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夏侯霸为何“忘却”父仇,选择归降蜀汉,保卫蜀汉到生命的尽头?
迪丽瓦拉
2025-09-14 09:31:59
0

夏侯霸是蜀汉后期为数不多的猛将之一,在姜维接替诸葛亮后,他与姜维共同肩负起了捍卫蜀汉最后荣耀的重任。尽管他的功勋赫赫,历史却很少关注他的过去。事实上,夏侯霸并非天生属于蜀汉,而原本是曹魏的一员猛将。他的父亲,曹魏名将夏侯渊的死,成为他心中永远无法抚平的创伤。更为深刻的是,夏侯渊是被蜀汉所杀,夏侯霸因此心中始终燃烧着对蜀汉的仇恨。然而,最终他并未因这份仇恨而长久留在魏国,而是不得不在魏国的政治斗争中被逐渐边缘化,最终选择投向了当年的敌人蜀汉,为自己、为家族寻得一处栖息之地。

魏国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政治变故,使得一位家世显赫的名将不得不走向这样的境地呢?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回顾夏侯渊在曹魏的特殊地位。作为曹魏的征西大将军,夏侯渊不仅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而备受推崇,而且由于他是曹操的亲族,曹操对他充满了深厚的信任。夏侯渊的忠诚与勇敢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命运却让他未能亲眼见证曹魏的盛世。在建安二十四年,夏侯渊在汉中之战中英勇作战,最终却不幸战死。这场战役是蜀汉与曹魏之间一场至关重要的冲突,其结果不仅关乎两国的领土争夺,更决定了蜀汉能否稳固在巴蜀之地。刘备亲率大军攻占汉中,而夏侯渊率领魏军迎战,双方展开了惨烈的争夺。

夏侯渊无疑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官,他在多次交战中都成功击退了蜀军的进攻。然而,命运的转折出现在定军山一战。夏侯渊未曾料到,蜀汉的名将黄忠在此时突然发起了攻击,尽管黄忠年事已高,但依然英勇无畏。黄忠亲自率领的蜀军,在突如其来的猛攻下打破了魏军的防线,夏侯渊奋力抵抗,却最终不敌,战死沙场。这一战的结果令曹魏军中一片震惊,而夏侯渊的死讯传回魏营后,夏侯家族深感悲痛,尤其是夏侯渊的次子——年仅少年时的夏侯霸,更是愤怒不已。

夏侯霸立下誓言,要为父报仇。在父亲的灵位前,年轻的夏侯霸怀着满腔的仇恨与决心,用手指自伤,以鲜血在父亲灵前发誓:“不报父仇,誓不做人!”他从小便深受父亲的熏陶,天资聪颖,武艺出众,然而当时年纪尚小,尚未能亲自上阵征战。但父亲的死,让他更加决心投身军旅,誓要亲手为父复仇。年轻的夏侯霸开始刻苦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才能,准备着随时为国家出征。

曹操在哀痛夏侯渊战死的同时,也对夏侯家族表现出了关心。夏侯霸凭借着父亲的余荫,以及自身出色的才能,很快便引起了曹操的注意。曹丕继位后,夏侯霸逐渐进入了仕途,并得到了曹丕的重用,被任命为偏将军,与蜀汉作战。不得不说,曹丕此举确实有其深意,他知道夏侯霸对蜀汉怀有深仇大恨,因此把他安排在前线与蜀军作战。果然,夏侯霸凭借过人的勇气与战功,很快升职,并被封为关内侯。

然而,命运似乎对夏侯霸并不宠爱。当他终于有机会为父复仇时,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黄忠这位杀父仇人竟因年事已高死于非命。这一消息对夏侯霸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黄忠的死让他感到深深的茫然,因为他心中的仇恨源自父亲之死,而黄忠的死去让他失去了一个明确的仇敌。面对这一变化,夏侯霸心中充满了困惑与无奈,但即使如此,他依然继续在魏国的战场上奋战,为国效力。

然而,魏国政局的剧变使得夏侯霸的处境愈加复杂。魏明帝曹叡去世后,司马懿终于从曹家的高压中解脱出来,开始与曹爽展开权力斗争,并最终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曹爽及一众曹氏宗亲被彻底铲除。夏侯家族,作为曹家亲族,也因此受到了波及,身为夏侯家族成员的夏侯霸自然也面临着被司马懿打压的危机。此时,夏侯霸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一方面,如果留在魏国,他和家族将可能遭遇严厉的清算;另一方面,如果他选择逃离,他必须放下曾经的仇恨,投奔曾经的敌人——蜀汉。

