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1934年,我红军在王明的错误路线指挥下,遭遇巨大损失,而蒋秃子正是意气风发。这时候,有个叫刘建旭的人借着老蒋的高兴劲儿问老蒋:百年之后,谁能取代您?
老蒋非但没有生气,而是说出了那句震惊世人的话“能够取代我的,毛算一个,不过他马上就要被我给击溃。还有一个,但早在几年前就被我给枪毙了。”
被老蒋枪毙的那个人就是邓演达。
1、邓演达何许人也?
1895年(光绪21年)3月1日,邓演达出生于广东惠阳永湖乡鹿颈村一个贫寒家庭。当时的广东正在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少年时代的邓演达,也受到了反帝反封建思想的影响。
年幼的邓衍达曾经因地主的迫害,被同盟会创始人之一的姚雨萍所救,后来邓演达就一直跟随姚雨萍参加反清活动,利用自己小孩子不易被发现的特点,作交通员,到广州,佛山一带为革命党人传递文件。
1909年(14岁)秋,考入广东陆军小学毕业。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前夕加入了同盟会。
2、崭露头角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邓演达到潮汕地区参加起义,随后参加了北伐。
次年邓演达在姚雨婷的支持下,考入了武昌陆军预备学校,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毕业后进入保定军校继续深造,在这里,他遇到了粤军总司令参谋何子渊,何子渊对邓演达甚是赏识,引荐给了孙中山,并称其为中国革命的一员虎将!
而这时候,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华的大事,那就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倒行逆施,妄图恢复帝制!
邓演达,来到了着手筹备北伐的孙中山面前。
这是孙中山第一次见邓演达。那时候的邓演达刚刚二十五岁。
二十五岁的邓演达在北伐过程中大放异彩,在福建漳州参加援闽粤军,任宪兵连连长。8月援闽粤军回师广东,驱逐桂系军阀。邓演达率宪兵队随军出发,任督战队队长,并屡向上级献策,打败敌军,深受邓仲元赞许。年底孙中山回广州重建军政府,并下令整编粤一,二两军,邓演达在整编时升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参谋兼步兵独立营营长。后一师设军官教育班以培训下级军官,邓演达兼任教育班班主任。
1921年(26岁)7月,调任一师工兵营营长。年底奉邓仲元之命,陪徐树铮到桂林与孙中山会晤。邓演达工作认真,衷心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深得孙中山嘉许。
3、活跃时期
1922年3月,孙中山的坚实追随者粤军第一师师长邓仲元遭北洋政府暗杀。邓演达十分悲痛,表示
誓要继续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5月参加孙中山督师的北伐,入江西作战。6月陈炯明于广州武装叛乱,公开反对孙中山。
陈炯明是广州军队里有名的将领,他的背叛有让革命军分裂的风险。
面对民族大义,邓演达没有退缩,只身来到粤军驻地,策动了一大批陈炯明旧部回归革命军阵营之中。邓演达的行为,阻止了分裂,挽救了革命,
1923年1月,孙中山派粤军一师沿西江东下,配合滇、桂军讨伐陈炯明。邓演达对敌人一边推心置腹的劝说,一边穷追猛打。吸纳了一部分叛军,并将陈炯明打到东江一带,在日后的革命军两次东征中,将其打垮。
1923年4月,滇军杨如轩等率部在广州叛乱,时任粤军一师三团团长的邓演达,奉孙中山之命拱卫广州大本营,并被孙中山授予少将军衔。
这时的孙中山深深感受到,军阀的武装力量不能解放全中国,需要组建属于国家的军事力量!
