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文谟:开国大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原副部长
迪丽瓦拉
2025-08-06 15:03:42
0

杨文谟(1912.1—1972.12.7)原名杨丕显,陕西省神木县贺家川镇前杨家沟村人。祖辈务农,兄弟姐妹六人。小时在村中祠堂办的学堂读书,课余与父兄一起干些农活。

1927年,杨文谟前往沙峁镇读书,学校开设语文、数学、地理、历史等课程,杨文谟第一次了解到世界的广阔。随后,北伐胜利的消息频频传来,沙峁模范小学的全体师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当时的校长温亮典、教师刘北垣等人都是爱国青年,他们宣讲国弱民穷的中国要富强就要打倒列强,铲除军阀的道理,宣讲三民主义,组织学生集会、游行、支持北伐,为北伐的胜利欢呼。在这半年中,模范小学的师生积极、热情地进行了宣传和学习革命理论的各类活动,杨文谟第一次接受了革命理论的熏陶,受到影响开始为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担忧。

“在盘塘镇高小读书期间,校长、教师都是革命的知识青年,他们所宣传的三民主义、共产主义,让我对社会主义无限向往,从而坚定了走苏联的道路,进行共产主义革命的信念!”在杨文谟的回忆录手稿中,字里行间皆流露出他对革命信仰的热爱和坚定。1928年10月,在当时盘塘镇高小校长孙继业和同学王兆相的介绍下,杨文谟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那天,杨文谟在黄河岸边听了王兆相的革命宣传,心情无比激动,他暗暗下了决心,要像这滚滚黄河,永远向前,革命到底。从此,他在学校里一边学习,一边为党秘密工作,宣传党的思想,建立群众组织,很快成长为神府早期革命斗争的领导人之一。

1931年初,杨文谟到刘家湾小学当教员。这里是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站,主要负责党的交通联系,同时发动群众“抗粮抗租、抗捐抗税”。当时一起工作的党员还有刘正南、刘斗威、王善继、刘文郁等。1931年冬天,杨文谟加入王兆卿组织的特务队,准备进行武装斗争。当时没有武器,也没有武装斗争的经验,几次行动都没有成功。

1932年5月,杨文谟与王兆相一起踏上了寻找陕甘红军的征程。当时的陕甘红军在刘志丹、谢子长的领导下,活动范围很大,主要靠游击战。两人从神木到米脂,经安定、延安、宜川等十几个县,盲目探寻,四处打问,盘缠早已花光,靠给人打短工或讨饭继续寻找,近两个月的时间也没找到红军。两人商量决定有了红军的确切消息,再去参军。第一次寻找红军失败,但往返上千里,跑了陕北十几个县,翻山越岭,行走无人小路,使两人对陕北的山川地理、社会民情,有了许多了解,在后来的武装斗争中受益匪浅。

1932年9月,杨文谟接王兆相通知,红军在保安西、延安西南一带活动。杨文谟随即辞别父母,第二次踏上寻找红军的路程。在地方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帮助下,在洛河西的大山里追上了日思夜盼的红军游击队,并正式加入红军,领导人是名声显赫的谢子长。一个多月后和刘志丹领导的另一支红军队伍会合,神木地区来参加红军的同志分到了一个班里,有王兆相、王金泉、温治恭等。他们认真学习军事,进行各种军事训练,两个月下来,杨文谟的军事技术得到很大提高,成为红军中合格的战斗员。

1932年9月至1933年6月,杨文谟先在红26军红二团骑兵连当战士,后调团里当军事技术辅导员,1933年春在步兵连当指导员。这期间跟着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参加过照金打土匪、淳化打民团、旬邑民团遭遇战、全歼焦家坪民团、庙湾攻坚战、黑水县黑幕原战斗、出击成渝铁路至金京关附近、南下秦岭山等多次战斗行动。

在坚守信仰并为之奋斗的历程中,杨文谟数次经历生死的考验。1933年7月,成立西安市委,杨文谟担任市委书记,8月因西安紧张,敌人到处搜捕党的干部,市委决定撤离西安。8月16日,杨文谟准备去照金开展工作时,不料半路被敌人逮捕入狱,在监狱内,叛徒前任省委书记杜衡早已供出了杨文谟的身份,杨文谟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职务,在狱中,他顶过了敌人的种种审讯酷刑保守秘密,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思想品质。11月,经多方营救,杨文谟从监狱出来,但他并没有怯懦,革命斗争信念没有丢,积极寻找组织,重新加入游击队。

