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刚刚从大陆逃到台湾的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汤尧,还未能稍作喘息,就接到了一项令他怒火中烧的命令:“党国正处于危机之中,云南急需增援,要不你还是去云南吧!”
这个时刻让汤尧陷入了两难境地,派遣人回大陆,简直是将他们送入解放军的手中,送死的节奏。汤尧为了避免落入解放军的手中,早前已经从南京逃到广西,又从广西逃到云南,最终成功逃到台湾。结果,没过多久,又被要求回云南。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大势已去,大官都怕死,孤臣孽子就由我来当吧!”
汤尧这番话虽略带自嘲,却有几分道理。本不该是他回到大陆的时机,但偏偏他赶上了“太巧合”的时刻。事实上,渡江战役结束后,蒋介石打算将西南建设成所谓的“反攻基地”,并任命顾祝同为西南军政长官。然而,1950年,顾祝同和蒋经国急忙乘飞机返回台湾,却还未平静下心情,就收到了一条令人差点让他气得当场倒地的消息。
顾祝同的老对手陈诚想要彻底除掉他,竟然向蒋介石提出,考虑派遣一位“资深要员”回大陆主持大局。蒋介石问他该派谁,陈诚答道:“顾总长德高望重,老成谋国,最适合担此重任。” 顾祝同得知消息后气得大发雷霆。台湾现在还不安全,谁知道解放军什么时候会来?大陆局势更是恶化,去大陆简直是自找死路。经过深思熟虑,顾祝同想到了一个法子:“夫人外交”。于是,他让妻子亲自去蒋介石身边的亲信面前求情:“顾总长年近花甲,征战多时,体力早已透支,现在大陆已是共产党天下,国军已无立足之地,若再忍受颠沛流离之苦,命运必定休矣!”
蒋介石听后似乎也有些心软,认为顾祝同确实为国劳苦,遂下令:“云南的任务你可以不去,试图寻找一位忠勇之士代替你。” 这样一来,顾祝同也没办法再继续考虑自己亲自上阵的事情,毕竟没人会愿意自愿赴死。正当顾祝同忙着考虑谁能接手时,汤尧刚好从云南回到了台湾。
汤尧从渡江战役后,历经了从南京到广州、再到柳州、贵阳,最终跑到了曲靖,仿佛是一个行走的“逃亡专家”。而在云南,卢汉宣布起义后,汤尧曾想进攻昆明,但遭到惨败,残部四散。他自己最终也在逃亡中坐飞机飞到了台湾。然而,他刚刚安顿下来,便见到了国防部第三厅厅长许朗轩,后者是顾祝同派来劝说他赴云南的。
汤尧心知肚明,云南如今的形势早已不容乐观。于是,他想尽办法推脱,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替死鬼”的角色。最终,1月14日,汤尧从台湾飞往云南,集结第八军于蒙自,并下令第八军向蒙自集结。蒙自对于汤尧来说,既是进攻的枢纽,也是撤退的关键,进可进、退可退。而且,蒙自还拥有一个飞机场,能接收来自台湾的物资,如果局势不妙,他还可以迅速逃回台湾。
然而,汤尧低估了解放军的行动速度。1月15日,解放军中路军37师已经距离蒙自仅有80公里,而汤尧和其他高级军官还在悠闲地观看京剧,对巡逻部队的报告也未放在心上,以为不过是一些游击队的零星骚扰。没想到,解放军已经快速行动,在短短两周内,竟然突破2000里来到了蒙自东部。
1月15日的晚上,解放军突袭了蒙自机场,汤尧得知消息后,急忙赶往机场。然而,还未到达,便听到了剧烈的交火声。原来,解放军已经切断了通往机场的公路!汤尧只得命令守军坚守,但他自己却不得不迅速逃离。
解放军成功占领机场,敌军防线瞬间崩溃。汤尧带领着3万余人开始向元江方向撤退,而解放军也展开了紧密的追击。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解放军展开了三路合击,迅速将汤尧的部队逼入绝境。21日,37师成功歼灭了第八军的主力,俘虏了大量敌军。汤尧被迫继续撤退,但在元江东岸遭遇了铁索桥被炸的意外阻碍。就在他修桥的过程中,解放军已经追上了他。
23日,汤尧的部队终于被解放军包围,24日清晨,解放军发动总攻,用八小时全歼了汤尧的主力。汤尧带着1000多名残兵逃到了二塘山,但很快也被困在了石缸庙。
面对围困,汤尧只能选择投降。最终,解放军通过巧妙的包围,成功抓捕了他。当汤尧被押解到昆明俘虏管所时,依然以“陆军副总司令”的身份嚣张跋扈,甚至对待粗茶淡饭的待遇表示不满,指责解放军“虐待俘虏”,并扬言不吃饭直到陈赓来见他。陈赓得知后,愤怒至极,拒绝见面。
在经历了这场“倒霉”的命运后,汤尧最终于1962年因病在昆明监狱中去世,享年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