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泽东评点东晋桓氏家族:野心大、怨毒深
迪丽瓦拉
2025-08-02 08:33:23
0

桓温(312—373),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权臣,晋明帝司马绍女婿。桓温为东汉大儒桓荣之后,高祖桓范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大司农,父桓彝曾任东晋宜城太守。东晋成帝咸和三年(328),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叛军将领韩晃、泾县县令江播谋害,三年后,江播逝,桓温假借吊丧之机杀其子三人报父仇,为时人称许。

桓温为人豪爽,姿貌伟岸,少有雄略。选娶南康长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袭父爵为万宁县男。咸康元年(335),出任琅琊内史,后封辅国将军。康帝建元元年(343),桓温以前锋小督、假节率部驻守临淮,协助荆州刺史庚翼北伐,与庾翼为善,获荐于晋明帝,委以重任。晋穆帝永和元年(345),庾翼逝,朝廷以桓温为都督荆梁等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继庾氏后掌握长江上游兵权。自此,桓温弱冠雄姿,“因平蜀之声势,步入咸关,野战洛、邺。”官拜征讨大都督、都司冀二州诸军事,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杨州牧、录尚书事,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等,召入朝参决朝政。兵锋所至,敌人震动;权位所及,声威显赫,连重臣谢安都见而遥拜。

然桓温自负其才力,久怀异志,其名言曰:“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想借立功河朔,左右朝政。太和六年(371),桓温听从参军郗超进废立之计,带兵入朝,威逼褚太后废海西公司马奕而立晋筒文帝司马昱。晋简文帝病重,遗诏家国事一切禀之于桓温,如诸葛武侯故事。桓温初望晋简文临终禅位于己,或者得到如周公姬旦一样的摄政地位,然群臣却拥立了孝武帝司马曜即位,桓温甚为愤怨而生病,要求朝廷加己九锡。谢安、王坦之反复拖延。晋孝武帝宁康元年(373),桓温没有等到锡文病笃而逝,年62岁。追赠丞相,谥号宣武。

桓温生平较为有名的事迹是曾三次北伐。永和十年(354),桓温首次北伐,直指关中,在蓝田大败前秦军,进至灞上。前秦主苻健以数千人退守长安。关中闻晋军至,争持牛酒迎之,耆老感泣:“不图今日复见官军”。当时,桓温想利用当地即将成熟的麦子为军需,但苻健抢先割麦清野。桓温遂以军粮不继为由,挥师而还。

永和十二年(356),第二次北伐,大破羌族首领姚襄军队,收复洛阳。但很快还兵江陵,只留2000多人戍守。本已收复的司隶、豫州、青州、衮州复陷敌手,洛阳亦被前燕占领。

司马奕太和四年(公元369),率军第三次北伐前燕,抵枋头(今河南汲县东北),距燕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仅200余里。此时桓温停止进攻,先派袁真伐谯梁,然后打开萦阳的西门(汴水人黄河之口)以通水道。但石门未打通,孤军深入的桓温又以军粮不继还师,一路凿井而饮,行700余里,最终被前燕的追兵打败,死3万人。

毛泽东熟读《晋书》,对桓温的生平自然熟悉,对其存有野心玩和弄权谋的所为嗤之以鼻。他晚年与芦荻谈话时说:

桓温是个搞分裂的野心家,他想当皇帝。他带兵北伐,不过是作样子,搞资本,到了长安,不肯进去。苻秦的王猛很厉害,一眼就看透了他的意图。还是谢安有办法,把他拖住了,使他的野心没得实现。(芦荻:《毛泽东谈二十四史》,《光明日报》1993年12月20日)

批注中提到的王猛,字景略,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东南)人。少贫贱,好兵书,心怀佐世之志。桓温屯兵灞上,王猛往见,扪虱而谈天下大势,旁若无人,桓温诧异道:“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仗义讨逆,为百姓除残赋,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王猛说:“公不远数千里,深人寇境,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所以不至。”桓温返还之前,拟拜王猛为官,随其南归,王猛不从。苻坚闻名,将其招为谋士,如刘备之待孔明。在王猛治下,前秦政治清明,兵强国富,垂及升平。建元十一年(375),王猛病重,苻坚亲住探望,并问后事。王猛说:“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言终而逝,年51岁。赠侍中、丞相,谥武侯。

