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巅峰之战:廉颇与白起,谁才是真正的战争猛将?
迪丽瓦拉
2025-08-21 02:02:15
0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小许历史

编辑|小许历史

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战役。在这场战争中,赵国大将廉颇与秦国名将白起原本有机会一决雌雄。假如他们真的在沙场相遇,又会是怎样的景象?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当年,秦昭襄王满怀统一天下的野心,认为赵国是眼中最大的心腹大患,决定发兵将其消灭。秦王亲自统领大军,气势汹汹向赵国进发。而赵王也派出骁勇善战的廉颇率领赵军前去迎敌。一开始,廉颇领军势如破竹,在几次交锋中都取得胜利。然而随着秦军源源不断地投入战场,赵军渐渐感受到敌人的强大实力。

渐渐地,廉颇麾下的赵军陷入苦战,被秦军打得节节后退。面对秦军的步步紧逼,他果断改变策略,下令士兵固守阵地。这一守法对秦军造成极大阻碍,他们对廉颇军阵前死水一般的氛围感到异常窝火。秦军统帅多次向秦王请示进攻,但都被严词拒绝。秦王对赵军此举极为警惕,生怕这只是廉颇的诡计,目的是诱敌深入。于是秦军也暂时停止攻击,与赵军对峙达数月之久。

在两军对峙多日后,秦军统帅突发奇想,决定使出离间计来败赵军的斗志。他派出特务四下散布谣言,说廉颇已与秦国暗通款曲,准备叛变投降。这一话说出去,立刻在赵军中引起极大反响。将士们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这话的真假。渐渐地,军心开始动摇。赵王大怒之下毅然决定调离廉颇,改派年轻将领赵括上场。

赵括生性果决,曾数次立功,赵王期望他上任后能稳住军心士气,马上发动进攻,击退秦军。不料秦王得知赵军换将的举动,判断赵国已经陷入混乱,立即派出秦国大名将白起前来应战。白起之过人之处,在于用兵极狠,善于使用计谋,屡建奇功。

白起一到赵国大营,顿时让敌我双方官兵为之色变。赵国军队本就因廉颇被撤职而士气低落,现在又见到白起这个杀神级人物随时可能来袭,心中害怕之情溢于言表。白起判断出赵括是新上任,必然想立竿见影,在大军面前证明自己也是一员猛将。于是他装作节节后退,有意露出破绽,诱使赵括误以为敌军已至弱态,这就是给他出头的大好时机。果然,赵括中计,认定这是夺取战功的机会,全军出动试图给秦军致命一击。白起眼看赵军深入到自己的包围圈中,适时发动反击,一举切断赵军粮草补给线。赵军登时陷入混乱,白起趁机四面围困歼灭,数十万赵军只在顷刻间便全军覆没。

这一仗赵国元气大伤,国力大减,死伤惨重,也就此从战国七雄之列中退出。秦国终于除去心头大患,异军突起,很快完成统一大业,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

或许你觉得这只是一段史书中的干戈交错,但在这段历史的辉煌篇章中,却蕴藏着无数的战略智慧和人性悲欢。如果当时赵国没有换将,由廉颇继续对阵白起,结果会如何呢?我们不禁要猜想,如果两军相持之际,秦国调来白起,而赵国坚持由廉颇指挥,会是一场怎样精彩绝伦的较量。

廉颇作为老资格的将领,经验丰富谨慎稳重。他刚调任此地时大胜秦军,可见其军事才能不输白起,只因形势所迫他才转为守势。而白起则用兵极狠,善用诡计,屡建奇功。他深谙敌我形势,善于抓住敌人弱点,再以雷霆万钧之势给予打击。这一次,他也必然会设下天罗地网,试图步步紧逼迫使敌人就范。

