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清朝几乎没有出一个昏君,最后还是亡了呢?
迪丽瓦拉
2025-08-20 21:33:10
0

从夏朝开始,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朝代,总体上大约有15个左右。如果在算上那些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的朝代和一些转瞬即逝的“草头王”,那么整个中国历史上差不多有近百个历史朝代了。

这些朝代最终之所以灭亡、之所以被取代,其实原因有很多,例如:农民起义取而代之了;外族入侵被灭;内部人互相倾轧导致等等。

这些朝代灭亡的原因之中,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几乎历朝历代的皇帝中都出了昏君、暴君、无能之君。这也就是说:历朝历代的灭亡,其中一个核心原因就是皇帝不靠谱导致的。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随便举几个历朝历代昏君、暴君的例子!

夏朝出了一个夏桀;

商朝大家都知道了,出了一个著名的昏君商纣王;

周朝有周幽王;秦朝有秦二世胡亥;汉朝有

汉灵帝刘宏;

晋朝有“何不食肉糜”的

晋惠帝司马衷;隋朝有著名的隋炀帝杨广;唐朝有唐玄宗李隆基;

宋朝有宋徽宗

赵佶;明朝那就更多了,一心炼丹的嘉靖帝、几十年不上朝的万历帝、天天做木匠的天启帝朱由校等等。

可是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神奇的事情、一个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那就是:

大清朝的十二个皇帝中,好像一个昏君、一个暴君、一个完全不靠谱的皇帝都没有。

我下面来给大家简单的扒拉一下清朝历任皇帝们的情况!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就没啥好说的了,这属于典型的“创业型”超级人才。大清朝要是没有这两位“创一代和创二代”的话,那是根本不可能入主中原、鼎定天下的;大明朝也不会那么快就一命呜呼了。

顺治帝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如果说入主中原是多尔衮的功劳,那么把大清朝的江山坐稳当就是顺治帝的功劳了。

顺治帝入主中原以后,采取了怀柔的政策、积极改善了与汉人士大夫的关系,从而让大清朝真正的把江山给坐稳了。

接下来的一位皇帝大家都知道,名字也是如雷贯耳——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帝无论是放在大清朝算,还是放在整个历史上来看,那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做出过丰功伟绩的皇帝。

在康熙帝的手上干了很多的大事情、解决了很多的大问题,例如:平定了葛尔丹、平定了三藩叛乱、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保卫了雅克萨城、

以尼布楚条约确保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另外康熙手中还搞了一个“永不加赋”的政策等等。

康熙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他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他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

康熙帝后面就是著名的雍正帝。雍正皇帝是一个超级工作狂,

雍正在位13年期间,共批阅了奏折4万多件,其中的批语有一千多万字。

如果算成每天的话,那么雍正每天需要用毛笔写3000字的批语。这还只是工作的一部分而已,雍正还要接见大臣、处理内部事物、还要出门考察、还要祭祀祖宗……

这里顺便说一句:如果按照《甄嬛传》里面所述,雍正每天需要在后宫瞎转悠、每天都需要处理后宫女人之间问题的话。我估计雍正一天的时间肯定不是24小时了,起码一天需要72小时才够。

另外在雍正的手上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例如:设立军机处、实行改土归流和摊丁入亩等政策。

乾隆帝现在虽然被很多人批、被很多人说成是造成我们近代落后的主要罪归祸首之一等等。

但是如果客观的看、全面的看,乾隆帝跟昏君、暴君完全沾不上一点边。在乾隆帝的手上,大清朝的版图达到了最大、大清朝的国力也达到了最鼎盛的状态。

乾隆帝在位的时候:大力的兴修水利、保护农业生产、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平定了边疆的叛乱、人口也开始进入了快速增长状态等等。

