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解放军八大军区司令员进行对调,许世友被调往广州军区。耿直火爆的许世友,曾在部队里得罪过一些人。形势变化很快,第二年南京军区的一次干部会上,有一位领导提出前任司令员许世友的“问题”,指出军区此前有捂盖子的嫌疑,包庇其犯错误。结果此人话没讲完,军区副参谋长“嘭”的一声合上本子,站起身来说了两个字:散会!
大军区的一众领导都在场,按理说轮不到副参谋长先表态。奇怪的是,他不光喊了“散会”,还没有人敢提出异议,真的就散会了。对于前任司令员许世友的批判,也就没有形成。这位副参谋长就是二野名将、一代战将王近山。在场领导的革命资历和战功,基本上都比不过王近山,而他当年只担任军区副参谋长,也有着特殊的原因。王近山发话了,在场之人不便反驳。
尽管资格老,但王近山这么做无疑是要冒险的,自己也可能受到牵连。许世友是王近山的老上司,两人在红四方面军时期关系就很好,王近山容不得有人污蔑许世友。更重要的是,1970年王近山能够出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正是许世友在北京向中央首长极力争取的结果,王近山极为感激。
王近山红军时就是师级干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是刘邓大军的骨干将领之一,抗美援朝期间还出任过志愿军第3兵团代理司令员。毛主席很欣赏王近山的军事才能,一度任命他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然而王近山的私生活出过一些问题,因为跟原配夫人韩岫岩的离婚案,他在军内的口碑一落千丈,中央决定从严处理,撤销了王近山的一切职务,下放农村劳动。
很显然,王近山陷入了低谷,对于这样一位经历复杂的将领,大部分人选择了避而远之。加上六十年代连续受到冲击,王近山的处境非常差。此时开国上将许世友正当然南京军区司令员,他对于王近山的状况于心不忍,借助一次进京开会的机会,亲自向毛主席求情:王近山在战争年代立过不少功,现在反省了,能不能给个机会让他回部队?
其实毛主席并没有忘记这员虎将,他反问许世友:这个王疯子,你看谁敢要他啊?许世友一听事情有余地,马上接话:我要!主席,让他来我们南京军区吧!毛主席见许世友为人仗义重感情,心里是高兴的,便点头认可了他的这个提议。就这样,王近山于1970年重返朝思暮想的军队,虽然不能担任太高的职务,但已经比之前的情况大大改善了。
王近山是副参谋长,在他上面是曾经的部下肖永银。当年肖永银既是南京军区参谋长,还是军区副司令员,职务比老上司高,这令他感到有些尴尬。然而王近山十分珍惜机会,收敛了往日脾气,对肖永银、聂凤智等人都很尊重,遇事必请示后再落实。当然,在南京军区的高级将领中,王近山最尊敬、最感激的还是许世友,原因不言而喻。
这便有了开篇时的一幕。尽管1974年许世友已经调到广州军区,但王近山丝毫没有人走茶凉的意思,有人敢公开对许世友不敬,王近山不会给面子,这跟职务高低无关。一声“散会”看似喊得有些不顾场合,但却饱含着革命军人的正气。开国将军们的战友情,令人动容。遗憾的是,就在同一年王近山被检查出患有癌症,4年后在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