1934年2月,县委分配他到邹家堰支部工作,3月到三支队工作,化名问三。4月被任命为三支队政委,当时只有十几人,7支枪。5月初打贾怀德民团,缴枪5支。月中消灭太和寨民团,缴枪20支。有了枪局面迅速打开,部队扩大到60多人。6月初,盘塘敌人两个排,在菜园沟迫害群众,三支队接到消息,立即出发赶到菜园沟,与从四面赶到的赤卫军和群众上千人将敌人包围在山上。在三支队及群众的强大攻势下,加上地下党员刘鸿飞在敌军中的特殊工作,敌人迅速瓦解、投降,解救了菜园沟的群众,同时缴枪60多支。三支队声威大振,周围小股敌人和民团武装怕被红军消灭,纷纷撤退和逃离,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7月,三支队向葭县发展,接着又回师打通神木、府谷苏区间的通道,使苏区迅速扩大,并联成一片。

1934年秋,三支队改编为红三团,全团编为三个步兵连、一个骑兵连。贫苦百姓非常拥护红军,他们给红军送情报、通消息、捉敌特、站岗、放哨等事例数不胜数,是苏区成立之初形势最好的时期。白军高桂滋部与井岳秀部开始了对苏区和红三团围剿,红三团开始了艰苦的反围剿斗争。从1934年秋到1935年6月,战斗一直不断,环境也越发艰苦,白军占据了一些大的村镇,许多共产党员和群众被敌人杀害,部队里一些优秀的指战员在战斗中牺牲,但苏区的很多地方仍然在红军和人民群众的掌握之中。

1935年6月,杨文谟参加任家山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反对放弃苏区的逃跑主义,坚持武装斗争的宗旨。红三团在王兆相、杨文谟的带领下活动频繁,寻机消灭敌人,保护群众。敌人围剿到杨家沟村,父亲、哥哥预先都躲了起来,母亲、嫂嫂有回娘家的,有隐蔽在群众家的,小弟住到同村扬继伟家,对外称是他的儿子。由于没抓到杨文谟的家人,敌人便一把火烧了家里的房子。后来在一次的搜捕中,杨文谟的父亲不幸被抓获,敌人勒令他去寻找自己的亲人,投敌叛变。杨文谟的母亲是一位有胆识的女人,到县里的监狱对敌人说:她一个女人不能找人,让孩子的父亲去找,她来坐监狱。敌人同意放出父亲,第二年春天,敌人部队换防,组织上利用关系,将母亲保释出狱。杨文谟父母亲,他们不懂革命,但相信他们的儿子不会做坏事。于是,他们也凭着自己的努力,去帮助杨文谟,帮助共产党员。

1935年7月中旬召开了郑家坬党政军会议,红三团集中行动,决定更有力地消灭敌人。1935年8月后,由于集中兵力打击敌人,苏区的形势渐渐好转,但敌人的层层封锁,仍使红三团处于孤立作战中,而且和上级失去联系,得不到党的指示。9月下旬在王寿梁召开会议,与会同志一致认为需要党的指示来引导目前的工作。会议决定派杨文谟去寻找上级汇报情况,领回党的指示。

1935年10月,杨文谟与张江全一起经过千辛万苦,闯过敌人的封锁线,找到了当时的陕甘晋省委,汇报了苏区的情况。中央接到汇报后,即派杨和亭、张汉武到神府联系。杨文谟被派到西北局工作,其间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多次向他了解神府苏区的斗争情况,并对他们坚持武装斗争、保卫苏区给予极高的评价。

1936年5月,杨文谟调任米西营营长,负责打通与神府苏区的联系,后在米横交界的战斗中负伤,送安塞养伤,1936年9月伤好后在军事部供给部任部长,10月中被通知回神府工作。

1937年初,杨文谟回到神木,红三团已扩大成独立师,他任独立师参谋长。9月,部队东渡黄河抗日,独立师改编为120师警备六团,杨文谟仍为参谋长。1938年3月,杨文谟被分配到晋绥边区保安司令部工作,派驻神府分区河防司令部任参谋长,分管120师盘塘一线的河防任务。1939年初至1941年夏,杨文谟任神府分区河防司令部司令员,张秀山兼政委,许法善任政治处主任,齐渭川任参谋长。

