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丐”——中国史上第一个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历史的人
迪丽瓦拉
2024-11-01 15:42:51
0

原标题:“千古奇丐”——中国史上第一个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历史的人

在群星闪耀的中华历史中,有几人能光辉灿烂让其他人都黯然失色,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姓名?因此文字所记载的大多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史海浩大,有时你随手翻过的两行字也许就是一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然而正是这几乎只用来记录王公大臣的正史之中却记载了一个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人物——乞丐!他就是"千古奇乞"——武训。

心怀大爱,载入史册

说到乞丐,我们脑海中都会涌现这么一个形象:发如蓬草,面色枯黄,形容枯槁,衣不蔽体,肮脏恶臭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类人物。那么武训身为这么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乞丐为什么能被收入正史呢?

武训其实原本并没有名字,他在家中排行第七,因此大家只是叫他武七。武七七岁丧父,家境贫寒,没钱上学,自小只能以乞讨为生。他从十四岁起就给大户人家当佣人,任劳任怨,但因目不识丁,黑心的主人家不仅拖了他三年的工钱不发,反而将上门要账的他掉在房梁上毒打一顿。

武七也因此认识到了读书识字的重要性,他明白了不识字在这世上就只有任人欺辱的地步。他知道像自己一样没钱上学的人还有很多,所以在见识到世上的人心黑暗后他决定努力攒钱办义学,让孩子能识字,不让更多像他一样的人因为没有文化而受尽欺辱。

于是他在二十岁时,就开始了自己的流浪乞讨之路也可以说是为办义学而筹款的道路。他四处乞讨,边走边唱,手使铜勺,肩背袋,烂衣遮体,沿街卖艺乞讨,足迹遍及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等地。

他将讨到的东西卖掉换钱攒起来,除了乞讨外,他还通过收垃圾,绩麻缠线来赚钱,他还很有自娱精神,常常一边做活一边唱歌:"拾线头,收线头,修义学;缠线头,接线头,修义学,不犯愁。"

为了得到更多的钱,他还常常做短工,当红媒,邮差,只要能得到钱几乎什么都做,甚至是表演杂耍,学牲畜爬,给人当马骑,吞吃毒物砖瓦等,他还将自己的长发辫剪掉卖钱,只在留下一个小辫,去兑换金钱和得到别人的施舍。

可是赚到的钱他都攒了起来,自己只吃粗杂粮霉菜,就是为了把钱攒下来办义学。

他就这样一点点地攒钱,终于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坚持和努力,他最终购置学田三百余亩,修建了三处义学,让无数没钱上学的孩子免费上学读书。

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教育史上都是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他也因此不仅被写进正史,名列《清史稿》,还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读过书受过教育却被载入《世界教育大辞典》的人物。

山东清廷向上禀报后封武七为"义学正",赐给他黄马褂和"乐善好施"的牌匾,给予表彰,乡绅们也为他修立牌坊,"武训"这个名字也是清廷为他起的。

就如同特蕾莎修女说过的那样:"我们常常无法做出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做一些小事。"武训就是这样用他的大爱去做小事,最终这些小事汇集起来就成了一件伟大的事。

备受争议的《武训传》

《武训传》是一部以描述清朝光绪年间武训的生平为主要内容的传记类影片。

它讲述了武训历经苦难,行乞办学最终称为千古奇乞的一生。该片1950年公开发行播放,在上映之初,《武训传》备受好评,群众反响热烈,报刊也展开了热烈讨论。然而红极一时之后,在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主席所写的《应当重视电影的讨论》后,该片则悄然被禁。

直到时隔60多年的2012年,《武训传》才又开始发行播放。那么为什么该片会在受到了热烈的好评之后却又受到批评呢?毛泽东认为《武训传》的创作者们在描述武训一生的历程时,加入了太多个人的见解和言论,曲解了武训本人所作所为的初衷,而且创作者所表达的观点言论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思想意识并不相同,甚至是有所背离。

而且社会上的大多观影评价都过于片面,夸大了武训这个人物的价值,曲解了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态度,造成了思想混乱。当时民主革命尚未完成,需要中国人民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电影歌颂一个卑躬屈膝,自卑的人物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思想潮流背道相驰的。