此后的嘉庆帝和道光帝虽然没有他们的父亲、爷爷们那么厉害、那么有为,但也是中规中矩、任劳任怨的。

道光帝是一个非常节俭的皇帝、也是严厉反对铺张浪费的皇帝。道光帝时期曾经下令“宫中用度岁不可超二十万”。

大家也许不知道的是:清朝后宫里面把太监、宫女以及各种妃子算上的话,起码有上万人了。这上万人一年的经费不能超过二十万,由此可见道光帝确实是一个节俭过日子的皇帝。

接下来的咸丰帝是大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个手握实权的皇帝。说句良心话,咸丰帝也不能算是一个昏君、暴君,他在登基之初也采取了很多好的措施,例如:整顿吏治、重用贤才等等。

如果没有咸丰帝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恐怕也没有后来的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的故事了。其实很多后来知名的汉臣都是在咸丰帝手上提拔起来的。

另外咸丰帝在安排自己的后事之时,也体现了其思虑全面的地方。

他让肃顺等八个大臣来

“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他把最后的拍板权给了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正宫皇后慈安;一个是自己的儿子同治帝。

由于当时同治帝的年龄还非常小,所以“金印”暂时掌握在了慈禧的手中。我认为咸丰帝的这种安排完美的体现了:分权制衡的策略。

当然了,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慈禧联合恭亲王发动了著名的《辛酉事变》一举拿下了顾命八大臣,从而掌握了统治权。不过这种事情,我估计你要是咸丰帝的话,你也不会想到、不会算到。

后面的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这三位皇帝在大清朝的存在感不是很高,也没有最终掌握决策权。但是我们好像也不能说:这三位皇帝就是昏君、就是暴君吧!

在同治帝时期还短暂的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史称“同治中兴”。

光绪帝虽然没有实权、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是一个戊戌变法,我认为就能说明:光绪还是想干事、还是想干一番大事业的。

总之一句话,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几乎是没有任何一个皇帝是昏君、是暴君。如果按照皇帝的敬业程度来看、按照靠谱程度来看的话,清朝的皇帝的综合素质肯定是吊打前面所有朝代的。

仔细研究一下,大家会发现:清朝不单单皇帝靠谱、皇帝中没有昏君暴君,清朝还几乎避免了前面所有朝代的各种问题、各种弊端、各种漏洞。

在清朝存在的270多年的时间里面,好像并没有出现:太监干政、外戚专权、军阀割据。

这些历朝历代的重大弊端,好像清朝一个都没有出现。

清朝在继承人制度上也是比较靠谱的、也是比较合理的。虽然在康熙时期出现了“九龙夺嫡”的事情,但是这仅仅算是个“内部斗争”而已,并没有出现晋朝时期“八王之乱”、西汉时期的“七王之乱”这样的大乱局。

另外清朝对皇子的养育、对皇子的教育也是极其严苛、极其重视的,例如:皇子一生下来就要跟母亲分离,一般由宫女、太监养育;没有特殊原因,皇子也不得跟自己的母亲相见;皇子一般到了六岁就开始“上学”等等。

这些在大清朝特有的规矩和措施,我觉得很好的避免了后宫干政、外戚专权的局面发生。

在清朝的时候,对太监的管理也是极其严格的,往往太监只要多一句嘴、说一句不该说的话就会立刻遭到杖毙的。

很多人肯定会说:安德海、李莲英这样的大太监权力不也是很大吗?如果你这么认为的话,应该是影视剧给你造成的错觉。

大家试想一下,安德海作为慈禧身边的超级红人,最终却被山东巡抚丁宝帧给擒获并处决。由此可见一个事实:那就是太监的地位在清朝很低,即使是慈禧身边的超级“红太监”也没啥用。

另外,历史上真正的李莲英其实情商极高、为人极其低调,也从来不干预朝政。李莲英之所以能受到慈禧的喜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李莲英够低调、不乱说、更加不干预政务。

既然都写到安德海和李莲英了,那么不说一下慈禧也不太合适了。

我请问大家一句:你们是如何看待慈禧的呢?我估计大家都没有什么好话、甚至很多人都想开骂了。

可是我们客观、冷静、理性的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慈禧虽然是腐朽的、没落的、完全不靠谱的封建统治者。

但是慈禧的才能、能力、手腕、手段,那还是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的。我并没有为慈禧鸣冤叫屈的意思,我只想说下面几点事实!

