不可能有所建树,于是决定起兵讨伐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称帝。

最终,昏庸的萧宝卷被萧衍大军成功诛杀。两年后,萧宝融也主动将王位禅让给萧衍。至此,萧衍成功称帝。

其实,萧衍称帝也并非真是因为他的才干和贤德打动了萧宝融。古往今来,帝王心术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萧衍身上就不难看出这种“帝王心术”。

在萧宝融正式禅让前,萧衍曾多次密信自己曾经的好友范云、沈约。

两人在接到萧衍的指使后,多次写信给当朝皇帝萧宝融身边的将军夏侯祥,让他逼迫萧宝融禅位。

不仅如此,萧衍还指使自己的弟弟和身边的亲信,要他们在民间传播“行水中,为天子”这样的民谣。其实“行水中”这句就恰好暗指了萧衍名字中的“衍”字。

待萧衍称帝的舆论大起后,萧宝融果然送来诏书,恭请萧衍称帝,但此时的萧衍人前还在佯装推辞。

人后立马又指使范云等人联合朝中众臣,向皇帝上书请求立萧衍为帝。在这样一来一回的“客套”后,萧衍顺利称帝。

代齐建梁

中兴二年,萧衍在都城南郊祭告天地,接受百官朝拜,建立了梁朝。称帝后不久,萧衍就派人给先帝萧宝融送去生金,逼他吞金自尽。

待萧宝融死后,萧衍对外宣称对方是暴病而亡,按皇帝的规格下葬后萧衍才算彻底坐稳了皇位。

萧衍称帝初期,立刻下令废除了东昏侯萧宝卷时期的苛政。另外,为了肃正宫廷风气,萧衍又公开将萧宝卷在位时期的各类淫奢之物焚毁。

他深刻吸取了前朝灭亡的经验,励精图治,经常五更就起床批改奏章。除此之外,萧衍虽然重视贵族门阀,但却也在努力地探寻贵族门阀与寒门庶族之间的平衡点。

萧衍认识到,在九品中正制度的影响下,门第已经成为了入朝做官的第一标准。但出身贵族门阀的世家公子们大都沉迷纸醉金迷的生活,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

经过多次探寻,萧衍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他先优先提拔贵族门阀的子弟,让他们在朝中担任高官重职。

又任用寒门庶族中的才学之人,让他们在朝中担任看似不重要的职位,但大权和实权基本上都由这些人掌握。

另外,为了能够选拔到更多的寒门人才。萧衍特命在民间建设五经馆。所谓“五经馆”,其实就和今天的学校概念相似。

在五经馆内,学生们不仅不用交学费,食宿还由国家统一供给。这些学生们在五经馆内学习的内容主要就是经书。

如果他们能精通其中一部经书,就可以通过考试入朝为官。这样一来,寒门子弟就有了入朝为官的机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萧衍的这一举措,实际上也为之后的科举制奠定了基础。

引狼入室

年轻时的萧衍确实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到晚年来,他却开始疲于应付朝中政务。其实这一切也与他晚年迷信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公元527年,萧衍第一次前往同泰寺出家。但这一次出家却没有持续很久,他在寺中短短不过三日,就认为自己参透了世间真理。于是,还俗后的他立马下令大赦天下。

然而,出家这样的事情在这位皇帝的身上却不止发生了一次。据记载,萧衍一生共四次出家。除了第一次出家,其余三次出家,每次都是众臣向寺庙捐出亿万香火才将他赎回。

如此一来,朝中经济迅速下滑。但萧衍对佛教的迷信显然不止于此。还俗后的萧衍不过才四十岁,就已经开始不近女色,不吃荤腥。

对一个皇帝来说,子嗣无疑就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但萧衍显然不在乎这一点,因为他不但自己恪守戒律清规,还要求全国都效仿他的行为。

但佛教对整个梁朝来说,打击并不是致命的。真正致命的打击,还要从萧衍引入的一位大将军——侯景说起。侯景其实是羯族人,他长期为北齐征战,屡建奇功,因而拥有大量兵权。

但随着北齐奠基者高欢死去后,侯景的地位大不如前,不仅如此,高欢的儿子还多次想夺走侯景手里的兵权。

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侯景特携十二洲向萧衍投降。萧衍得知这一消息后内心大喜,于是亲自派军来接应侯景,并立他为河南王、大将军。

后来,萧衍与北齐讲和。但对方的条件是将侯景遣送回国。侯景得知后,发动“清君侧”。至此,叛军直接一路向建康进攻,都城危在旦夕。

其实在此之前,萧衍已经号召各地援兵支援都城。但鉴于此前萧衍多次出家,又多次让众臣捐钱把自己赎回,朝中众臣早就失去了对萧衍的信任。

心怀各异的众臣选择静观其变,最终放任叛军直攻台城。

而守城的临贺王也早就投靠侯景,在看到叛军攻到台城后,甚至都没有反抗,直接打开城门。至此,台城彻底沦陷,侯景也掌握了大权。

掌握大权后的侯景愈发肆无忌惮。甚至直接允许自己的士兵手持弓箭和刀枪进入朝堂、内廷。

萧衍发现后,问:

“谁允许你们带刀进宫的?”

