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兴为什么最终离开孙中山?源于中华革命党的效忠领袖孙中山之争
迪丽瓦拉
2025-08-22 06:04:39
0

黄兴除了是民国开创元勋,更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战友和长期的副手。

孙中山是革命理论家,战略家,顶层设计者,但军事并非其所长。而黄兴读过日本军校,有战斗素养和指挥能力。

所以我们看到孙黄的结合是互补,孙中山提出起义构想,黄兴负责具体执行,有点像后来的朱毛红军组合。

事实也确实如此,尽管黄兴不是同意孙中山的每个建议,但处处维护孙中山的威严。即使是错的,也会百分百的去执行,很好的诠释了忠实战友和第一副手的角色。一如毛伟人与周总理。

比如反袁的二次革命,当时宋教仁被刺,谁是凶手成了所有人猜测的话题。

孙中山认为是袁世凯,当然后来的事实表明可能是袁世凯手下的赵秉钧,当时是民国总理,我是说可能,后来赵秉钧暴死,死因存疑,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更加认为有理了,但袁世凯很可能并不知情。

孙中山决意举行二次革命,黄兴是反对的。

他认为既然民国已经成立,国家自有《临时约法》,是孙先生你自己写的。惩办凶手应该交给国家警察和司法部门,而且现在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袁世凯是凶手。

关键是,孙中山把大总统让给袁世凯后,黄兴解散了大部分南方革命军,而且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抚恤和善后金,因为没钱。现在又要二次革命招兵买马,难度很大,而且南方各省也不一定都会响应。

事实证明,黄兴的看法是对的,二次革命爆发时,起来响应比较积极的无非就是上海的陈其美和蒋介石,那会蒋介石还叫蒋志清,是陈其美的小弟,还是个小角色。

再有就是江西的李烈钧。其他南北方各省多数表态中立,像云南的蔡锷将军这些实力派大佬,都认为应该诉诸公法,民国始创,不应该再有战争。

另外插一句题外话,蔡锷将军和小凤仙的风流韵事多是后人杜撰的,小凤仙更多的是在蹭蔡锷的热度和流量。

但孙中山坚持反袁,都说对事不对人,孙先生是对人不对事。

他是看穿了袁世凯这个人,所以要反他。至于是不是他杀了宋教仁?反正孙中山与宋教仁的关系一向也不好。

尽管反对,可黄兴还是执行了孙中山的决策,举旗反袁。但可以想象,辛亥革命时,大清十八省已经有十五省独立,革命党尚且不敢跟袁世凯硬刚,现在的意见不统一,怎么可能会成功?失败是必然的。

后来,孙中山和黄兴等又一次流亡日本,躲避袁世凯的通缉,在总结会上,孙中山痛批战友不给力,还有背后插刀的,捎带着批评了黄兴执行不力。开列黄兴五大严重错误:

第一错:北南谈判期间,孙文推出天才创意气球炸弹,准备飘到北京城炸掉袁世凯,可黄兴硬说孙先生的气球不认人,阻止了孙先生的天才创意。

第二错:黄兴没能把袁世凯揪到南京就职,属于执行不力。

第三错:宋教仁被刺时,孙文要求立即起兵,黄兴却不肯。

第四错:孙文欲联合日本,合攻北洋,黄兴也不支持。

第五错:孙文本欲亲赴南京讨袁,却被黄兴所阻。

虽然孙文是伟人,但伟人也是人,至少强加于黄兴的这五条错误,没一条能说得过去。所以黄兴不服。

黄兴虽然很委屈,但为了维护孙先生领袖威严,还是接受了批评,但不久之后的一件事,黄兴与孙中山观念彻底相反,最终,黄兴离开了孙中山,孙黄从此分道扬镳。

这就是孙中山重起炉灶创建中华革命党一事,二人争论的焦点在于孙中山坚持让每个会员都要在入会时宣誓向领袖,也就是张孙中山效忠。

当然,孙中山是有自己的理由的。孙先生当初成立同盟会,是整合了当时最多的反清革命组织于一体,比较大的有三个加盟组织,分别是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的华兴会,和陶成章的光复会。

所以从一开始,同盟会就存在权力分散问题,孙先生虽然被推举为同盟会领袖,但他的命令也不是所有人都听。

陶成章的光复会一向推崇在湖北湖南起义,中心开花,四面响应,其实黄兴也是这么想,但他听孙中山的。而孙先生坚持认为应该以广东广西为起义首选,进可攻退可守,武器也方便走私运送。

