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玉
并不是做了总统就成了天下的话事人,这是北洋政府的一大特色。
没有什么比做总统更窝囊的事了,况且有人还做了两次。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四面楚歌中结束了他在历史上的表演。黎元洪以副总统的身份继任大总统。
但民国历史上没有比他做总统做得更闹心的了。
黎元洪继任之初就不得不面对皖系大拿段祺瑞这个刺头。段祺瑞是国务总理,手里又有兵,这是他能够向黎元洪挑刺的底气。所以他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拿主意,任何事情都是自己决定好了之后再送黎元洪那里盖章。在他的眼里,总统就是个盖章机器。而黎元洪又表示无可奈何。他太难了。
也是,民初对于总统和总理的权力职责本就模糊不清,出现这样的局面也属正常。可这不是根本原因。
黎元洪不属于北洋派系,手里又没有兵,这才是他成为盖章机器的根本原因。
袁世凯死后,北洋集团四分五裂,段祺瑞是皖系的老大、冯国璋是直系的老大、张作霖是奉系的老大。黎元洪呢,谁的老大都不是。
武昌起义之后革命党群龙无首,所以才推举在湖北新军中有巨大影响力的黎元洪为都督。此后,孙中山做总统选了他当副总统,袁世凯做总统,副总统的人选还是他。
既然黎元洪现在依靠副总统的优势和影响力做了总统,那北洋系照样可以不听他的话。
没办法,那是个拳头说了算的时代。
老段深入贯彻将黎元洪当作空气的原则,国务院秘书长号称民国第一狂人的徐树铮更是不把总统当人看。
徐树铮每次到总统府找黎元洪盖章都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要是黎元洪多问几句,他就显得极不耐烦。
有一次,徐树铮拿着福建省三个厅长的任命书去总统府盖章,黎元洪随口问了一句三人的来历,小徐就显得极不耐烦:“赶紧盖章,我忙的很呐。”
▲徐树铮 图源/剧照
试问,作为内阁秘书长的徐树铮为何如此之狂,因为他是总理段祺瑞的头号心腹,徐树铮进老段的房间那是从来不带敲门,直接进去。
军人出身的黎元洪那也是有脾气的。你们可以不拿总统当人看,但我会用事实告诉你们我也不是吃素的。
矛盾的爆发点在对德是否参战上。
全世界都听说了黎元洪和段祺瑞的“府院之争”,但没人想到这次两人会闹到不可收拾的局面。
老段主张和德国绝交并对德宣战,但黎元洪不赞同。老段脾气是北洋系中出了名的火爆,他绝不允许一个傀儡总统对他说不。黎元洪呢,长期受皖系的压制也总想着寻找个机会将老段一军。
两虎相争,互不相让。黎元洪一怒之下免了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老段出走天津。
作为北洋集团的大佬,老段岂肯善罢甘休。各省督军纷纷宣布独立,这显然是老段的手笔。
黎元洪终于尝到了冲动的滋味,肿么办?
身在徐州的长江巡阅使张勋立刻致电总统:“我愿意来调停。”
黎元洪早就乱了方寸,再说他也听说过张勋是所谓的“督军团大盟主”。好,那快来吧。
黎元洪派出专车前往徐州去接张勋。
之后的历史不必再多赘述,张勋到了北京之后就把溥仪请了出来,他搞的这出复辟大戏地球人都知道。
黎元洪在张勋辫子军的步步紧逼下最终无奈躲进了位于东郊民巷的法国医院,最后又躲进了日本大使馆。
作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他导致了张勋复辟,又亲手解散了国会,这是黎元洪一生的耻辱。
黎元洪暂时消失于历史之中。
▲张勋 图源/剧照
但北京的大戏还在继续表演。张勋复辟失败之后副总统冯国璋代理大总统,一年到期后,早就想问鼎总统的老段此时蠢蠢欲动。
又是两虎相争,最后双方妥协,选个第三人选上吧。徐世昌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北洋政府第四位大总统,但他依然是老段的傀儡。
接着,段祺瑞在直皖战争中折戟沉沙败给了直系的曹锟和吴佩孚。直系成了北洋政府的话事人。
作为直系大佬的曹锟也想把总统来做,于是各种威逼将徐世昌撵了下来。为了不使吃相太难看他们决定找一个人来过渡一下,于是,黎元洪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黎元洪在纠结之后终于还是耐不住寂寞再次出山做了总统。可这次的总统之旅比上次还要尴尬。
曹锟在过了半年之后就忍不住了,他各种暗示:“那个老黎,差不多就行了,该我上了。”
黎元洪装作看不懂。但军阀有军阀的做派,那就闹呗。于是,总统府门口出现闹事的场景成了家常便饭,以内阁总理为首的政府大员也同时闹辞职。
更绝的还在后头。看黎元洪不懂事,直系的人直接将总统府的水电给断了,甚至连电话线也被他们掐断了。
黎元洪在极其无奈中悄然离去,但他带走了总统府五颗最重要的印。直系的人又在半路拦截。
黎元洪不配合,他们直接将黎元洪专列的火车头摘除,并派了一批流氓拿着枪在黎元洪身边晃悠。
没错,北洋军阀的人为了权力就是这么二。为了活命黎元洪当然只能向直系屈服了。