第一个事实就是:慈禧作为一个女人,居然能统治大清朝47年之久,单单是这个能力估计已经能吊打无数前朝的皇帝们了。

第二个事实就是:慈禧遇到的事情、遇到的局面,恐怕是前面任何朝代、任何皇帝们都没有遇到过的——千年之未有大变局。

说句良心话,这种大变局到底该如何应对呢?我觉得已经完全超出了慈禧的认知范围。

第三个事实是:如果大家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在慈禧的手中才是发起变革次数最多的时候,例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等。

第四个事实就是:慈禧虽然腐朽、没落、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但是她对事关国运的领土问题还是高度重视的。

很多时候不是慈禧不争取、不敢战斗,而是实实在在的打不过人家罢了。一旦有机会保卫领土的时候,慈禧还是敢于出手、坚定支持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对要不要出兵新疆的问题,朝中一直争论不休。最终慈禧坚定的支持了左宗棠的出兵方案,一举收复了新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总之一句话,慈禧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个人能力上、也不在工作态度上,而是出现在思想上和权力欲上了。

但是我想说一句:慈禧的认知决定了慈禧的行为、慈禧所处的文化氛围又决定了慈禧的认知,我们是不能指望慈禧成为华盛顿的。

很多人会问一个问题了,既然清朝的皇帝个个靠谱、清朝又避免了前面历朝历代的所有弊端,那么清朝灭亡的本质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认为清朝之所以会灭亡,不是皇帝的问题、也不是具体政策的问题,而是另外两个无法解决和回避的根本性问题。

清朝灭亡的第一个原因是:外面的时代变了、文明的发展出现迭代更新了。

早在14世纪初期的时候,欧洲已经爆发了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的本质目标是:让神变成人、让人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角。

这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主张个性解放,宣扬个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提倡遵从理性、探索自然和追求科学知识;

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之下,欧洲国家的人性得到了解放,从而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状态。

此后的欧洲开始进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个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从而彻底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进程以及整个人类的发展史。

往后近代欧洲借着工业革命的契机,又进一步了解放了生产力、改变了过去那种不靠谱的生产关系。

如果有兴趣的人可以看一看:英国的光荣革命和大宪章;这两件事情对整个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无比深远的。

远在欧洲的英国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后来凭借着体制优势、技术优势、思想优势,一跃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一个超级大国。

可惜此时的大清朝、此时的乾隆帝并不知道这一切。

当马嘎尔尼远道而来访问大清朝的时候,乾隆帝依然认为:大清朝才是地球的中心、天朝的上国;英国人只是又一个距离有点远的蛮夷罢了。

这往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当1840年英国人用技术的能量、科技的能量降维打击大清朝的时候,其实一切都早已注定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拿着一把无比精美的大刀;另外一个人拿着一把虽然不是很先进的手枪,然后双方开始进行决斗。其结果大家应该都可以想到:这就是降维打击。

当然了,大清朝最终灭亡原因之一是打不过外国列强、被人暴揍的次数有点多。

不过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外国列强的思维、欧洲的思想也传入到了大清朝,此后大清朝的统治合法性遭受到了无法逆转的质疑。

总之一句话就是:大清朝的灭亡应该算是一场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全面的胜利;不单单是科技上的胜利、更是思想上的胜利、制度上碾压。

大清朝灭亡的第二个根本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外面已经变了、清朝统治者也知道不是对手,可是他们就是不变、就是要一条道走到黑。

如果说鸦片战争时期的道光帝、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咸丰帝,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世界已经变了、大清朝已经远远的落后了的话。