桓温的三次北伐,原本手握重兵,足可直入敌人心脏,一举剪灭对手,但就是适可而止、引而不发,以一次次退兵要挟朝廷。正是桓温这种企图“搞资本”以达到自已目的的做法,引起了毛泽东的反感。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论道:“桓温之北伐,志存乎篡也”,又说:“恶有举社稷之重,付孺子于大将之手,而能保其终者哉?……桓温有枋头之败,故王、谢得持之以从容。”北伐的不彻底,使桓温名实顿减,谢安、王坦之等重臣的反对、干扰,令其“异志”未遂。

桓温死后,桓氏家族的声望并没有立刻衰落下去,桓氏家族与东晋朝廷纠葛的故事还将继续演绎。

东晋后期政局不稳。孝武帝司马曜是个荒淫之主,其弟司马道子拉拢一批官员与其明争暗斗,引发朝廷内部的朋党之争。隆安元年(397),安帝司马德宗即位,因痴,诏皇叔司马道子“内外众事,动静咨之。”司马道子独执国柄后,自己又因有病且日饮醇酒,政无大小,一委其子司马元显。朝廷内部党争伴随外部方镇骚动,致使皇权统治岌岌可危。此间,桓温之子桓玄由任太子洗马,出补义兴太守,正郁郁不得志,报怨:“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弃官入京,后诏为广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职。隆安三年(399),桓玄乘荆州大水,防备空虚,率兵西上,袭取江陵,杀了原荆州刺史殷仲堪,诏以都督荆江司雍秦梁益宁八州扬豫八郡、后将军、荆州刺史、江州刺史、假节。自此,桓玄志得意满,桓氏家族重新崛起。

桓玄得志后,便树用心腹,安排他的哥哥桓伟任雍州刺史,并使从侄桓振任扬武将军、淮南太守。自谓拥有东晋三分之二,使人造作符瑞,欲以惑众,不臣之心逐步显现。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司马元显称诏讨伐桓玄。桓玄率荆州兵顺流而下,直逼京城,表列司马道子及司马元显父子罪状并杀之,独揽朝政。元兴二年(403)。桓玄迫晋安帝禅位,迁居寻阳,自立为帝,国号楚,改元永始。

桓玄的篡逆行径,引起晋王室和忠于司马氏的方镇将帅的反对。元兴三年(404),后来成为刘宋开国之主的刘裕与“北府兵”将领刘毅、何无忌等在京口起兵讨玄,桓玄惧而出逃,并将贬置于寻阳的晋安帝挟持至江陵。刘裕攻入建康,并遣刘毅、何无忌等率军西上追讨。讨击军未至江陵,桓玄就被手下将领冯迁刺杀并枭首示众。“伪楚之乱”告一段落。桓玄死后,他的从侄桓振不甘失败,企图与东晋朝廷顽抗到底。

桓振(?—405),字道全,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人,桓石虔子,桓玄侄。少果锐,然无德。桓玄篡位时,任其堂弟桓谦为扬州刺史、新安王,授从侄桓振为扬武将军、江夏相。桓玄死,桓谦匿于沮中,桓振逃于华容之涌中。当桓振重新聚众攻入江陵、见到桓玄的尸体时,不禁叹道:“惜公早不用我,遂致此败。若使公在,我为前锋,天下不足定。今独作此,安归乎?”于是自封镇西将军,与东晋对抗。

袁枢所编《通鉴纪事本末》一书卷九十有题《伪楚之乱》,记载了这场祸乱的后续:

……时桓谦匿于沮中,扬武将军桓振匿于华容浦。玄故将王稚徽戍巴陵,遣人报振云:“桓歆已克京邑,冯稚复克寻阳,刘毅诸军并中路败退。”振大喜,聚党得二百人,袭江陵,桓谦亦聚众应之。闰月己丑,复陷江陵,杀王康产、王腾之。振见帝于行官宫,跃马奋戈,直至阶下,问桓升所在。闻其已死,瞋目谓帝曰:“臣门户何负国家,而屠灭若是!”琅邪王德文下床谓曰:“此岂我兄弟意邪?”振欲杀帝,谦苦禁之,乃下马敛容,致拜而出。