夏侯霸最终选择了后者,他抛下了自己的仇恨,决定保全自己与家族的生命。毕竟,父仇已无实质意义,黄忠已经死去,而留在魏国,只会让他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于是,他带着家人悄然离开,前往蜀汉寻求庇护。这个决定充满了矛盾与痛苦,但对他来说,这似乎是唯一能够存活下去的道路。

让夏侯霸未曾想到的是,蜀汉对他的接纳远超他的预期。刘禅见到夏侯霸后,热情款待,并透露出他与夏侯家族的亲戚关系。原来,刘禅的两位张皇后,其中一位是张飞的女儿,而她的母亲正是夏侯渊的亲侄女。因此,刘禅与夏侯霸之间有着姻亲关系。刘禅对夏侯霸十分友好,甚至亲自指着儿子向他介绍:“此夏侯氏之甥也。”这一切让夏侯霸倍感意外与温暖。

在蜀汉,夏侯霸逐渐放下了心中的仇恨。他认识到,真正的叛徒是那些篡夺魏国大权的司马氏,而他自己并非背叛曹家,反而是在捍卫曹氏的遗志。因此,夏侯霸将自己的所有军事才华贡献给了蜀汉,成为姜维北伐的重要助力。凭借着丰富的战场经验和深厚的军事才能,他多次协助姜维大破魏军,立下赫赫战功,为蜀汉的军事斗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夏侯霸的选择最终成为了一段传奇。尽管他叛离了故国,但他的行为并未受到人们的非议,反而被视为忠诚与理智的象征。夏侯霸的经历,充满了个人恩怨与国家命运的交织,也成为了三国历史中一段充满悲壮色彩的佳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犹太人有三处可供建国,为何偏偏... 众说周知,以色列在1948年建国,实现自犹太复国,并且经历五次中东战争巩固了国家的安全稳定。当时候犹...
原创 商... 商朝在中国历史上,迁都的次数堪称频繁。根据史书记载,商朝的迁都活动达到了13次,其中商汤之前,商族便...
闽非经贸 “双向奔赴”!第四届...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自6月12日开幕以来,“福建馆”喜迎广大非洲来宾,现场客商云集,洽谈氛围火...
原创 历...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最著名的诗作《落地后赋菊...
从器物到记忆 华人策展人探索文... 作者 刘洋 “对文化遗产的定义在不同时期和文化语境下有不同的诠释角度。21世纪的博物馆应该去寻找和当...
原创 侦... 1947年7月,延安保卫战正处于激烈阶段。一天傍晚,旅部侦察参谋刘振忠急匆匆地找到了班长郝贵生,安排...
原创 党... 历史开讲 在他20岁那年,柯庆施远赴莫斯科,得到了列宁同志的亲自接见,成为了我党历史上唯一一位亲眼...
原创 大... 在元末农民战争后期,群雄割据,势力争斗异常激烈,社会动荡不断,最后局势由在这场战争中崛起的朱元璋集团...
原创 公... 历史开讲 在公元前的时期,罗马公民在殖民城市的人口占比大约是多少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
原创 四... “各位施主,贫僧已经是出家之人,怎会再犯当年之过,何必大动干戈抓捕贫僧?” 在一座破旧的寺庙中,...
原创 同... 乾隆时期,官场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汉人地方官最高为布按”。但如今看来,这种说法并非完全准确。事实上,...
原创 唐... 公元618年,唐朝的建立宣告了一个新纪元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一段崭新的历史。唐朝历经了21位皇...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0!河南省... 记者6月14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国家文物局近日完成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10家单位列入国家...
原创 唐... 大唐建中四年,似乎被某种诅咒所笼罩,接连发生了几起奇异的兵变事件。首先,泾原军因厌恶长官提供的糟糕伙...
原创 吕... 吕不韦的悲剧结局:看完秦始皇仅30字的信后自尽,尸体被盗,葬礼成灾 公元前235年,吕不韦选择了一杯...
原创 周... 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曾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声称周恩来总理主动伸出手与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握...
从关中平原到原州险阻,看唐代萧... 萧关道从长安出发至凉州,经过了山脉环绕的关中平原、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翻越了高峻险峭的六盘山脉,其所...
从兽角到角状鬃,看西晋镇墓兽形... 汉晋独角型镇墓兽作为明器化的丧葬用品,其形象塑造会受到制作工匠、丧家要求等各方面影响,因此同种类型的...
原创 埃... 改写后的文章: --- 文 | 史说百家 编辑 | 史说百家 对于一个从未踏足过埃及的人来...
原创 周... 周朝的乡遂制度作为一种早期的地方自治制度,展现了鲜明的制度特色及实践意义。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制度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