1924年1月20日,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一大”与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启。在我党和苏联的建议下,黄埔军校正式建立。
4、军校任教
1924年6月1日,黄埔军校开课,邓演达被任命为军校教育总成负责新式军队的建设与训练。
他反对过去的军阀式上下级、效忠体系的军事教育,推崇民主、自发式军队建设。要求理论结合实践,还注重官兵意见等。
邓演达的做法深受官兵喜爱,但他经常强调,
不要搞个人崇拜,要以实战为先,以三民主义为先。
邓演达的教育,让黄埔军校的官兵在实战上,思想上,觉悟上都与军阀兵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日后的交手中,革命军大发异彩,对后来的红军建设,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1924年8月,任教仅仅两个月后的邓演达受到以蒋介石为首的顽固派的排斥,被迫离开军校到上海,并于1925年去到德国深造。
5、反对老蒋
1925年3月孙中山去世,年底国内形势发展迅速,邓演达深感不能再在国外闭门研究,于是离开柏林,经莫斯科回国,投入斗争。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了反革命的“中山舰时间”,邓演达对蒋介石及其不满,被蒋借故调离黄埔军校,到潮州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教育长。
同年6月,继续北伐。此次北伐,邓演达身先士卒,成果显著,拿下武汉,震惊全国。
而这时的老蒋,也逐渐显露出军事独裁及分裂的本质。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4月17日,武汉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发布命令,斥责蒋介石叛变革命,宣布开除其党籍及撤销其本兼各职,并下令逮捕严惩。
5月,与吴玉章、宋庆龄、苏兆征等国民党左派组成联合委员起兵讨蒋,邓演达还亲自任讨蒋总指挥。
奈何,反动势力实在太过强大,邓演达被迫逃亡苏联。
1928年初,国民党左派谭平山、章伯钧等在上海成立“中华革命党”,也就是后来的中国农工民主党,以邓演达为总负责。
1930年,邓演达返回国家,回国后于8月9日,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表示要推翻蒋介石的反动政权,继续完成孙中山的革命事业。邓演达被选为总干事。
期间邓演达发表多篇文章。
文章中多是对革命的感悟、欧洲各国考察感受和对中国未来的深思。
除了思想教育之外,行伍出身的邓演达始终没有忘记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他在上海开办干部训练班,以培训反蒋力量。
6、英雄千古
就在一切向好的时候,老蒋开出悬赏20万,捉拿邓演达的消息。
1931年8月17日,邓演达在结束干部训练班作结业讲话后,因叛徒告密,在租界被捕。
8月21日,被押往南京。
老蒋多次派人劝说邓演达,只要放弃反抗,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享受不尽。甚至承诺让其出任三军总司令。
邓演达严词拒绝,表示“
我要为中华民族维护正气
”。
这时候,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件举世震惊的事件,那就是“九一八事变”。
面对山崩海啸般的舆论压力,老蒋也有些手足无措,他去找邓演达,询问意见。
邓演达自是知道老蒋的不抵抗政策,讥讽道:
都是你非要打内战,才给日本人机会。现在内战没打赢,日本人又要打进来了!
老蒋闻此,恼羞成怒,就要做掉邓演达。部下死死劝阻,这才让邓演达留下一条性命。
不过部下的求情让老蒋感到深深的恐怖——邓演达就算被捕,他在黄埔军校的影响力还是那么大。而自己的班底就是黄埔军校。
老蒋越想越害怕,于是安排了一场刺杀。
11月29日,老蒋以更换住处为由,将邓演达运往南京郊外。
路过麒麟门时,司机以检查车子故障为由,将车停在一边,刚刚下车的邓演达,被一颗隐藏在暗处的子弹,穿过了心脏,享年36岁。
邓演达遇刺,举国震惊。
社会各界纷纷谴责老蒋。
宋庆龄公开发表通电强烈谴责老蒋:
中国国民党早已丧失其革命集团之地位,至今已成为不可掩蔽之事实。亡国民党者,非其党外之敌人,而为其党内之领袖!
我党领导人也是纷纷写文章或挽联吊唁。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时常表达亲切的思念之情。
1961年11月纪念邓演达殉难30周年时,朱德和宋庆龄题词赞扬邓演达。1981年11月在邓演达殉难5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彭冲代表中央再次表彰邓演达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英勇坚强的战士”,“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人物”,“在民主革命中立下的功绩,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称颂”。
7、后记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除了对邓演达的深切哀悼,也没有忘记深入调查邓演达遇害一事。
周总理亲自指示公安部长罗瑞卿调查该事件。
1951年,出卖邓演达的叛徒陈敬斋被捕,经审讯得知,陈敬斋这人品质恶劣,追求腐化生活,经常哭穷,邓演达曾先后三次为他特批了补贴,待他很是不薄。但为了几十万赏钱,最终出卖邓演达。
陈敬斋认罪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军法处处以陈敬斋死刑,于1951年6月19日行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