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始皇有百万雄兵,为何不北伐消灭匈奴,而是选择就地修建长城?
迪丽瓦拉
2025-08-22 03:03:48
0

前言

傲立中的少年后背,是否也曾因久经战阵而微微颤抖?当他身披朝服,践踏上龙椅之时,在青丝之下,心中是否也曾望眼欲穿,憧憬着天下太平?

秦始皇,那个创立中国第一个帝制王朝的男人,他年轻时的样子,恐怕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风沙里。当他以22岁之龄登基,结束了中国长达500年的分裂局面时,又有谁能料想到,这个看似稚嫩的少年,会在日后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鲜为人知的是,早在秦始皇迈上帝位之前,他便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手腕和决断力。当年,秦国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国君秦襄公突然去世,太子嬴稷尚在襁褓,秦国群龙无首。权臣吕不韦年事已高,内忧外患,貌似即将要丧失江山。

此时此刻,一个13岁的少年嬴政挺身而出,用他超前的眼光和胆识,稳住了江山大局,还清除了权臣,使秦国走上了复兴之路。一个少年,就此开启了他成为帝王之路上的第一步。

统一六国,建立万世江山

数年之后,少年已长成一个身经百战的帅才。秦国此时国力强盛,野心勃勃,嬴政也渐显霸气,开始强力主张统一六国。当其他诸侯还在相互攻伐的时候,嬴政已经看清了形势,他意识到真正的威胁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必须尽快统一中原,才能集中国力对付外敌。

于是,在前230年,27岁的嬴政正式登基为王,并改名秦王政,向天下宣告了他的野心。此后12年间,秦王政以雷霆万钧之势,先后消灭了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帝国。直到前221年,秦王政39岁时,终于加冕为帝,正式开创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秦朝。

这一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注定会被铭记,因为一个伟大帝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步入了封建社会。而秦始皇帝也因此在史书中被称为"千古一帝"。然而,任何一个帝国的兴起都不是偶然,都蕴藏着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才能。正是秦始皇超凡的眼界,看到了大一统的必要性;正是秦始皇坚韧的意志,战胜了一切内忧外患;正是秦始皇无与伦比的手腕,有条不紊地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伟业。

秦始皇实现六国统一

然而,一统天下,秦始皇的使命远未完成。匈奴这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此时正集结在中国北方,随时威胁着中原的安定。公元前215年,为了彻底解决北方威胁,52岁的秦始皇亲自率领30万大军,深入匈奴腹地,在蒙古高原与之决战。

这次北伐匈奴是秦始皇一生中最辉煌的军事行动。为了这次远征,秦始皇调动了全国的力量,运粮达数十万石,预备了大量武器、车辆。可见北伐的决心之大。这支庞大的北伐军队穿越黄河与长城,翻越阳山、祁连山,直抵蒙古高原腹地,前所未有。

在蒙古高原上,秦军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配合步兵和弩兵,与匈奴展开了残酷的决战。最终,秦军以少胜多,大败匈奴主力,一举击垮匈奴联盟,匈奴单于逃往更北的地区,秦军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这场战役,也使秦始皇的威名达到了巅峰。

放弃北伐,转而修筑万里长城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之后,秦始皇并没有乘胜追击,完成消灭匈奴的进程,而是放弃了继续北伐的计划。取而代之的是,秦始皇下达了修筑万里长城的命令。

这一看似突兀的决定,让后人不解:胜利之后为何不北伐?历史上,似乎没有任何一个帝王会放弃如此大好的击灭强敌的良机。但这恰恰体现了秦始皇的远见卓识。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的开国君主,秦始皇的视野决不会局限于战功眼前。他意识到,真正威胁中原的不仅仅是匈奴本身,而是长期以来的交战状态,这势必消耗国力。并且北方草原广袤,地形复杂,想要彻底消灭匈奴是难上加难的。

然而占领这些土地对秦帝国也没什么实质性的利益。所以秦始皇果断做出放弃继续北伐的决定。取而代之,他着手修筑万里长城,以山河为界,利用长城增强防守,保卫国土。这无疑是更加实惠和明智的选择。

由此可见,秦始皇的思维高度已经超越了一般帝王,他关注的不仅是眼前的战功,而是整个帝国长远的安全和利益。他意识到匈奴问题是一个长期性的威胁,不能靠一次次大规模北伐解决,而是要以更加持久的防守体系应对。