1945年9月,警三旅抽调大批干部,组成一个干部团,杨文谟任团长,去延安集中,准备开赴东北。1946年初,杨文谟来到冀东军区13分区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7年2月在军区及12分区兄弟部队的支持下,把昌黎的敌人据点端掉,又在昌黎地面消灭了一些敌人。敌人对13分区的进攻压力逐渐变缓。又经过几个月的战斗,敌人的扫荡被粉碎。

1947年10月杨文谟调军区工作,先任司令部副参谋长,后任参谋长。1951年3月,杨文谟调任中南军区补训司令部任副司令员,组织抗美援朝部队军政训练。1951年11月,杨文谟到中南军区海军司令部任参谋长。1956年8月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8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训练部副部长。1960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动员部部长。1961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副部长。1962年9月奉总政指示,任兰州军区西北红军战史编辑室副主任,参加编写西北红军战史。1965年继续在海军后勤部工作。

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7年6月被“打倒”,失去自由。1972年12月7日杨文谟含冤去世,时年60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南唐亡国那天,李煜作为亡国之君,脱下龙袍,换上了一件短衣,光着膀子,背着荆条,向宋朝的军队递交了传承...
原创 丈... 森谷正规:“文化虽然不像文明那样具有地区的广泛性,但是,它相应地和各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喜、哀、乐具有...
原创 一... 标题:一个小孩的出现,立刻让雍正坐上皇位 在那深宫大殿之中,风云变幻,权位更迭,往往源于一瞬之间。...
“探秘”丝路 港澳青少年陕历博... 中新网西安12月14日电 (记者 阿琳娜)汉武帝与丝绸之路开通有什么关系、唐朝人的服饰是不是都很华丽...
原创 朱... 前言 明朝是汉人最后一个统治的王朝,在中国有着深刻的影响。 不仅清朝建立后,反清复明活动不断,甚至在...
《明朝那些事》:野心家的朋友一... 难道朋友之间不该是纯粹的情谊与相互扶持?难道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非得与阴谋相伴?“野心家的朋友一般都...
原创 三... 若要说三国时期的“常胜将军”,很多人脑海中肯定会浮现一个人,那便是蜀汉五虎将之一的赵云。其“常胜将军...
原创 更... 一谈起历史,怎么能少得了三国?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是一个战火连天又英雄辈出的年代,各种猛将如云,出了...
原创 回...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想必大家对于这句话都非常熟悉。这便是《三国演义》中开篇第一句话,群雄逐鹿...
原创 吃... 中国古代历史上,勤俭一直是推崇的美德之一。不同朝代的统治者都遵循着以俭治国的原则,力求在执政中保持经...
原创 朝... 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朝鲜人民军对女兵的管理和保障是规范且严肃的。朝鲜女兵在部队中接受正规的军事...
原创 袁...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即便是民国时期也...
原创 贺... 作为新中国开国的十大元帅,贺龙从红军时期就加入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立下了赫赫军功。 在这...
上海成立黄埔历史文化与两岸关系... 中新网上海12月15日电(范宇斌)近日,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黄埔历史文化与两岸关系研究中心成立揭牌暨...
原创 西...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命运走向了两个极端。张学良活到101岁,安然离世,而杨虎城却在1949年...
原创 汉... 西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中央集权王朝,不同于二世而亡的秦帝国,西汉延续了数百年的国祚。至于为什么...
穿越十万年 纵览古蜀史 本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观众在四川广都博物馆拍摄拱手文官石俑。本报记者 周洪双摄 舞蹈俑。本报...
原创 周... 周朝崛起:从默默无闻到灭商霸业的传奇之路 导语: 在商朝如日中天的时候,有一个小小的部落,他们既没有...
原创 晚... 晚清老照片,光绪帝唯一存世的照片居然还是偷拍到的......PS:下面所展示的照片有一些经过了后期的...
原创 曾... 突厥,是继匈奴、柔然之后在六世纪中叶活跃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又一强大游牧民族。 它在历史舞台上最为活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