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6年的俄罗斯,第二届总统大选掀起了一场政治风暴。当时,叶利钦的“休克疗法”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让百姓忆起了苏联时代的美好。久加诺夫在选民中的得票率飙升,一度领先于现任总统叶利钦。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反对久加诺夫的七大寡头采取了一招巧妙的战略。
他们掌握媒体,通过连续播放大清洗时期的老照片,唤起了俄罗斯人民对过去的恐惧和怀念。这一策略奏效,两个月后,久加诺夫的支持率暴跌,百姓们意识到,他们宁愿选择叶利钦,也不愿再投票给久加诺夫。
这场大清洗,究竟是怎样的一段历史,为何会让俄罗斯人如此深感阴影呢?要理解这一切,我们需要穿越时光,回到1923年。
在列宁逝世后,苏联陷入了一场权力争夺的漩涡。列宁的去世,留下了权力真空,苏共中央的领导权最终集中在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和斯大林手中。托洛茨基,作为列宁的接班人,却被这三人排挤,最终在1927年被驱逐出党。
这个时期,苏共内部开始出现分歧,主要围绕着官僚主义问题。曾经的革命者们,随着时光流逝,渐渐变成了脱离人民的官僚主义者。列宁提出了继续革命的理论,警告党内干部不要松懈。然而,这一理论并未受到广泛接受,引发了党内的分歧。
托洛茨基在这场思想之争中孤军奋战,而斯大林则在争权夺利中逐渐崭露头角。列宁去世后,托洛茨基虽然掌握红军和克格勃,却因路线不得人心而遭到三人一致排斥。托洛茨基最终被打入冷宫,苏联的权力机构由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三人牢牢掌握。
1928年,斯大林提出农业集体化路线,强调压制一切反对集体农庄的阶级敌人。与之相反,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主张继续推行列宁时代的新经济政策,主张社会主义建设不应过于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