秦始皇修长城的决定,充分体现了他卓越的远见,标志着他由一个战略家向政治家、文明开拓者的转变。这份胸怀,足可以与后世最伟大的统治者比肩。

结语: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

然而,我们知道,万事并非尽如人愿,秦朝最终在秦始皇驾崩后十多年便灭亡了。然而,当我们站在万里长城上,仰望那磅礴的古迹,依然会为秦始皇古老的远见所折服。长城不仅是秦始皇留给后人的防线,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标记。每一块砖瓦,都在诉说着他超越时代的雄心;每一座烽火台,都在诉说着他守望万里的胸怀。

后人不可否认秦始皇的残暴,但亦不可忽略他卓越的政治眼光。正如历史学家杨宽先生所言:"秦者常思不忘危难,故能大功而定天下"。也许,正是在千钧一发之时抉择正确的君王,才最值得历史铭记。

秦始皇虽然无法永享太平盛世,但他留下的遗产却成就了中华文明传承千秋的奇迹。每当我们仰视长城险峻的城垛,依然会为那个少年后背的坚毅所震撼。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也是开创中华文明的丰碑的那个人——秦始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论... 在广袤的南美洲,矗立着一个独特且充满传奇色彩的国家——巴西。巴西的人口之谜,似乎总与葡萄牙人紧密相连...
从“元宵”“汤圆”谈到岭南方言... □ 林伦伦 元宵节刚过,想起一个关于言语禁忌与委婉语的笑话。说的是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当上洪宪...
原创 黄... 黄兴除了是民国开创元勋,更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战友和长期的副手。 孙中山是革命理论家,战略家,顶层设计...
原创 溥... 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也算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当中最幸运也是最不幸的一个人。因为他作为一个王...
原创 慈... 清朝时期,有一位没人,这个人可就有点大不相同了。她长得丹眉凤眼,相貌如出水芙蓉一般美艳,她就是清朝末...
原创 张... 纵观中国的历史,几乎所有的开国皇帝都要把为自己抛头颅洒热血的功臣给杀了,刘邦就是这样,而且杀功臣应该...
原创 原... 41、河姆渡出土陶灶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物,河姆渡出土“陶灶”,新石器时代“陶灶”。通长55、通高2...
原创 李... 引言:李光耀的殖民情结 李光耀是新加坡的开国总理,也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他被誉为是新加坡的...
原创 溥... 中国的封建主义延续了几千年,可以说是唐宋以前比较专政的时代,有一些贵族、诸侯插手。主持人说,绝对有这...
原创 溥... 亡国之君往往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有的昏庸无能,有的满腔抱负,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救不回摇摇欲坠的国家。...
原创 与... 前言 说起曾经支援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我们都知道白求恩医生,他率领医疗团队来到中国,不仅带来了大量我方...
原创 韩... 中国历史悠久,在过去的几千年里出现了很多封建王朝,其中版图最大的就是元朝。成吉思汗创建的蒙古铁骑,因...
黄龙真人:被低估的昆仑十二金仙... 各位道友,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位在封神演义中看似“打酱油”,实则深藏不露的传奇人物——黄龙真人!...
原创 上... 穿越时光的晚清剪影 当我们凝视那些经过上色修复的晚清老照片时,仿佛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变革与纷...
原创 我... 在中华民国建立并宣布从1912年改用公元纪年法以前,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多年历史一直沿用以帝王在位时...
原创 朱... 洪武十三年,历史上最后一任丞相胡惟庸因被指控“谋反”而遭到处决。这场案件牵涉的人员高达三万余人,其残...
原创 我...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包括欧美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科技等领域迅速发展,成为世界领先者。在国力的...
原创 古... 我们看过古装电视剧,都会知道皇帝身边有个专门去宣布圣旨的太监,一般太监到达目的地,掀开圣旨宣读时,众...
原创 意... 从世界历史来看,历史的进程那是滚滚向前,虽然大浪淘沙,但是最终不舍细流。所以每个历史事件,都会在历史...
原创 洛... 2024年2月,坐17路公交车参观完“八路军洛办事处纪念馆”( 洛阳 人称“ 洛八办 ”),准备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