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是由司马懿之孙司马炎建立的政权,与后世王朝相比,西晋有很多特殊之处。因此我对于西晋这个国祚不长的政权,写过很多专题文章,分析西晋与其他王朝的各个不同。今天本文也不例外,分析的也是西晋的与众不同之处,这个与众不同之处。
就是罢天下州郡之兵的政策,什么叫罢天下州郡之兵呢?就是文字表面的意思,取消原州郡所属的军队。那西晋为何要颁布这样的政策呢?这就要分析一下这项政策有何利弊了,先来分析一下有利的地方。有利的地方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对恢复农业生产有利。
军队的存在不但要占用西晋的财政,还会让农民的人数减少。如果把军队取消,那这些复员的军人重新成为农民。农民多了的同时,军队消耗的粮食和军饷也同时归零。这对于西晋的国力增强和恢复而言,帮助极大。所以西晋后期能够大规模的炫富。
与罢天下州郡之兵的好处也不无关系,其次罢天下州郡之兵,也避免了东汉末年州牧割据自立的局面再次出现。这意味着取消州牧手中的兵权,对于维护西晋中央政权的权威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上是罢天下州郡之兵的好处,那么坏处有哪些呢?
我认为也有两点,首先是地方州郡没有任何军队,那么地方的治安就会难以维持。毕竟如果只有捕快之类的镇压力量,对于小偷小摸还好。如果是啸聚山林的土匪强盗,很明显捕快之类的武装力量,不足以与之抗衡。虽然可以向中央申请派遣军队镇压。
但是离军队所在地近还好,如果离军队所在地很远,那远水解不了近渴。并且每次军队出动也是极大的开销,那放着不管就好?军队的开销固然可以节省,但土匪强盗的存在,明显会影响地方的经济发展。因此保留一少部分军队,常驻地方,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而罢天下州郡之兵,就取消了这一小部分军队。其次州郡兵的来源主要是当地民兵,也就是说,如果州郡兵存在,地方百姓就会相对熟悉武器的使用方法,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毕竟兵役是每个人都要服的,因此只要服兵役,就会接受军事训练。
这一点在和平时期,乍看上去不算好处。但如果参考后世的五胡乱华,这就成了一个好处。五胡乱华中的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用几十万人把几千万人的汉人打倒在地,罢天下州郡之兵政策要背负很大责任,因为这项政策导致百姓不知刀兵。
无论是抵抗游牧民族的侵略,还是反击游牧民族的侵略。说完了利弊,最后来总结一下,这项政策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我认为还是弊大于利,毕竟没有这项政策,坏处只是恢复元气的速度变慢。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