其实武训本人的所作所为大概也确实没想那么多,也并没有"求士为国,不私于家"那么大的眼界和格局,他不过是从自身出发,感同身受,不希望再有人因为同样的原因受到和他一样的苦难。

理想与人生态度的意义

尼采说过:"当一个人知道了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武训知道自己的目标是要修办义学,让孩子有学可上,所以他可以忍饥挨饿,可以抛下尊严吃蛇蝎,学牲畜叫,跪下来求有学问的人到学堂讲学,这些都是为了完成他的目标,所遭遇的苦难皆是他修办义学道路上的必须的积累。

其实在我看来他的气度和东坡居士倒是有些相似之处,虽是拣尽寒枝,一蓑烟雨,却是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人活在这个世上总要有些理想和追求,你追求的东西决定了你或湮没无闻,或是名垂青史。所谓历史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你所做的一切选择都决定了你的结局。

若是换一个人处在武训的位置上,经历他所经历的一切欺辱和挫折,也许早已自暴自弃成为真正的沿街乞丐,甚至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怨恨和恶意,亦如同几千年来的无数人一样。

而武训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在看过了最黑暗的人心,历经伤害,背叛和绝望之后,仍然能捧着一个破碎的心脏努力伸开双臂去拥抱人间。

同样是深陷泥潭,有的人将淤泥抹在自己的眼睛上并煞有其事地唾骂怨怼这世间到处都是污垢,而武训处在阴沟之中,不仅仰望星空还会甘愿化身星光为人们带来光明。

所以他是武训,是唯一一个能够被称为"千古奇丐"载入正史里的乞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跟着唐诗去旅行:体验唐诗里的边... 在人类文明演进的长河里,有志向远大之人,他们带着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美的理想,勇敢地踏上通往遥远地域—...
中非“湘”约 美美与共 在中国长沙,非洲的瑰宝正在绽放光彩。肯尼亚的鲜花、埃及的香水、南非的钻石和埃塞俄比亚的咖啡,都在这里...
“文物医生”为千年石刻“疗伤” 刘小雨(右三)正在给中小学生科普文物修复方面的知识。受访者供图 刘能风正在雕刻石雕。受访者供图 一...
原创 正... 正史记载的赵云更像是一个“ 文臣”的形象,他的武将形象表现的不是特别明显,显然因其办事谨慎,赵云在历...
东汉末年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 东汉末年的“第四国”:被遗忘的燕国故事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你可能听过,但绝对想不到这么有趣...
知识交流与融合创新:文明互鉴视... 2024年8月20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韩国国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
探寻“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前世今... 正文: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无数文明与传承的波涛。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如长江般波澜壮阔,浩渺无...
原创 三... 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策划灭绝宦官。经过一系列眼花缭乱但蠢不可及的操作后,胜率99%的何进被宦官们...
原创 1... 1390年,77岁的李善长在应天被斩首示众。李善长死后,虞部郎中王国用上书朱元璋,为他喊冤: “李善...
原创 德... 前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写《资本论》这类伟大著作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查阅了大量资料,例如德莫这种早...
三国乱世里,他位列东吴四大都督... 一直以来诸葛亮作为军师中的代表人物,已经被吹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我希望不要以《三国演义》的眼光去评...
原创 日...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曼... 文| 李斯瑞 编辑| 老涵 曼杜海的联盟 曼都海和达延汗现在控制了戈壁北部的所有蒙古人和瓦伊拉特人,...
原创 浅... 文|古轩说史 编辑|古轩说史 铭记过去有助于改善这社会的未来 ,这是一句格言,它不仅要求这尝试了解...
原创 神... 中原北方政权对契丹的威胁 神册元年,后契丹的南下军事经略方式是什么?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
原创 清... 生活在现在,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就拿结婚这件事情来说,现在的人可以自由地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可...
原创 如... 诸葛亮是中华民族神一样存在的人物,几乎完美无缺,受到万世景仰。 三国以后,评价诸葛亮的书籍文章如汗牛...
原创 中...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召开六届六中全会,对于这次会议,毛泽东评价很高,认为六届六中全...
原创 北... 宋朝是一个崇文抑武的朝代,在这个朝代中,文官的地位首次超过了武将的地位。在历史上这都是绝无仅有的。武...
原创 日... 作为拥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无论是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在亚洲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放眼整个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