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含金量第一的春秋霸主:考古取得重大发现,秦国又一谜团被解开
迪丽瓦拉
2025-09-14 09:31:48
0

东周时期,随着周王室的逐渐衰落,整个天下礼乐崩坏,随之而来的是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的争霸局面。最初,郑庄公一度被称为“春秋小霸”,而之后,我们熟知的“春秋五霸”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其实,在这五个霸主国中,最具历史价值的要属晋国。自晋文公开始,晋国便长期称霸中原,其霸业延续了长达150年的时间。正因如此,秦国与楚国一直联手对抗晋国(直到商鞅时期,秦楚之盟才告一段落)。楚国与齐国也曾多次结盟,联合抗晋。因此,晋国才是春秋时期真正意义上最具持续性的霸主。

当三家分晋后,除了韩国因为地理条件的劣势相对较弱外,赵国与魏国都成为了强国。魏国曾在战国时期一度是第一霸主,这一切都源自它们继承了晋国的遗产。可以想象,晋国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其分裂后的三个国家上,当时的晋国,势力之庞大,简直是无可匹敌的。

那么,晋国强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历史学家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角度分析,已经给出了清晰的答案。然而,现代考古学的突破性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具体的证据,揭示了晋国强盛的深层次原因。与此同时,考古学家的发现还解开了一个关于秦国历史的谜团。

1952年,在山西省侯马市西北部,考古学家发现了“侯马晋国遗址”,这座遗址揭示了晋国的一座都城——“新田”的踪迹。晋文公之孙晋景公时期,晋国将都城迁至新田,并在此保持了长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直到三家分晋发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田的具体位置被遗忘,后人很难追溯其所在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家在侯马进行调查时,意外发现了晋国最后一座都城——新田的遗址。

侯马晋国遗址规模巨大,面积大约达到50多平方公里,东西横跨9公里,南北宽度为7公里,涵盖了古城遗址、铸铜遗址、祭祀遗址、盟誓遗址以及大量的墓葬群。在这些遗址中,侯马铸铜遗址的发现尤为引人注目。

侯马铸铜遗址是一个巨大的铸造基地,起始于春秋中期,距今已有约2600年的历史。在遗址中,考古学家出土了大量的陶范和陶模(可反复使用的模具),数量多达十余万件,完整或者成套的陶范接近千件。这些陶范的器型种类繁多,涵盖了容器、乐器、工具、兵器以及车马器具等各种形状。例如,图中的侯马铸铜遗址出土的虎纹陶范,便展现了晋国当时的铸造工艺。

这些陶范和陶模的数量之庞大,充分显示了晋国新田地区在青铜铸造方面的卓越能力,尤其是在兵器制造上的强大生产力。这仅是新田的铸铜基地,而晋国的其他地方,如韩、赵、魏等大家族的铸造基地也同样具备强大的铸造能力,尤其是在兵器生产方面。比如,韩家以擅长制造弓箭著称,最终正是凭借这些强大的武力,韩赵魏三家得以分晋而立。因此,通过侯马铸铜遗址的发现,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晋国强盛的一大原因,便是其强大的铸造能力。

不过,侯马铸铜遗址的发现远不止如此,学者们经过深入研究后,揭示了一个更加惊人的发现,这一发现还解开了秦国兵器制造技术来源的谜团。在侯马遗址出土的青铜礼器上,学者们发现了相同的纹饰多次出现,甚至在同一件青铜器上,纹饰重复的情况非常明显。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考古学家在制作礼器的模具中发现了相关的线索,这实际上揭示了模块化生产方法的雏形。

学者张万钟在他的研究《东周时期泥型铸造的新成就——从侯马出土的陶范试探分块模的造型工艺》中指出,晋国已开始使用模块化方法进行铸造,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缩短了生产周期,使得批量生产成为可能。虽然这种模块化生产方法在晋国时期尚属于初步阶段,并且主要应用于青铜礼器的制造,但这一发现为秦国的生产方式奠定了基础。

众所周知,秦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强国,与其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息息相关。例如,秦陵的考古发现表明,秦国已经采用了模块化生产方式(兵马俑的制作就是典型的模块化生产),这种方式制造出了大量标准件,再通过组装形成成品。可以推测,正是由于模块化生产的需要,秦汉时期才出现了游标卡尺这一工具。