那么到了慈禧掌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清楚明白的相信:慈禧已经知道的西方列强的强大、慈禧也已经知道大清朝已经远远的落后了。

可是让我们最气愤的、最无奈的、最让人惋惜的是:慈禧们明明已经知道自己落后了、挨打了,但是依然不愿意改变、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

虽然在慈禧手中发起了很多次的变革,例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可是一旦这些变革真正的触碰到慈禧们根本利益的时候、手中权力的时候、屁股下面位置的时候,慈禧们就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变法、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保住自己的权力、毅然决然的走回到老路上去了。

我想说的是:暂时的落后并不可怕、暂时的挨打也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明明已经落后了、明明已经挨打了,但依然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依然不愿意反思、依然不愿意向先进的文明学习。

总之一句话,清朝灭亡一个核心的原因就是:慈禧们不愿意改变、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导致的。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清朝已经做到了农耕文明的巅峰、做到了皇权模式的巅峰;但是时代变了、世界变了,农耕文明的巅峰依然不是工业文明的对手。

最后我只想说一句话,走对路还是最重要的,要不然越努力越悲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糜... #古籍里的历史# 公安陷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最重要的江陵居然也不战而降! 来聊聊关羽败走麦城最关...
原创 古... 被尊为“兵家圣典”的《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篇有一句话,历来都是中国历史上名将们的座右铭,这句话就是“上...
原创 原... 大家好,欢迎来到百家号“关于历史人文”,今天小编给大家讲的是明朝和清朝对中国发展做出的贡献。明朝和清...
原创 入... 布尔战争终结了大英帝国,当前美国在红海与也门胡赛武装的交战将会成为终结美国霸权的“新布尔战争”。 ...
十六军连战连捷夺衢州 孙殊琦 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二野第五兵团第十六军按预定战役目标直奔浙江衢州地区。5月4日拂晓,...
原创 美... 1644年,当李自成的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枯坐皇宫之中却毫无办法,朝臣们争相投诚,甚...
原创 牟... 美国建国后用了74年时间使其工业生产达到世界第4,用了100年时间使其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1,用了20...
原创 邺... 邺这个地名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最初是齐桓公时期修筑,到战国时期,成为魏国的领土,是为邺县,魏...
中关村村史馆焕新重张 参观者在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中感受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到“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辉煌历程,领略科技创新背...
原创 南... 1127年,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自立为皇帝,是为南宋高宗。随后,宋高宗被金兵追杀,从...
原创 原... (万象特约作者:东西望) 【1914年7月8日】104年前的今天,绝对效忠孙中山,不要民主的的中华革...
原创 历... 三国名将赵云,战场之上纵横数十载,不但武功高强,还是一位翩翩美男子,正所谓是“身长八尺,姿颜雄伟”。...
原创 历... 历史上最有可能穿越来的人,一人影响了上千年,下落至今成谜 在历史上有两个人他们的做法令现代人都称奇,...
十大元帅中谁最懂人情世故?陈毅... 人情世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善于处理人情世故的人,不但可以在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原创 他... 他归顺大唐,皇帝大喜称其为天赐神将,唐朝江山最终却毁于此人之手 公元八百八十年,大唐王朝再度陷入危机...
21岁亲政,只用10年连灭6国... 嬴政在21岁时即位,接手了一个权力纷杂、政治动荡的国家。几年后,他率领秦国攻灭六国,创建了中国历史上...
重大发现!南昌李渡古窑遗址断定... 新闻荐读 李渡酒庄2024年11月21日 修建停车场时, 意外发现疑似唐代洪州窑遗址。 此前报道↓ ...
原创 北... 北宋十大将军通常指的是北宋时期最杰出的十位军事将领,这些将领在北宋的建立和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
原创 原... 如果说对于跛子帖木儿来说什么是人生的追求的话,那就是在世界各地建立傀儡政府,将真主的光辉撒向世界,共...
原创 周...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领大军开赴洛阳郊外,在周天子眼皮底下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当使者被问及象征王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