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傀儡皇帝有很多,而最著名的莫过于东汉献帝刘协了。
中平六年(189年9月28日),刘协被董卓立为帝之后,一直作为傀儡,先后经历被董卓、李傕与郭汜、曹操、曹丕等轮流控制,其中被曹操控制的时间最久。
那么问题来了,他贵为天下之主,占据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大义名分,为何不偷偷藏把匕首在身,亲自刺死了曹操,再收回大权?
问题虽小,涉及却不简单,如果仅仅把首要领导者刺死就能解决问题的话,为何董卓被刺死后,献帝还是无法逃脱成为傀儡的命运?
这里涉及到权力分配和人心所归的问题。
首先解释人心所归,简单点说,就是你能不能让别人听你的话,是用什么方法让别人听你的话?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我们大部分都是工薪族,每天早上,要告别温软的床,要冒着风里雨里去上班,为啥我们这么听这个公司的话?因为它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每个月要给我们工资的,这工资就是笼络我们,控制我们每天早上准时来上班,努力上班的唯一因素!
公司用工资控制我们,并划分了三六九等职位,有普通咸鱼工,有办公室领导,有中层管理,还有高层老板。这些职位,就是建立在工资的基础上的,如果不发工资,谁当你是根葱?
所以说,一个公司仅用工资(属经济权),就让所有员工人心所归,为公司卖力卖智慧。
同样,一个国家,必定要某样东西为基础,笼络别人为它搭建起的组织体系而卖力。
国家的基础第一是军权,第二是经济权,两者相辅相成,军权决定一切,经济权又左右着军权的大小。
因此,我们把目光看回东汉王朝,国家拥有军权和经济权,以及支配员工职位权等基础权力,群臣不得不在朝廷制定的规则内行事。而皇帝作为东汉朝廷绝对主宰,拥有一切上述权力。
但,东汉朝廷经过黄巾起义的糜烂后,它无力再镇压零星的后续起义,只能接受刘焉的“废史立牧”主张,刘焉这个主意本意是,既然朝廷无法镇压各地的黄巾余党,不如把军权下放给地方,让地方自行解决各自辖区的叛乱。
(刘备也能自己筹集兵马)
刘焉的这一主张,直接造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也是东汉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朝廷的立国基础——军权被分割到各地诸侯手中,天下崩溃了。
董卓,手握军权,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治班子,文有李儒、贾诩、李肃等,武有李傕、郭汜、张济、樊稠、李蒙、王方、胡珍、杨定、段煨、徐荣、胡车儿等。
他们都是依靠董卓分配下的权力,牢牢团结在董卓集团,就像公司一样。
当董卓(大老板)被刺死后,李傕、郭汜(二老板)就会接过公司的领导权。其实二老板们准备解散董卓集团公司的,但是毒士贾诩一番蛊惑,他们又担起领导责任,带领公司反攻长安。
卓败,辅又死,众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三国志·贾诩传》
刺死董卓,皇权和各地军权回到献帝手中了没?
很遗憾的是并没有,当时王允和吕布接过董卓的手把持朝政,二人继续控制献帝。
同理,曹操也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治班子,在他迎回献帝时,就注定了把献帝当个吉祥物对待,就像公司的logo一样。
所以,如果献帝在许昌刺杀曹操,我们假设让他成功了,曹操死了,那么夏侯氏家还有曹氏家族,会立刻在曹操儿子中选出一个来当领导,继续带领曹氏集团。
而不是把曹操建立的曹氏集团拱手让给献帝!
谁都不傻,曹氏家族和夏侯氏家族,之所以有利益分配,依靠的就是曹操的曹氏集团,他们不可能把这个集团让给别人,皇帝也不行。
大家看后面的司马氏把持曹魏朝廷,傀儡皇帝曹髦想剧烈反抗,被司马昭派成济直接杀死了。
这就是利益集团的反应,并不是杀死了领导者,就可以接手这个集团,凭什么!
再说了,献帝想刺死曹操,有成功的可能吗?
笔者肯定的给出答案,没有可能,献帝又不是没想过弄死曹操,衣带诏事件害死了他的老婆伏皇后,还有怀孕的董贵妃,以及一干人等。
献帝身边所有人都是曹操的亲信,哪来的刺杀武器?退一万步说,就算有了私藏的武器,一个皇族温室里长大的刘协,手无缚鸡之力,能刺死文武双全的曹操?
说出来,大家都不信。
笔者觉得,东汉气数已尽,刘协能活到寿终正寝,已是很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