从侯马遗址的铸造技术来看,秦国的模块化技术很可能源自晋国,或者至少是受到了晋国技术的启发。也就是说,晋国是模块化技术的早期应用者,而秦国则将这一技术发扬光大,特别是在兵器生产方面。

最后,本文讨论的还有三个值得思考的方面:

首先,晋国的前期都城如翼城、曲沃,后来迁都的新田,如今都已被考古学家重新发现。可以说,周代主要诸侯国的都城遗址如今几乎都已被挖掘出来,且与史书中的记载大致吻合。然而,与西方相比,尽管西方文献中有着热烈的描述,但他们却没有类似的大规模考古证据来支持这些记载。

其次,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创造,考古学发现揭示了这些技术的进化与推广过程。比如晋国小范围使用的分块模技术,经过秦国的扩展,逐渐发展成广泛应用的模块化技术。这种从小范围应用到大规模应用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技术的积累与创新。然而,与此相比,西方的技术发展往往显得“跳跃性”较大,某些技术突然间就成熟了,这让人不禁感到困惑。

第三,周秦时期的中国虽然强调“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但也同样注重技术的进步。与此相比,宋朝以后,中国的思想逐渐拔高了道德的作用,逐步忽视了技术的发展,这也为后来的历史发展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如今,我们应该在强调精神文明的同时,同样重视物质文明的进步,两者不可偏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犹太人有三处可供建国,为何偏偏... 众说周知,以色列在1948年建国,实现自犹太复国,并且经历五次中东战争巩固了国家的安全稳定。当时候犹...
原创 商... 商朝在中国历史上,迁都的次数堪称频繁。根据史书记载,商朝的迁都活动达到了13次,其中商汤之前,商族便...
闽非经贸 “双向奔赴”!第四届...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自6月12日开幕以来,“福建馆”喜迎广大非洲来宾,现场客商云集,洽谈氛围火...
原创 历...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最著名的诗作《落地后赋菊...
从器物到记忆 华人策展人探索文... 作者 刘洋 “对文化遗产的定义在不同时期和文化语境下有不同的诠释角度。21世纪的博物馆应该去寻找和当...
原创 侦... 1947年7月,延安保卫战正处于激烈阶段。一天傍晚,旅部侦察参谋刘振忠急匆匆地找到了班长郝贵生,安排...
原创 党... 历史开讲 在他20岁那年,柯庆施远赴莫斯科,得到了列宁同志的亲自接见,成为了我党历史上唯一一位亲眼...
原创 大... 在元末农民战争后期,群雄割据,势力争斗异常激烈,社会动荡不断,最后局势由在这场战争中崛起的朱元璋集团...
原创 公... 历史开讲 在公元前的时期,罗马公民在殖民城市的人口占比大约是多少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
原创 四... “各位施主,贫僧已经是出家之人,怎会再犯当年之过,何必大动干戈抓捕贫僧?” 在一座破旧的寺庙中,...
原创 同... 乾隆时期,官场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汉人地方官最高为布按”。但如今看来,这种说法并非完全准确。事实上,...
原创 唐... 公元618年,唐朝的建立宣告了一个新纪元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一段崭新的历史。唐朝历经了21位皇...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0!河南省... 记者6月14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国家文物局近日完成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10家单位列入国家...
原创 唐... 大唐建中四年,似乎被某种诅咒所笼罩,接连发生了几起奇异的兵变事件。首先,泾原军因厌恶长官提供的糟糕伙...
原创 吕... 吕不韦的悲剧结局:看完秦始皇仅30字的信后自尽,尸体被盗,葬礼成灾 公元前235年,吕不韦选择了一杯...
原创 周... 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曾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声称周恩来总理主动伸出手与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握...
从关中平原到原州险阻,看唐代萧... 萧关道从长安出发至凉州,经过了山脉环绕的关中平原、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翻越了高峻险峭的六盘山脉,其所...
从兽角到角状鬃,看西晋镇墓兽形... 汉晋独角型镇墓兽作为明器化的丧葬用品,其形象塑造会受到制作工匠、丧家要求等各方面影响,因此同种类型的...
原创 埃... 改写后的文章: --- 文 | 史说百家 编辑 | 史说百家 对于一个从未踏足过埃及的人来...
原创 周... 周朝的乡遂制度作为一种早期的地方自治制度,展现了鲜明的制度特色及实践意义。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制度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