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明清以文治武:是王朝兴盛的 “妙方” 还是 “毒药”?
迪丽瓦拉
2025-08-20 19:33:02
0

靖康之耻与安史之乱皆为极其惨痛的篇章,二者背后分别涉及以文治武武人当权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形态所衍生出的极端状况。

提及宋朝,多数人会将其军事孱弱的主要根源归结于以文治武、重文轻武的政策导向。

然而若理性剖析,制度本身并非全然错误。

毕竟文官群体并非皆如蔡京、秦桧、贾似道那般奸佞,武将群体也并非个个都是岳飞、韩世忠式的英雄豪杰,他们皆为有善恶之分的个体。

宋朝之策:以文治武的初创与困境

当人们提及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举,常认为他是自毁长城。但倘若我们设身处地站在赵匡胤的视角,便能多些理解。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相关作品

赵匡胤出生于五代十国的后唐时期,自他记事起,目睹的便是军阀割据、混战不休的局面,下属势力强大后便推翻上司,随后又被自己的下属取而代之。

赵匡胤自己也曾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忠实部下,却在柴荣离世后,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 “以下克上” 之姿开启了宋朝的统治。

往前追溯,西晋司马家、隋唐的杨家与李家,皆是以前朝重臣的身份成就帝业。

赵匡胤身处当时,无法预知自家王朝能延续几代。面对手下的得力兄弟及其后代,他担忧会有人重蹈自己 “以下克上” 的覆辙。

反观文臣,素有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之说。

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极为严重,却鲜少有宰相造反成功。

因此在当时的情境下,重用文人、压制武将成为北宋赵氏皇族保命的无奈之选。这一举措也确实使得地方割据在后续的封建王朝中逐渐减少。

然而其副作用也极为显著,尽管大宋在科技装备、钢铁冶炼以及武器装备方面堪称全球领先,却依旧被动挨打长达300年。

武将权势过重易引发篡位风险,而文官势力过盛则可能导致亡国之祸。

以文治武恰似和面时面与水的比例调配,面多则干,水多则烂,唯有恰到好处才能制作出美味。

相较而言,治国之复杂远超于此,任何制度配比的变动皆非小事。北宋作为重文轻武、以文治武政策的首创者,其操作逻辑尚处于初级阶段,犹如幼儿园水平,存在诸多不成熟之处,亟待改良。

明清之变:制度的优化与发展

常有人一谈及重文轻武便指责宋朝,一说起以文治武便诟病赵家。

但明朝亦有相似情形,北京保卫战的于谦、犁庭扫穴的王越、平叛戡乱的王阳明、清剿倭寇的胡宗宪,以及镇守辽东的孙承宗、袁崇焕,他们皆为两榜进士出身。

清朝亦是如此,功高震主的年羹尧、收复台湾的姚启圣、平定西北的岳钟琪,最差也是举人出身。

难道明清时期文人的军事素养突然大幅提升?实则不然,明朝的八股文盛行,按常理只会使读书人在军事方面的能力越发薄弱。

明清与宋朝在以文治武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宋朝的部队主官虽为武将,但文官、宦官常以招讨使、监军等临时职务对军队加以节制。

如此一来,武将的指挥权被分散,而一旦战败,背锅的往往仍是武将,文官与宦官因属临时工,通常不会遭受重罚。例如宋夏之战时,尚未成为宰相的韩琦身为陕西四路经略招讨使,面对西夏李元昊屡战屡败,大宋割地赔款,韩琦却仕途顺遂,青云直上。

韩琦

在文官指挥却无需担责的情况下,各种荒诞不经的军事决策屡见不鲜。

明清则有所不同,虽依旧是文官主导武将,但在享受权力的同时也需承担相应义务。

以东南沿海抗倭为例,胡宗宪身为总督,手下有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若出现问题,尽管胡宗宪有权处置下属,但对于内阁而言,他仍是第一责任人,罢官、夺职发配甚至斩首等处罚在明代各级督抚身上时有发生,而这在大宋是绝不可能出现的。