这样同盟会内部的分歧就比较大,后陶成章,章太炎等原光复会首领一怒之下宣布脱离同盟会,专搞暗杀和策划两湖起义。

领袖的权力不集中,下属不听命令或者消极执行,成了孙中山心里永远的痛。

此次他抛开同盟会,改组宋教仁创立的国民党,另创中华革命党,就是要建立一个领袖可以令行禁止的革命组织,所以要求每个会员入会时都要宣誓忠于领袖。

孙中山一定要让黄兴认错,然后在一张白纸上按手印画押,宣布对他孙文绝对之效忠。

黄兴坚决不答应,认为誓约上“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的用语,不够平等,而强迫大家按手印画押,则近似于人身污辱。

孙文先生却一定要求大家来按这个手印,理由有四:

一、革命必须要有唯一大领袖,大的意思是指崇高而伟大。

二、必须要绝对服从大领袖。

三、孙文先生就是民主,就是共和,离开了孙文,就没有民主共和可言。

四、孙文先生就是革命,革命就必须服从孙先生。

以上四条理由,见之于居正先生的《中华革命党时代的回忆》,载《革命文献》第5辑,总第650页,台北1878年影印。

黄兴却是越听这四条理由越觉得别扭,他想不通啊,大家费了那么大的劲,流了那么多的血,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推翻高度集权制度吗?可孙先生倒好,他这边又要搞一个绝对性集权出来。

孙先生你说你伟大,所以你搞出来个集权没得关系,可等你死后,万一跑出来个不伟大的坏蛋,掌握了这极端的权力,那你让中国人可咋个办?后来的老蒋不就是吗?当然无论是孙中山还是黄兴都没有活着看到。

但黄兴无论如何劝说,都没用。孙文先生铁了心,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主张。

无奈之下,黄兴黯然登上天洋丸邮船,离开日本去美国。

黄兴从此脱离了孙中山,不过在大方向上,还是和孙先生保持一致,袁世凯称帝时,孙中山发布讨袁檄文,黄兴在美国也公开支持孙中山,并积极筹款支持护国战争。

但袁世凯死后,黄兴最终也郁郁而终。

1916年10月10日,黄兴因胃出血入院,10月31日,最终因食道与胃静脉屈张破裂出血在上海去世,时年仅42岁。

孙中山亲自主持治丧活动。次年4月15日国葬黄兴于长沙岳麓山云麓峰下小月亮坪。

孙黄组合至此结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一提到日本人,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我们中国人自不必多说。由于民族之间的历史等诸多因素,我们很难代替先...
看看外蒙古的物价,100元人民... 众所周知外蒙古是一个地理面积庞大,人口只有300万的一个国家,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在1921年宣布...
原创 为... 一、沙俄三路出兵,入侵中国西北边疆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沙俄帝国主义认为侵占中国长...
原创 李... 当王朝控制力不足的时候,必然会出现一大堆乱世枭雄。 只不过,在这些人当中,真正想着要改朝换代的,其实...
原创 2... 1.穿越光阴的延安之旅在历史的编年中,有一座城市,曾是中国的坚韧摇篮,培育了一代代英雄。今天,我们一...
原创 大... 欢迎来到百家号刘欣,今天我们讲述的是:大清有12帝,为何故宫只有11个牌位?专家:有一个人没资格。 ...
原创 治... 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骁勇善战,在军事上被称为兵家亚圣,政治上,谋略超群,让楚国迅速...
原创 历...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
原创 唐... 南京大屠杀,很多人并不陌生,对一些人而言这更是老生常谈,南京大屠杀谁不知道?死了三十多万人嘛,难道在...
原创 一... 一百年前,日本情报人员进入中国,偷偷拍下的中国女性照片 一百年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的...
义务教育历史教材中的单元页设计... 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历史教材中,单元页的设计可谓匠心独具。单元页是学生学习本单元时最先接触的内容,因此...
原创 慈... 光绪二十七年十月,慈禧太后在回銮的途中,突然发布了一道让人颇觉意外的懿旨,把她的义女瓜尔佳氏指婚给了...
原创 他...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青岛其实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市。它的历史比较短暂但是却足够精彩。 从民国时期正式...
原创 为... 刘邦手下属丰县和沛县籍贯的人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卢绾、王陵、周昌、周...
《云裳华服衣生活》:旗袍是由“... 《云裳华服衣生活》,夏燕靖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10月版。 旗袍的改制经历了两个阶段 张爱玲...
原创 秦...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才得以建立。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秦国就...
时光相册|这些老照片能告诉你人... 丸子头、烟熏妆、一笑便漏出小豁牙…… 这是《哪吒2》里 “圈粉”无数的小哪吒↓ 这是2025年2月...
原创 以... 在二战期间,法西斯中最为强大的德军实行代号为《白色方案》的行动,率先对波兰发动闪电战,只用了短短的十...
时隔160年新发现!改写鸟类演...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谭羽清 中国古生物学领域又有新发现,全球鸟类学家等这一天等了160年! 学界普...
原创 1... 【前言】 在1888年的晚清时期,李鸿章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他决定让他22岁的女儿与一位资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