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迪丽瓦拉
2025-09-14 08:02:44
0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实事求是地讲,李善长是开创大明朝代一等一的功臣,不仅帮朱元璋打天下,还帮朱元璋治天下,功勋卓著。

当初朱元璋问刘伯温谁最适合做丞相,刘伯温说李善长最适合。朱元璋:"杨宪不行吗?"

刘伯温摇了摇头说:"杨宪有才干没有气度"。

朱元璋又问:"王广洋行不行?"

刘伯温说:"那他还不如杨宪。"

朱元璋想了想又说:"胡唯庸怎么样?"

刘伯温说:"胡唯庸年轻没有经验,做事没有分寸。"

朱元璋听了很不以为然,但这也恰恰说明,李善长确实是治国治才,出类拔萃。

可是在洪武二十三年,大明朝宣国公李善长被却被乞丐出身的皇帝朱元璋赐死,罪名是跟逆贼胡唯庸是同党,当时李善长已经是七十六岁。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中国皇帝中杀功臣的冠军,李善长之死绝对是千古冤案,且先不说他追随朱元璋打天下、治天下,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功比天高,就说他一个七十老翁,一只脚已经踏上奈何桥,如何去造反?

根据史料记载,李善长从洪武四年便因病赋闲了,手里没有一点权力。人走茶凉,即使李善长曾经权倾朝野,也失去了影响力,对朱元璋无法构成任何威胁。

为什么到了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却非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

为太子肃清前进道路上障碍。

朱元璋非常喜欢嫡长子朱标,将其定位接班人,可是此君心地善良,菩萨心肠,对朱元璋滥杀无辜非常不满,心怀恐惧。朱元璋怕日后太子无法胜任大明舵手一职。

有一天朱元璋将一根荆棘递给朱标,朱标看到浑身是刺的荆棘,吓得畏畏缩缩。朱元璋说,到底怎样你才敢接?朱标说,除非父皇把上面的刺一个个都拔下。

朱元璋对太子表示:"你放心吧,朕不会让刺扎你手的。"于是朱元璋暗下决心,要把那些刺头即大明功臣,一个个全部拔掉,为儿子奠定接班基础,杀李善长也是该计划的一部分。

决心已定,那就只差借口了。俗话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借口是信手拈来,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因为无论到时候,总有一些小人打算投机钻营,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这些小人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看皇帝心里想什么。当他们看出皇上对谁反感,想整谁的时候,不用皇上指使,他们自己就会积极行动。

道听途说、无中生有、捕风捉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小人一出场,李善长的罪名就出来了,最给力的就是跟胡惟庸同谋。"胡惟庸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谋反罪名,将其杀害。因为李善长曾经担任宰相,卸任的时候,向朱元璋推举了胡惟庸。如今李善长保举的人犯罪了,应该承担失察责任。

但是如果该杀,李善长早就死了。因为在处理胡惟庸一案时,朱元璋的政策是无限扩大化,宁可错杀三万,不能放过一人。

胡惟庸一案,朱元璋大开杀戒,真的是杀了三万人,估计是只要从胡惟庸门口走过的乞丐和小贩都算是他的同党了。

既然杀的天昏地暗,当初为什么没有动杀机,而是在十年以后才除掉李善长?实在叫人费解。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先是抓了李善长府上的工作人员,经过政策攻心,下人招供了。

说出胡惟庸在朝时,曾跟李善长结为死党反对朱元璋,李善长没有答应。

胡惟庸不死心,又让李善长的弟弟策反,李善长不着边际地说了一句话"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

这个证据有违常理,胡惟庸一介书生,朱元璋雄才大略,千古一帝,他再不自量力也不会造朱元璋的反,没有那个本事。

即使胡惟庸造反,只能试探,旁敲侧击,也不敢三番五次明火执仗告诉李善长说,我要造反,你入伙吧。

李善长宽厚待人,朝野共知。说李善长造反,他没有那个野心,打死他也不会。李善长功成名就,位极人臣,胡惟庸政变成功,能给的还会超过自己已经得到的吗?

再说,朱元璋的暴脾气李善长最了解,李善长为什么还要冒着株连九族的风险,去上胡惟庸贼船呢?

看到朱元璋要杀大臣,占卜师也觉得有机可乘,就对朱元璋说,国家出了灾星,要想长治久安,必须除掉这些灾星。

朱元璋听了大喜,就将77岁高龄的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杀戮。

朱元璋一行动,就是大手笔,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等反朱集团被一网打尽。连死的人都没有放过,已故的营阳侯杨王景、济宁侯顾时也受到严惩。

朱元璋太祖亲自下诏罗列他们的罪状,加在狱辞里面,编纂成《昭示奸党三录》,让天下百姓都知道。

朱元璋大杀功臣还是没有自信,觉得大臣们个个有反心。朱元璋杀了胡惟庸、李善长之后,还废除了丞相制度。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谕文武群臣说: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朱元璋自己打天下,想江山千秋万代想疯了,于是才处心积虑。但是明朝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平均寿命不如大清皇帝,执政能力也跟后世的清朝皇帝不在一个档次,甚至连人家的女人也不如,崇祯下场也是皇帝中最悲惨的。朱元璋如果九泉有知,不知道作何感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佩... 国民党军队内部,攀比之风非常盛行。士兵们常常讨论各种话题,其中最热衷的话题之一就是各自的派系背景、是...
原创 忽... 大运河山东段自大王庙闸起,南至山东与江苏的交界处,北至德州市德城区第三店,途经枣庄、济宁、泰安、聊城...
原创 中... 赵炜,代号902,曾深藏在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内部,凭借一纸伪造的命令,成功扭转了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
原创 元...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其中元朝和清朝可以说是最为杰出的两个,因为它们实现了真正意...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20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
原创 水... 宋江作为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首领,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人们对他的评价各异,有些人认为他自私虚伪,处...
原创 韩... 韩信,这位汉朝的开国功臣,凭借着个人的卓越才华,帮助刘邦打破了重重困局,实现了统一天下的伟大目标。然...
原创 安... 前言 你是否曾经想过,一个人的私心和野心,竟然能导致一个强盛王朝的衰败?一个人的贪婪和自私,竟然能让...
“明代壁画之最”对话“辽代木构... 11月23日,“国宝对话——法海寺与奉国寺文化遗产学术交流会”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举行。本次学术交流会...
原创 中... 1921年7月30日的晚上,中共一大的会议正在上海贝勒路李汉俊的家中举行。这是一次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重庆、...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这是“冲绳和平访问团”团员们衣服上印着的文字。11月5日至11月13日,由重...
原创 慈...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历史上有趣的小插曲,涉及到清朝的慈禧太后以及她与西方科技的碰撞。这个话题之所以特别...
原创 原... 南宋的历史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南宋的6个皇帝,加上3个像难民一样流离失所的幼年皇帝,虽然名义上是天...
穿越千年识“拗相”!罗少亚《铁...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22日下午,罗少亚长篇历史小说《铁腕拗相王安石》作...
原创 清... 公元1697年,满洲人福敏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且成功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内心非常高兴。...
原创 武...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历史成就,更不用说她在位期间取得的政...
原创 是... 他在众人眼中是力拔山兮的猛士,是沙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军;他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最终却成为了众矢之的;他本...
探访豫东破碎古陶器“重生”之地 11月23日,河南周口,参加“2025夏文化论坛”的数十位考古学家与历史学者走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创 后... 李克用骁勇善骑射,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
原创 左... 最近,有一位读者向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左宗棠被誉为民族英雄,特别是在他收复新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