两军一旦交锋,势必会你死我活,不留余地。廉颇稳扎稳打内心骄傲难平。白起杀伐果断志得意满。两人各持所长,争强斗艳。任何失败或退让,都意味着自己的武将之名声尽失。所以他们必然会拼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就算兵败如山倒,也要与对手同归于尽。这会是一场难分高下的胜负悬而未决的战役。

不过,赵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力不济。赵国的国力和财力已经难以支持长期消耗战。而秦国多年来培育的雄厚国力,不但军队人员充足,粮草储备也十分充裕。廉颇再聪明能干,也无法从石头里挤出油水。不论守多久,他终究会被逼到绝境。再说廉颇为人稳重,不会轻易变阵冒险以求速战速决。而白起则极度嗜血好战,必然会使尽手段逼迫敌人决一死战。到时候,廉颇只能应战,因为他必须死守赵国最后的防线。最终还是会在秦军猛烈进攻下溃不成军。

尽管赵国换不换将,结局都难逃一败。只是比起赵括莽撞式的作战,廉颇的失败至少不会让赵国家破人亡。

在这段历史中,我们看到了军事谋略的较量,也感受到了国家命运的沉重。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每一位将领都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期望。这段历史,不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部关于人性、智慧和命运的史诗。或许在今天,我们已经远离了战乱,但每一个决策和行动,仍然可能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绝对是个将才,他指挥打仗已经到了艺术的高度,最后被称为“兵仙”,帮助刘邦创建了大...
原创 三... 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历...
原创 杨...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七月,一场盛大的婚礼在长安举办,京城的所有官员和大唐帝国的豪门家族全都出动了...
原创 刘... 信息源 《三国志·卷四·魏书四·三少帝纪第四》—国学网2015/10/24 《刘禅》—中国大百科全书...
原创 明... 朱元璋与朱棣:奠基大明的雄主 朱元璋与朱棣无疑在明朝皇帝中占据着最为显赫的地位。朱元璋以布衣之身,历...
原创 落... 赵杰(笔名聊卿) 作者赵杰(中)陪同张学良亲属到张作霖墓园祭扫。 这座墓园成了张作霖墓地 张作霖驿...
原创 历... 纵观我国整个古代史,曾出现过许多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随着这些作品越来越多,许多虚构的人物也接连涌现。...
原创 刚... 1908年11月15日下午,统治了清朝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去世。慈禧生前的生活是非常奢侈的,死后的葬...
文化中国行丨徽州古村落里的善治... 央广网宣城2月11日消息(记者赵家慧)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置县于唐宝应二年(公元763年),至今已有12...
原创 谁... 崖山海战 宋元崖门海战路线复原图 《宋史》:……大军至中军,会暮,且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不相辨。世...
原创 原...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奇迹至今难以解答,就比如秦始皇陵,至今也没有人知道里面藏了些什么,只能通过史料...
原创 张... 1940年8月14日,上海发生了件爆炸性新闻——张啸林死了。 消息迅速传遍上海,在日伪方面引起轩然...
原创 为... 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但是当你听闻汉武帝的功绩之后你会发现,汉武帝的主要功绩...
原创 苏... 贝利亚是斯大林时期“肃反运动”的核心人物。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中,许多苏联元老和无辜百姓被套上...
原创 清...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这其中也有我们所熟悉的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和李自成领导的...
原创 李... 李鸿章临死说了什么?慈禧听了潸然泪下,清朝史上独一份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重臣,是清史上有名的“洋务运...
原创 郑... 直到2015年,我国已经有13.75亿人口。中国人很多,而华人更多,流着中国人的血的人更多........
原创 魁... 加拿大是英联邦国家之一,位于北美洲最北,领土面积99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500万人。 从16世纪起...
原创 看... 有人问:“人们为何总是想要梦回大唐”? 我想,或许,重返盛唐就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执念。 毕竟,在中国历...
原创 历... 在不少武侠剧中都曾出现这样的一种景象,一些武林高手运用自己的内功,轻轻一跃,便能跳到半空中,随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