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足智多谋,在三国之中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用来对他忠心的形容,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在战场上,诸葛亮总是手拿一把羽扇,坐在轮椅上,根据历史记载,他的身体并没有什么残疾的地方,为何每次出征都要坐在轮椅上?关于他为何坐在轮椅上也是众说纷纭,专家最终说出了答案,诸葛亮其实有他的苦衷。
隐居隆中,三顾茅庐被请出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灵帝光和四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家是当时有名的的名门望族,人才辈出。不幸的是,诸葛亮尚且年幼的时候,父母就离开了人世,父母双亡的他只能与弟弟一起投奔叔父诸葛玄。
后来叔父的职务被人取代,叔父就带着全家老小一同去投奔在荆州的刘表,叔父去世之后,诸葛亮就在隆中找了一个地方盖了个小茅屋隐居了起来。诸葛亮非常从容,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上,他经常拿管仲、乐毅自比,当时一些人也因此看不起他,只有几个好友知道他的真实才学。
建安六年间,刘备为曹操所败,来到了荆州投奔刘表,司马徽和徐庶趁机向他推荐了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能让两个人一起推荐呢,刘备很好奇,他便希望徐庶能带诸葛亮前来见自己。
徐庶拒绝了刘备的提出的要求,他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这句话一出,刘备更是好奇了,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才,他便亲自前去拜访,求贤若渴的他去了好多次才见到了诸葛亮,这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三顾茅庐。
两人相见之后,刘备就询问他了一些问题,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并且陈述了自己的观点看法,刘备听了他的看法和分析之后,赞赏不已,邀请他出山相助。
多次打胜仗,为蜀汉政权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诸葛亮成为了刘备的军师,刘备几乎什么事情都与他商议,建安十三年,刘备在樊城知道曹操大军南下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并大破刘军,刘备只能带军逃往夏口,诸葛亮提议联合孙权一起对抗曹操,并且请缨自己去劝说孙权,在他的劝说下,孙权同意了联合刘备一起对抗曹操。
曹操带领的军队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曹操军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后来的益州之战、汉中之战,刘备都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取得了胜利。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为“汉”,诸葛亮为蜀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便任他为丞相,身为丞相,他带头进行了廉政建设,对蜀汉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两年之后,刘备病重,便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诸葛亮,对于如此信任他的刘备,他定当是不能辜负。
辅佐刘禅,鞠躬尽瘁
刘备离世之后他的儿子刘禅继位,诸葛亮开始辅佐刘禅,刘禅对他非常信任,事无巨细都会听他的意见,他也尽心尽力的辅佐他。刘备死后,一些地方便出现了战乱,诸葛亮亲自带兵出征平叛战乱,这次平叛也为北伐奠定了基础。
诸葛亮亲自带兵北伐,双方多次开战,僵持不下,诸葛亮便想要在魏国驻扎,趁机再次发动战争,此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行了。他常年操劳,军中事务都亲自过目,身体早已经拖垮了,他的身体状况江河日下,很快就病重了,他安排了自己的身后事,部署了接下来的军中事务,最终在军中离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战场上的英雄形象,手持羽扇,身坐轮椅
诸葛亮虽是个文官,却参加过许多的战争,是个名副其实的英雄人物,是三国时期的一个传奇,在许多的史料和书籍中都有对他的记载,如果仔细看这些书和史料,就会发现一个问题,诸葛亮每次在战场上的时候,都是手拿一把羽扇,坐在一个非常简陋的轮椅上。
拿羽扇是因为他的妻子黄月英,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和他一样都是个传奇的人物,黄月英虽长相丑陋,却是个非常聪明贤惠的女人,她告诉夫君,拿着羽扇挡脸别人就看不清你脸上的表情,心思别人就看不出来了,因此诸葛亮一直拿着一把羽扇挡脸,给人高深莫测之感。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诸葛亮的身体并没有什么残疾之处,他虽是个文臣,但他会骑马,而且技术很不错,刘备病重的时候,他心里是万分着急,为了见到主公的最后一面,他也是骑着马去见他。那他为什么要一直坐着轮椅呢,坐着轮椅在战场上非常不便,完全不如骑马,不利于打仗,关于这个问题是众说纷纭。
为何要坐在轮椅上?
1.效仿前辈
有人说他是模仿前辈孙膑,孙膑也是很有名的战略谋士,孙膑被人陷害之后腿部受伤,坐过轮椅,诸葛亮很是敬佩这位前辈,便学习起了他坐在轮椅上。也有民间传说他是孙膑转世,便有了坐轮椅的癖好,不过这种说法不怎么靠谱,也没有多少的依据。
2.增加军队的获得感、与敌军进行心理战
有人说他是为了增强蜀军的获得感,提高士兵的士气,让蜀军可以放心地打仗,在战场上坐轮椅,行动肯定多有不便,这也意味着如果战争失败了,诸葛亮也逃脱不了,他会与所有的士兵共进退。
这样做也是对士兵的信任,士兵看他如此信任他们,自然会努力的打胜仗,也不会出现逃军,这样做也能威慑敌军,打心理战,军师是战场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和将军的重要性差不多,战场上,诸葛亮悠闲地坐在轮椅上,手里拿着羽扇,不紧不慢,就证明他已经胸有成竹,有了万无一失的政策。
敌军看见他胸有成竹地坐在轮椅上,自然是不敢轻举妄动的,这也就增加了打败仗的概率,诸葛亮去世之后,属下根据他生前的安排,没有立即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敌军将领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死,便率军追击蜀军,姜维便推出雕刻成诸葛亮模样穿着他生前衣服的的木雕坐在轮椅上,率领大军回返。
司马懿看到轮椅上坐着的诸葛亮,大吃一惊,认为诸葛亮是装死引诱魏军出击,肯定有鬼,吓得他赶紧带领人马撤退。蜀军从容的撤退,直到进入斜谷安全之后,才讣告发丧说明诸葛亮已死,司马懿听了这个消息之后说:“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对于诸葛亮这个对手,他是非常欣赏敬佩的。
这个说法看来是比较靠谱的,专家经过研究后发现他坐轮椅确实有这个原因,不过这并不是主要原因,他之所以一直坐轮椅,是因为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根据史书记载,诸葛亮曾经有一段时间是拄拐杖的,他是在40多岁以后坐上了轮椅,可能是因为他患上了非常严重的关节炎。
患病之后他行动不便,上战场只能坐在轮椅上,加之他为国家操劳,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腿部条件自然也是越来越差,只能依靠坐轮椅出门。
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操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坐轮椅也是有苦衷,他的腿部患有关节炎,就这样他也坚持上战场,和士兵共进退,为国家作贡献,我们敬佩这样的英雄,也应该学习他的奉献精神,为国家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