……义熙元年春正月……己丑,刘毅等诸军至马头,桓振挟帝出屯江津。……振留桓谦、冯该守江陵。……刘毅等击破冯该于豫章口,桓谦弃城走。毅等入江陵,执卞范之等斩之。桓振还,望见火起,知城已陷,其众皆溃。振逃于涢川。……三月,桓振自郧城袭江陵。……建威将军刘怀肃自云杜引兵驰赴,与振战于沙桥。刘毅遣广武将军唐兴助之,临阵斩振,复取江陵。

毛泽东读史至此,看到桓振瞋目质问晋安帝并拔剑欲杀之的记载时,颇为震惊,提笔批注:

有毒必发,毒尽方止。桓振之类是也。(读《通鉴纪事本末》的批语,《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98页)

在毛泽东看来,桓振身上带有不可遏制的怨毒,抱怨东晋朝廷对不起他们桓氏家族,不将这些怨毒发泄出来,他们是不会罢休的。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刘毅等所率讨伐军逼近荆州时,桓振挟晋安帝出屯江津负隅抵抗。讨伐军直取江陵,桓振回袭时兵败被杀。至此,由桓玄引发,延续至桓振的“伪楚之乱”划上句号。桓氏家族显赫一时、不可一世,左右东晋政权命运的历史也随之过去。(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我们知道蒙古人西征横扫欧洲,如入无人之境,每打下一个城市,就开始屠杀,奴役人民,恨不得将整个欧洲变成...
原创 宋... 宋太祖之世,因致力于集中兵力统一南方各割据政权,对辽朝采取守势。而辽朝方面,先是由于辽穆宗在位期间的...
原创 外... 外戚可以说得上是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就有,在唐朝以前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没有发展出成熟的文官集团,掌握国...
原创 古... 中国地大物博,而且历史悠久,所以最不缺的东西就是古墓了。特别是在那几个古都,时不时地就会传出又发现了...
浙江一学校扩建施工,地下挖出一... 2023年9月26日,浙江绍兴越城区稽山中学,建筑工人正忙碌作业,这里要新建宿舍楼、食堂和地下停车场...
原创 名... #三国风云录# 关羽是刘备最信任的武将,在刘备夺取西川的时候,将荆州交给关羽全权负责。马超是西凉名将...
原创 相... 司马南粉丝抬老一辈革命家出来跟柳传志比收入?所以柳传志拿高了? 老一辈革命家牺牲个人宝贵生命,应该...
原创 曹... 虽然在小说里的曹操,背写成是个奸臣,在乱世中控制了献帝。他这个人很多疑,还把汉室的大权都篡夺了,所以...
原创 娶... 西装教授胡适与小脚女人江冬秀的婚姻,被称为民国七大奇事之一。 因为姻缘来自于媒婆介绍,所以胡适的婚姻...
原创 十... 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种族歧视很严重的国家,虽然这些年来美国政府对此有所作为,但白人对他们自己仍然有着自...
原创 同... #三国风云录# 背水阵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军阵,它在韩信的井陉之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此,人们将“背水...
原创 2... 公元550年,24岁高洋建立北齐,意外爱上皇后的姐姐。但姐姐已经嫁人,他思来想去,决定召见姐夫入宫,...
原创 《...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我最喜欢谁? 我钦佩诸葛亮 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他曾在江东舌战群儒...
同样是夺位,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 赵二如萤火之光,李二乃皓月之明也。 高粱河车神怎么有资格和天可汗相提并论。 一 唐太宗李世民是名副其...
原创 北... 《——【·前言·】——》 北宋的灭亡,总有人说是“崇文抑武”政策惹的祸,这一政策从赵匡胤开始,到宋太...
原创 毛... 1976年9月9日,对于全中国来说,是一个悲痛的日子。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永远停止了呼吸,全国上下陷入一...
原创 1... 马耳他骑士团,可能有些人听到过这个名字,它既是一个国家也不是一个国家,说它不是国家吧,它又得到了很多...
张鼎丞纪念馆在福建永定开馆 中新网福建永定11月18日电 (熊川 陈景彬 江舲)11月18日,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金砂镇的张鼎...
原创 北... 在中国古代的这些王朝之中,哪个朝代的常备军数量最多的呢?有人可能觉得是清朝,因为清朝有二十万八旗兵以...
日本想在美国驻军?儿子和老子谈... 日本官员再提要到美国去驻军,似乎这样就能彰显日美的特殊关系吗?拜托,儿子什么时候还能当起老爹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