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说,是大奸臣秦桧害死了岳飞,只是毋庸置疑的,不管秦桧背后有没有宋高宗的指使,秦桧都是害死秦桧的直接凶手。但狼君还有另外一个观点,那就是岳飞自己“害死”了自己。狼君为什么这么认为呢?请看狼君分析。
岳飞与宋高宗(影视形象)
第一点,在严重抑武防范军阀的宋朝,却拥有一支私人军队。
说起岳飞,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岳家军,没错就是岳家军,而不是其他什么大宋某某军,顾名思义,这是他岳飞的军队。而宋朝恰恰是一个严重的重文轻武的朝代,先有宋太祖黄袍加身的例子说明军阀对王朝中央的威胁,又有杯酒释兵权对武将的打压,足见大宋王朝队朝廷内私人化军队的防范。
为了削弱地方军阀的实力,宋朝一直实行兵将分离制度,将带兵的将领控制在中央,而士兵的训练则由专人负责,但这类人军职很低,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奇特现象,但是中央却很好地消除了地方上的军阀对中央王朝的威胁。
但是岳飞却违背了这一点,踏进了这个禁区,将自己的军队私有化,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起了“岳家军”这一爱称。而且这支军队从招募到训练,再到行军打仗,都是由岳飞和他的幕僚亲信一手亲操。这就使得岳家军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支唯岳飞命是从的私人军队,这在宋朝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本来这支名义上属于大宋,实际上听从岳飞的军队,已经对大宋构成了极大威胁,但是岳飞没有很好的控制军队的数量,而是为了“恢复中原”伟志,扩编军队,使岳家军一度达到了四十余万。这就使岳飞成为了宋朝统治者中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要想办法除掉岳飞。
宋高宗画像
第二点,岳飞为人过于单纯,没有政治头脑。
岳飞的忠义,为历朝历代的人们所歌颂,更是历代王朝统治者为自己的士大夫们立的模范标杆。但实际上来说,岳飞对宋王朝的忠诚是够了,即使手握重兵,也只是效忠朝廷,毫无他念。但是其自身对于政治而言,显然像是一个小学生,根本没有成熟的政治头脑,在政治场中,自然成了牺牲品。
就上面的“岳家军”来说,宋王朝时刻防范着将领拥有过大的军事实力,这对于很多世袭的武将世家以及政治精英来说,是最明白不过的了。但是岳飞却没能注意这一点,为了收复失地,他建立私人军队,破坏了大宋一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传统,还费心尽力地将军队扩充到了四十余万,大宋怎么能不防着他呢?
宋高宗与秦桧(影视形象)
而对于奋斗目标来说,岳飞也很明确,直接喊出了“直捣黄龙,迎回二圣”的口号,很简单,就是收复失地,接回被金兵掳走的宋微宗、宋钦宗两位皇帝。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句话都觉得很热血,很有骨气,听着提劲。但是你仔细一想,这句话是应该他岳飞提出来的吗?
当然不应该岳飞提出来,而是应该由当时徽钦二宗的接任者宋高宗提出。岳飞的身份只是臣子,对皇帝尽忠足矣,然而对于宋高宗来说,则既有为臣的忠,又有为儿的孝。但是,宋高宗都没喊出这样的口号提出这样的要求,岳飞却喊了出来,这不是打宋高宗的脸吗?宋高宗能高兴吗?
徽钦二宗
第三点,一山不容二虎,一家不容二主。
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接诏北上抗金,一路连连取胜,岳飞发出了“今次杀金人,直到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当与诸君痛饮!”感叹。那黄龙府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关押着徽钦二宗的地方,岳飞打下黄龙府干什么?他要迎回二圣。而此时宋徽宗已死,岳飞能迎回来的是谁,只能是宋钦宗。
那么问题来了,要是岳飞真的打下了黄龙府,或者迫使金朝议和,归还宋钦宗,那么让当时的皇帝宋高宗怎么办?都说一山不容二虎,一家不容二主,何况是皇帝了,一个国家怎么可能容得下两个皇帝。虽然宋钦宗曾说“只为太乙观主足矣,他不敢望也。”但是皇帝之位,古今多少人拼尽性命争夺,宋高宗又怎么会相信呢?
岳飞铜像
当时的宋高宗只想议和,不想打败金朝接回宋钦宗就是其中一个原因。要不然以当时的形式,金朝相议和,过错和劣势都在金朝一方,宋朝努力一下要回宋钦宗还是没问题的。但是宋高宗只要回了自己的生母,还有已经死去的宋徽宗的棺椁,丝毫不提还活着的宋钦宗,原因为何一目了然。
说到底,害死岳飞的,就是岳飞自身的耿直,对大宋王朝的愚忠,他若是懂得变通,明白政治的阴暗,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但话说回来,岳飞要是当真如此,他也不会成为受世人敬仰供奉的岳飞了。
岳飞墓
当然岳飞的精忠报国没得说,被人们千古传诵,宁折不弯的品质,也被人们所称道。但这也许是他的性格缺陷,如果岳飞稍稍圆滑一点,像戚继光一样,像一块钢而不是一块生铁,也许会为中华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也不会空留这么多惋惜与慨叹。
本文章为狼君历史原创,表达仅为作者自己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
关于文章的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评论,支持狼君欢迎留言点赞转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