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喋血长乐宫,西汉开国功臣韩信到底是被谁害怎么死的?
迪丽瓦拉
2025-08-02 02:02:29
0

公元前196年,淮阴侯韩信在长乐宫内以谋反的罪名斩杀,一代将星就此陨落。但作为西汉开国的第一功臣,韩信的死引起无数人,甚至是后人的不平。难道,历史上真的就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吗?

韩信,曾经被刘邦评价为是三位人杰之一,后世,又被称之为“韩处三杰”,被后人奉为“兵仙”,可为什么后来却被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呢?

我们就先从韩信的发家说起,韩信他的出身比较好,只是因为战乱,等韩信出生的时候已经落魄了,不过还是保持着贵族的习惯。每次出门,他身上都带着一把剑,从这些细节看得出来韩信他的身体有两个特点,一是追求名利特别强烈,二是特别看重地位和阶级,最终害死了他,也正因为如此。

韩信曾受过“胯下之辱”,然而却义无反顾转身离去,因为贫苦的生活,所以他选择加入项羽的阵营,他想在那里实现自己的抱负,只是因为他一开始的行为显得懦弱,这让项羽很不看重,认为韩信这人太没有骨气了,所以一直对他冷漠,让他做一些最简单的事情。韩信他见自己没有用,很是泄气,就离开了项羽,投靠了刘邦。如果不是萧何,我们有理由相信韩信他会和刘邦在一起,所以很难想象未来的故事会怎样。然而,没有如果。

萧何留下来韩信,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刘邦后来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我们来分析一下。起初,项羽是最强大的,没有一个诸侯可以与他抗衡。刘邦根本就不在他眼里的,后来,将刘邦分配到最穷的地方。然而,他没想到刘邦在韩信的帮助下,浴火重生,归来之际,更是爆发出一股浩然正气。

之后,韩信他率军一一对付六国旧部,一点点扩大刘邦的势力。甚至那个时候,他的实力比刘邦还要强。虽然有人说服他自立门户,但他心怀旧情,依然不肯背叛刘邦。不过,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在帮助刘邦打天下后,给他一个好位置,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然而,刘邦不断削弱他的权力,最终还处死了他。

主要原因是韩信他太在意自己的地位,不能容忍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天下平定后,他想还权给刘邦,但又不肯松手。这不是让刘邦更加疑心吗?然后,韩信虽然他帮助刘邦立下了安定天下的功业,但是当刘邦的统治地位可能受到威胁的时候,他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所以韩信自己因此被人怀疑,最终不能好死,是他的悲剧。

同为“汉初三杰”的张良却懂得避世保身,萧何懂得自会名誉,韩信却依旧执着,最终难逃厄运。

公元前197年九月,陈豨谋反,自立为赵王。刘邦亲自率兵征讨,然而,就在此时,有人乘机向吕后告密,说韩信和叛军陈豨是一伙的。于是,吕后采纳了丞相萧何的建议,声称陈豨已经被刘邦给诛杀了,希望韩信可以进宫,一起庆贺。于是,韩信一如宫,就被抓了起来,斩杀于长乐宫钟室。

其实,后人更愿意相信韩信的死,是归于刘邦的无情。毕竟,韩信曾经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是居功甚伟。然而,这其实是个误解,真正想害死韩信的,可能真的不是刘邦,而是躲在幕后的吕后。事实上,在刘邦夺了韩信的兵权之后,并没有决意要杀他。甚至还经常朝他闲聊几句。

韩信被杀时,刘邦也还在外平叛,也是回朝之后才得知韩信已死。他曾感叹“且喜且怜之”,喜的是未来少了一个潜在的敌人,未来会少去很多麻烦,怜的是痛惜曾经的战友,对韩信心中十分的愧疚。其实,不难看出,真正的幕后主使,是决意要杀韩信的吕后,她是让萧何出谋划策除掉韩信的。当然,吕后杀的不止韩信这一个,比如说还有梁王彭越,在刘邦贬彭越为平民,发配蜀地后,她便向刘邦建议杀掉彭越,以除后患。

那么吕后为什么执意要杀害这些功臣呢?我认为,首先是为了杀鸡儆猴,杀掉韩信,彭越这些开国大臣,有助于她在群臣之间梳理威信,让他们畏惧她皇后的权威;另一个,她有可能是她的儿子刘盈登记铺路,也是为了自己后来专政埋下的伏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民国时期,盘踞山东的军阀,除了张宗昌、韩复榘,还有一个号称“胶东王”的中号军阀刘珍年。 出道东北,...
原创 晚... #头条创作挑战赛# 作为我国漫长而广阔的历史长河中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史料与...
原创 朔... 中国讲谋略,西方讲技术。 在全球化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美西方传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浸淫商业,对契约精...
原创 西... #历史开讲# 西汉王朝初立时,毫无礼仪可言。大臣们见了刘邦,举止十分随便。皇宫举行宴会,也如同集市,...
原创 清... 1889甲午海战之前,朝野上下对日本的态度颇为复杂。咸丰十年(1860)恭亲王在英法联军的教训中, ...
原创 如...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是一个割据分裂的时代,各个诸侯国之间争夺天下。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统一...
原创 日... 日本将允许英国驻军,说白了,这是针对中国,是想找事。 再次说明,日本害怕了,说是预防其他的国家,其...
原创 一... 《——【·前言·】——》 一百多年过去了,现在再来看戊戌变法的内容,不由得一声叹息。 任何时代都不缺...
原创 西... 公元6年,西汉的第十四位皇帝汉平帝刘衎病死在未央宫,年仅十四岁。这个九岁继位的傀儡在一众外戚的把持下...
原创 古...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定会经历一定的乱世。而在乱世期间,大多数的国家都是进行兼并战争的,每一...
原创 历... 当前社会上穿越小说和影视剧大行其道,很多对现实不满的人都幻想能够穿越回古代,改变我们的历史。其实真实...
原创 原... 说到战国的赵括,大家都知道他是纸上谈兵的代名词。赵括作为反面教材的典型已经被人们谈论了两千多年了。究...
原创 此... “五子良将”是指曹操手下的五位将军,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曹操在行军作战时,进攻时常常...
原创 宋... 穷则思变,变则通,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 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最富有才华的文人,所作的诗词脍炙人口,...
原创 南...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统一的盛世景象;当然也少不了的是战火纷飞的时代。强秦、盛唐是大一统的盛世;五代十...
原创 他... 清朝入关之后,曾经降清的汉臣功劳大的都分了王爵。然而自康熙三番之乱被平定之后,异姓不王已经成为默认的...
原创 吕... 引言: 吕布和关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两个著名的武将,他们的英勇事迹、军事才华和对后世的影响都是不容忽...
原创 如... 一、历史背景 古代的交通状况相对于现在十分落后,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和畜力,交通时间和成本都很高。 这...
原创 秦... ——【·前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王朝。这时的世界并不...
原创 欧... #历史开讲# 在北宋时期,曾有一位举国闻名的儒学大家,大文豪欧阳修亲自将他向皇帝举荐,而其本人与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