历史镜鉴:制度探索与人性考量

明清将领拥有自主招兵练兵权。

戚继光在义乌招兵的故事广为人知,而在北宋,将领出征前只能从禁军中挑选素未谋面的士兵带走。若有人效仿戚继光招兵练兵,定会被冠以谋反大罪。

士兵与直属将领之间的相互熟悉,是后世对以文治武形态改进的重要体现。

对于明清两朝而言,朝廷虽对武将群体有所防备,防止其势力过大,但更侧重于掌控军中人事任免权以及补给供应。

因为这才是关键所在,至于具体的临场指挥,则交由专业将领更为妥当。

然而,一旦人事权和补给权失控,如明末辽东、清末北洋,军队能够自给自足后,藩镇军阀割据的局面便会再度浮现。

归根结底,这仍是人性问题。

以文治武并非制度本身不可行,而是宋朝未能妥善运用。

不过,宋朝的尝试也为后世提供了有益思路,避免了中晚唐那般的人间炼狱在华夏大地再次上演。

它让后世统治者明白,在平衡文武关系时,需在保障皇权稳定的同时,兼顾军事效能与国家发展,且要充分考量人性因素对制度执行的影响,不断优化制度设计与执行细节,方能实现长治久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历史上最有可能穿越来的人,一人影响了上千年,下落至今成谜 在历史上有两个人他们的做法令现代人都称奇,...
十大元帅中谁最懂人情世故?陈毅... 人情世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善于处理人情世故的人,不但可以在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原创 他... 他归顺大唐,皇帝大喜称其为天赐神将,唐朝江山最终却毁于此人之手 公元八百八十年,大唐王朝再度陷入危机...
21岁亲政,只用10年连灭6国... 嬴政在21岁时即位,接手了一个权力纷杂、政治动荡的国家。几年后,他率领秦国攻灭六国,创建了中国历史上...
重大发现!南昌李渡古窑遗址断定... 新闻荐读 李渡酒庄2024年11月21日 修建停车场时, 意外发现疑似唐代洪州窑遗址。 此前报道↓ ...
原创 北... 北宋十大将军通常指的是北宋时期最杰出的十位军事将领,这些将领在北宋的建立和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
原创 原... 如果说对于跛子帖木儿来说什么是人生的追求的话,那就是在世界各地建立傀儡政府,将真主的光辉撒向世界,共...
原创 周...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领大军开赴洛阳郊外,在周天子眼皮底下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当使者被问及象征王权的...
原创 单... 三国时代,袁绍手下有河北四庭柱,曹操手下则有五子良将,刘备麾下拥有五虎将。演义中,关羽、张飞、赵云、...
原创 公...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公主那是金枝玉叶,天生富贵,享受极致的荣华富贵。而古代要跟皇族攀亲,那娶个公主做上...
原创 不... 作为一个不成功的刺客,荆轲拥有很多炫目的光环。是他,让刺客这个不光彩的事业,闪现人性的光芒。 他是赵...
原创 刘... 01.刘邓大军的历史背景 刘邓大军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和地方武装。抗...
原创 原... 九子夺嫡中,他一直帮扶雍正上位,死后第二天雍正亲自去祭奠。如果大家之前对和清代有关的历史做过详细了解...
原创 到... 东周时间跨度较大,分割阶段乃是研究所需 东周持续的时间大致在五百年左右,如此长的时间如果作为一个政权...
原创 三... 三国最歹毒的昵称,他连杀两位义父,叛变三位主公,盖棺定论很难,成王败寇而已,我们不好评价。 吕布(?...
原创 舜... 《远别离》曾言:“尧舜当之亦禅禹。”远古时代中,尧、舜、禹三位帝王,得世人敬重,其诸多传奇政举,促社...
原创 精... 明朝在历史上是非常硬气的王朝,当时没有出现过割地赔款、没有和亲等不平等的政策,三百年来的明朝人们都是...
原创 刘... 在三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刘备这个名字一直与仁德、忠义紧密相连。然而,在这位蜀汉开国皇帝光鲜亮...
原创 为... 最近又在播放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不禁又想到三国的一些故事。当年刘关张三人结拜兄弟后,发誓共生死,为完成...
原创 原... 清朝末年由于闭关锁国,被西方列强关起门来吊打。尤其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天朝甚至输给了刚维新不久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