而士兵们的回答无一例外都是:

“侯丞相允许的。”

萧衍这才发现,自己的江山早就落到侯景的手里了。但萧衍的苦难显然并没有因此结束,因为侯景的野心并不满足于此。

在此之后,萧衍身边的侍卫、随从和宫女悉数被侯景调走,他的要求也越来越难被满足。不仅如此,侯景还将他禁足于皇宫的净居殿内。

日常的饮食都越来越少,到后来甚至连水都不给他喝。萧衍成日生活在这样压抑的环境内,心中的苦闷和悲愤越积越深。

太清三年,86岁的萧衍艰难地敲着净居殿的门,来开门的侍卫大吼一声,问他要干什么。

萧衍艰难地从喉间说出:

“我嘴里发苦,请给我一点蜂蜜吧……”

但他这个要求也和此前提出的很多要求一样,没有得到满足。

在两声惊讶的叫喊声中,萧衍离开了人世。侯景得知后,下令秘不发丧。一直到26天后,才将他的尸体迁移到太极殿发丧,由其三子萧纲继位。

此后,梁朝大权也基本掌握在侯景手里,就连萧纲,也在继位两年后被侯景废黜并杀害。一代皇帝,最终却落得个活活饿死的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

其实梁朝的问题早就根深蒂固了,萧衍企图调和各阶级之间的矛盾,但最终都没有能跨出阶级的桎梏。

其打造出来的“繁荣”,其实也都是漏洞百出。侯景之乱就不难看出,梁朝的腐朽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国... 1950年,刚刚从大陆逃到台湾的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汤尧,还未能稍作喘息,就接到了一项令他怒火中烧的命...
原创 参... 说到中国近现代的战争历史,许多人都会想到那些激烈、震撼的瞬间。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位真实存在的老...
原创 家... 在广西南宁,陆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满载时光故事的中华民国双旗币当十铜元。这枚钱币如同一位沉默的家族史官...
原创 都...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半城烟火半城仙 法护“世遗”续... 编者按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不仅有22处“世遗”代表性古迹,还拥有7...
原创 别... 好的,下面是您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本,尽量保留了原文的意思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 --- 如果您喜欢这...
原创 李... 好的,我已经根据你的要求重新改写了这篇文章,保持了原有的意思并加入了一些细节描述。这里是改写后的版本...
原创 夏... 夏侯霸是蜀汉后期为数不多的猛将之一,在姜维接替诸葛亮后,他与姜维共同肩负起了捍卫蜀汉最后荣耀的重任。...
掌握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重温... 延安时期,在毛泽东的倡导和帮助下,陈云深入探究“怎样才能少犯错误”问题,通过深学细悟毛泽东著作特别是...
原创 含... 东周时期,随着周王室的逐渐衰落,整个天下礼乐崩坏,随之而来的是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的争霸局面。最初,郑...
河南日报“视觉周刊”第47期(... 一张好照片,既是今天的新闻,又是明天的历史。过去的一周,有哪些照片让你印象深刻?让我们一起打开本期的...
原创 如... 如果你还不清楚,欧洲人是如何对待和伤害黑人的,那么不妨看看这组震撼的历史照片。这张照片展现了许多黑人...
原创 决... 在希腊神话中,腓尼基的欧罗巴公主被视为欧洲最初的代表人物,欧洲的人民也都可以追溯到她的血脉。而“欧洲...
原创 韩... ——·前言·—— 1952年3月,朝鲜半岛上的战火仍在猛烈燃烧,硝烟弥漫,紧张局势持续。在停战谈判...
原创 历... 在古代,提到“常务副皇帝”这个角色,不妨从明朝的两个独特人物说起:明太子朱标和明仁宗朱高炽。如果想要...
韩先楚夫人有多美?这是1970...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韩先楚那张1970年的照片你要是看到,可...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实事求是地讲,李善长是开创大明朝代一等一的功臣,不仅帮朱元璋...
原创 同... 写作不易,创作这篇文章的作者每天都在辛勤工作,只为能够养家糊口。我们读者或许并不常思考这些,但我们希...
原创 古... 从古至今,大小灾难层出不穷,其中瘟疫作为一种极为猖獗的灾难,曾经肆虐一时。无论是小规模的流行病,还是...
沉寂千年的战国青铜乐器再度“亮... 游客在观看《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