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铠甲的清军们抬着一口棺材气势汹汹朝前走着,最前面是一位年纪不小却一身正气的将军,他骑在马上,目光坚定的看着前方那片被敌人侵占的土地。“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他就是“抬棺出征”的左宗棠。
一·科考屡次不中的左宗棠
说到“抬棺出征”这件事,历史上做过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左宗棠,一个是李鸿章。李鸿章是作为清朝大臣进行环球访问时,由于奔波辛苦,再加上他当时的年纪也大了,所以才选择了“抬棺出发”。
而左宗棠和他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是实打实的去拼命。“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说的就是当年的左宗棠。对于保卫国家,左宗棠从小就树立了远大志向。
左宗棠自小头脑聪明,因此第一次
考府试的时候就考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不过到院试的时候却因为母亲生病去世错过了。家中有人去世,按规矩就要在家丁忧,所以左宗棠开始学习起了军事等方面的知识。
也正是因为这几年的知识积累,所以他才有了在后来带兵打仗的底气。不过,他虽然读书多,但是在科考上却屡次都不中,好不容易过了一次,却因为“超额”,又将他撤了下来。
左宗棠不甘心,干脆连给的那个小官也没做,继续回家读书去了。在这期间,左宗棠仍然没有放弃科考,然
而考一次,失败一次,不过科考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他的才华不行。
因为左宗棠对于很多国家大事都有很通透的看法,因此他得到了胡林翼的赏识,并且还把他推荐给了历史上另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林则徐。
那时候的林则徐正任云贵总督,位高权重,这对左宗棠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不过可惜的是他因为家中有事错过了这个机会。但由于他和林则徐是老乡,因此在后来林则徐回乡时还特意去看了左宗棠。
两人一见如故,彻夜长谈后林则徐发现左宗棠是个非常厉害的人才,并且称赞左宗棠是“绝世奇才”。“是金子总会发光”,认为左宗棠强的人不止林则徐一个,有意要招揽他的也不止林则徐一个。
二·军事能力突出的左宗棠
左宗棠的第一个上司是湖南巡抚张亮,他听说左宗棠十分厉害,于是就派人二请,才把他请来帮忙剿匪。因为剿匪有功,所以左宗棠也得以升官,成了知县。
而在张亮眼中,林则徐就是他的左膀右臂,是他不可或缺的人。于是他被调到山东做巡抚后,仍旧惦记着要把左宗棠也给带走,但是左宗棠拒绝了,并且选择了辞官归隐。
张亮带着遗憾走了,但是后来的骆秉章就高兴了。对于左宗棠的才华名气他都耳熟能详,因此一来到湖南他就急忙派人去找左宗棠,让他来当自己的军事幕僚。
也正是在这里左宗棠的军事能力被很大程度用了。那个时候恰逢太平天国运动,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由于长沙周围很多城市都被占领,所以骆秉章慌了,而左宗棠作为他的得力助手,自然是要尽十二分的心去为他解决困难的。
两人奋力保住长沙后,左宗棠效仿曾国藩建立了一支5000人的军队,叫做“楚军”。他带着这支军队硬是拿下了杭州,然后逐渐控制了整个浙江。也因此他受到了朝廷的丰厚嘉奖,除了“黄马褂”外,还有无数的金银珠宝,和“二等恪靖伯”的爵位。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不断发酵,和后来的“同治陕甘变动”的开始,导致除了内地外,新疆那边也被波及了。众所周知,新疆地区自古就是非常难管,而且还被很多国家争抢的地区。
内地这边刚发生变故,那边的势力也趁机乱了起来。就在各方势力不断发生纷争的时候,沙俄看准机会也插了一脚,并且成功将伊犁地区占为己有。对于国人来说,国内再乱,势力分割得越多,那都属于自家人打架,东西总归还是自家人的。
可是外国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插手那就是两国之间的战争。
因此这个消息传来后,举国震惊。于是朝廷先派出了景廉和成禄去新疆收复失地。至于左宗棠,他此时还在朝廷中因为“海防”和“塞防”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和人打口水战呢。
三·打下新疆却抑郁而死
李鸿章觉得伊犁那地方收还不如不收呢,反正对清朝来说也没什么损失。可左宗棠觉得新疆那里就是个聚宝盆,如果不要了那绝对是一大损失。而且,有新疆做屏障还能很好地预防外来人的进攻。
最后左宗棠靠着清政府凑出来的钱,粮,以及自己借来的钱正式出征了。面对比自己武器强上不少的敌人,左宗棠没有退缩,而是靠着“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军事思想拿下了阿古柏。这极大的增长了清军的士气。
那个时候除了伊犁之外,整个新疆都已经重新被清朝纳入了版图。面对如此强势的左宗棠,沙俄仍然拒绝归还土地。并且还再次向伊犁地区增派了兵力,大有和左宗棠一战到底的架势。而左宗棠更是“抬棺出征”,宁死不退。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俄国这边因为刚和土耳其打了一场,所以国库空虚,已经没了一战之力,因此率先退步,表示可以和谈。而在和谈时候更是被迫让出了伊犁。直到这一刻,左宗棠才算是将整个新疆完全拿下。
对于左宗棠拿下新疆这一壮举在朝堂上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因为在当时大部分大臣都是“主和派”,而左宗棠所代表的“主战派”几乎就只有他一人。虽然新疆被强势收回了,但是清廷的腐败和软弱无能却是无法改变的,后来的不断割地赔款,还有李鸿章的《天津条约》,这些都是屈辱的事实。
而一向态度强硬的左宗棠看不下去了,气
急下他公开批评了李鸿章,也因此导致他的下属被李鸿章的人欺压。左宗棠知道后非常生气,他想讨回公道却没有人为他说一句话。
他心中愤怒,再加上清政府仍然在软弱地用割地赔款来保命,这让左宗棠心里更加忧郁,最后病逝了。对于左宗棠来说,如果没有生在清朝,那么他一生的成就应该更大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