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韩信死因是意图谋反,那么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吕雉冤枉他呢?其实这还有从几点上面来说,一个就是韩信到底有没有过谋反的心,如果他曾经准备谋反了,那么他又没有付诸行动。其实这两点也是古代评判一个人是否谋反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我们也就从这两点来看一看。
首先就是韩信到底想没想过谋反这件事。可以很确定的说应该是想过的,我们从韩信的生平来看一下。在韩信还没发迹的时候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受了胯下之辱了,要知道当时的人们都是把脸面看的比生命还要重的,而韩信能够做出这种事情来。可见韩信从骨子里面就是一个实用主义,在他眼里面子与名声完全就没有价值。
再有一点就是要知道韩信可不是第一次参军就是刘邦的人。最初韩信选择的阵营是项羽。而且项羽对韩信也还算是不错。一个刚刚入伍的人能够得到执戟郎的职位,可以说这完全就是项羽有爱才之心,准备把韩信带在身边指点一番。但就是这样韩信也叛逃到了刘邦的阵营,这样看来韩信能够背叛一次未尝不能背叛第二次。
还有一点就是当时韩信有过一次绝佳的自立门户的机会,那就是楚汉争霸的中后期。这个时候也有过不止一个人劝过韩信,让他自立门户。毕竟如果这个时候韩信自立门户的话,是非常有可能出现一个三国鼎立的局面的。最后虽说韩信没有这么做,但谁又能保证他没有动心呢?
再来就是说说韩信到底有没有把造反这件事付诸行动上面。可以说基本没有这种可能的,因为如果韩信在掌权期间造反的话,成功的几率是最大的。而吕雉说他谋反的时候却是在其已经丢了兵权的时期。这样看来韩信极有可能根本就没有造反的行动,只有这个心思。但是却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韩信不确定自己造反会有多少人呼应自己。
要知道刘邦是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的,那就是善于收买人心。而韩信虽说是个战神,但是他的情商与政治嗅觉却非常的低,说白了就是人缘差。所以韩信是非常害怕自己牵头造反却没有人呼应的。毕竟他也仅仅只是战神。
而在吕雉说他谋反的时候,虽说他的兵权已经丢了。但是这里我们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韩信的好友陈希。这位在代国可是执掌兵马大权的,如果他能够收买将士的人心的话,那么韩信就极有可能造反成功。
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