曹锟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大总统。
黎元洪做大总统属于最窝囊,他的副总统做得也是声声叹息,步步无奈。
袁世凯做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之后,对身在湖北的副总统黎元洪是一百个不放心。黎元洪不是北洋系的,更不是他的心腹,让一个如此人物坐镇湖北,袁世凯是吃啥啥不香,睡哪都失眠。
问题当然得解决。袁世凯对待那些不放心的地方实力派的办法是,将其邀请至北京,处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全方位监控。于是,他一再致电黎元洪,你是副总统,得来北京打卡上班。黎元洪自然不是傻子,我不是你的人,去了北京,我就没了兵,那岂不是要受你的摆布。
但胳膊拧不过大腿。袁世凯派出段祺瑞南下湖北,名义上是整顿军队,可谁都清楚,老袁醉翁之意不在酒,还是不放心他黎元洪罢了。
▲袁世凯 图源/剧照
老段到了武汉之后以不可商量的语气对黎元洪说:“大总统找你有事,整顿军队的事情有我。那个,你现在就动身吧,车都已经给你安排好了。”
黎元洪还能怎么办,走吧。他前脚刚走,袁世凯的电令后脚就到了:陆军总长段祺瑞代理湖北都督。
黎元洪一脚踏入了北京,从此就与自由绝缘。
袁世凯将黎元洪安排在南海的瀛台居住,高官厚禄养着,国家政事呢,你就别插手了,还有,没事别乱溜达。
瀛台是慈禧太后曾经软禁光绪皇帝的地方,如今袁世凯将黎元洪安排在这里,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黎元洪现在是笼中的金丝鸟。
黎元洪还能怎么办,那就将蹉跎人生进行到底吧。一个字,忍。
袁世凯在称帝失败之后急火攻心翘了辫子,黎元洪却成了笑到最后的人,成了中华民国第二位大总统。为什么?难道袁世凯称帝的时候他没参与?
还真是。黎元洪这人属于典型的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虽然江湖人称他黎菩萨,但是他对于原则上的事情从不让步。
袁世凯要称帝,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武昌首义么,能得到他的支持自然是事半功倍。老袁可是连亲王的衣服都给做好了。
可一向唯唯诺诺的黎元洪这次却发飙了:“什么鸟亲王,我不稀罕。”
黎元洪不上道,袁世凯的人就不断相劝,甚至跑到黎元洪的住宅跪拜,口里直呼“黎亲王”。
看袁世凯不放弃,黎元洪手指屋中的柱子:“你们要是再逼我,我就碰死在这上面。”
好吧,那你就继续享受软禁生活吧。
因为坚决不与袁世凯同流合污,所以,黎元洪在袁世凯死后才被推举为总统。袁世凯内心也对黎元洪表示钦佩,所以他在遗嘱中也提议,由黎元洪来继任大总统。
黎元洪坚持原则的事情还有一件。张勋复辟之后,要封他为一等公,但黎元洪既不退位,也不接受张勋们的册封。
搞得复辟派们都想杀了黎元洪泄愤。被逼无奈之下,黎元洪用出走回击了他们,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么。
黎元洪在武昌城的那声枪响之后一直是处于被动的状态。革命党选了他做军政府的都督。北洋政府期间,他虽然屡次做过总统、副总统,但常常是被那些武夫们各种威逼。
哎,权利是建立在枪杆子上的,可惜他黎元洪手里没兵。
最后再交代一下黎元洪的出身。
黎元洪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后来服役于“广甲”舰,充当三管轮。在甲午海战中,军舰沉没,他跳海逃生。后来投靠了晚清名臣张之洞,协助其编练湖北新军。
▲张之洞 图源/剧照
因为表现出色,又多次去日本考察过军事,黎元洪被任命为湖北新军第21混成协协统兼管马、炮、工、辎各队,成了湖北军界的第二号人物。
在1906年秋天的彰德秋操中,黎元洪率队参加的湖北新军那是大出风头,获得了“军容强盛,士气健锐,步伐技艺熟练精娴,在东南各省中实堪首屈一指”的评语。
袁世凯自以为自己的北洋军会在此次秋操中独领风骚,哪成想半路杀出来个黎元洪。
黎元洪一战成名,迅速进入了各界人士的视野。
武昌起义之后,因发动起义的革命党资历都不够,孙中山、黄兴等又远在天边的缘故,革命党将黎元洪强行请出来做了军政府的都督。
为什么会是黎元洪?因为他本身就是名将,又是湖北新军中的核心人物,以他为都督,可以号召湖北的将士们参加革命。还有,黎元洪本人比较中庸,让他站在台前,各方都能够接受。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孙中山和袁世凯都选他做副总统的原因。
可是,民国江湖的水实在太深,黎元洪一脚踏进去,从此便身不由己。
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脑出血病逝于天津,享年65岁。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