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懿遗嘱:子孙不得为我扫墓!1700多年后,发现真是老奸巨猾
迪丽瓦拉
2025-08-22 10:04:42
0

前言

司马懿是何等的老奸巨猾,生前身后事想必早已盘算好了。作为曹魏的权臣,不仅把刘备打得团团转,曹操死后,曹魏恐怕也难以有压制住他的人,可以说曹魏一定阶段也掌控在他的手中。

三国时期,我们说诸葛亮是最厉害的谋士,但要司马懿和他一较高下,恐怕不分伯仲,甚至诸葛亮也得小心翼翼不少。在三国权势争斗的大环境下,能敌过司马懿的恐怕是屈指可数。

为此,司马懿一家可是没少得罪人,单是曹魏他就解决了大半,可能想将他千刀万剐的数不胜数了吧。

但司马懿在三国的地位一度如日登天,但是他死后却不让后代扫墓,为何突然低调了呢?

一、司马懿的阴险

众所周知,由司马懿发起的是“高平陵政变”。曹操早年就对司马懿非常的赏识,后来更是教授和辅佐了曹丕。曹操死后,曹魏的后代是一代不如一代,司马懿手握大权轻轻松松。

他的地位即使是不解决曹魏的宗族势力,对他的影响似乎都不大,而司马懿若不想辅佐谁,或是想取代谁也只能说是手到擒来。

司马懿父子可以说就是曹魏最大的威胁,禁军掌握在他们的手中,那整个洛阳岂不就是要唯司马懿父子是从了,而后他们又将曹爽的势力解决,曹魏的大权掌握在司马懿的手中只能是早晚的事。

这种背景下,总还会有维护曹魏宗族的,其中太尉王凌就是和司马懿对着干的人,他将楚王曹彪拥立了起来,这么看确实是在维护,可曹芳还在,他的私心为何也就显而易见了。

司马懿见状只能是习以为常,毕竟这是他夺权的必经之路。应对王凌对于司马懿来说也只能是简简单单。

王凌一见司马懿亲自率大军赶来,显然自己已经大势已去,只能乖乖投降,不过早晚一死。

通过王凌这么一闹,只会让司马懿更加的忌惮。特别是对魏国的宗室诸王们,简单来说就是姓曹的都得忌惮,为此他立马就控制住了不少。

所以司马懿为了将曹魏的大权彻彻底底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管是诛杀还是控制,他都将宗室的力量进行了削弱。

除此之外,司马懿的行动还没有停止。曹魏的权势贵族是解决了,可他们手下不乏还有像司马懿一样的谋士,更甚的是像王凌这样的,如此曹魏时期的一些名士便在这一背景下陨落。

像人们熟知的何晏、恒范等人便都被司马懿杀害,司马懿所做无非就是为自己排除异己。

一时间司马懿的手段强硬,更别说惹他了。即使是有说法,也得憋着,毕竟曹芳作为魏帝都得恭恭敬敬的,要不然就是引火上身了。

由此司马懿的权势、地位肯定是一升再升,曹魏大权掌控在他的手中,更为后来他儿子们的行动奠定了基础。

只是这件事完成不久后,司马懿便病重去世了。按理说司马懿如此位高权重之人,他的丧事怎么着都得大操大办,并且他的坟墓肯定也不一般才对。

但司马懿在临死前就交代好了,不仅一切从简,就连坟和树都不让有,更别说陪葬了。而且这样一来,司马懿的后代想祭拜都没有地方,而且司马懿也交代了不让不祭拜,司马懿考虑到的是什么呢?

二、为何不让扫墓?

谋划一生的司马懿去世后的反常自然让人“浮想联翩”,要知道在古代祭祖可是一件大事,司马懿直接“不让”,这其中肯定是有一定缘由的。如此,在后世的猜测中,司马懿考虑到的似乎更长远。

首先现在很多人认为司马懿考虑到的还是他们家族的权势问题。就此前司马懿解决曹爽兄弟的势力来说,他也是借了一定的时机,而这一时机则是他们去祭祖的时候。

曹爽带着曹芳去祭祖,那肯定得暂时离开一段时间,而且他们所带人马有限,大的势力自然是按兵不动。这时司马懿展开行动,司马懿的目的也就很快达成了。

司马懿可能将这件事设身处地的也放在了自己的家族上,万一日后他儿子等去祭拜的时候发生动荡,似乎在司马懿认为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再者司马懿虽然在后世的形象中可能是一个谋士,但他非常的狡诈。

就曹魏时期,死在他手中的人就数不胜数,曹魏宗族众人的处境有目共睹,其他落入他手中的自然也是。

而且在曹爽三族被诛杀后,家中众人没放过,就连嫁出去的女子司马懿同样也没有心慈手软,如此司马懿恐难不会被仇人找上门。

即便司马懿死了,若看到他的坟墓还有人祭拜,恐怕是要对他的坟墓下手泄愤了。

生前司马懿就不低头,死后他可能就更不想出现这种事情了。

最后还有一种可能,司马懿谋划了一辈子,总归是对这种生活习以为常,甚至是厌倦。有可能他想在死后低调一些,便不再想被人打扰。毕竟此前司马懿效劳曹操时一定程度上也是被逼着来的。

总而言之,司马懿是多狡诈的一个人,这么反常的举动肯定也是有原因的,而这些也不过是我们所猜测的罢了。

三、司马懿的手段

司马懿早期可没有这么盛气凌人,对于曹操他都能看透,更何况是天下众人呢。在司马懿看来,曹操本就多疑,如果过于高调得来的只能是曹操的不重视,其中杨修就是一个最显然的例子。

如此,司马懿会在这时收敛锋芒,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可以了,多余的越权行为他断然是不会干涉的。所以早期的司马懿也算是个小透明,但他又和一般的小透明不一样,至少他不是一直是。

经过了几年的时间,司马懿也会尝试着给曹操出主意,但能采纳多少不好说,甚至没准还会遭到曹操的一番教训。可当曹操权倾天下时,曹操的多疑心理只会不断地加重,这时他身边的谋士必然就是威胁最大的。

他们既然是谋士肯定本事都不弱,要哪天想要曹操的位子,出几个计谋对准曹操也不是不可能。

而后曹操身边的谋士越来越少,曹操却对司马懿越来越看重,就像是司马懿要熬出头了一般。

总之,司马懿能让多疑的曹操将他提拔上来,司马懿的手段绝不一般。司马懿生前就筹划着一切,死后之事肯定也有想到,但总归是不能委屈了自己。

结语

司马懿在三国时期不是个小人物,曹操也确实没看走眼,他确实是能力出众,但阴险狡诈的同样也是他。葬送在司马懿手下的人估计是数不胜数,生前生后事聪明的司马懿也就肯定有所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一些有志之士,智臣谋士更是不缺,历史上诸葛亮是谋士的代表,但是有一人,丝毫不比...
原创 刘... 前言 自古以来,往往有时一个决断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乃至整个学派的命运 。刘秀,一位富有远见和勇气...
原创 为... 关于为什么不把贫穷定位在建国前,要咬住建国后三十年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历史背...
原创 在... 每天阅读有趣的历史,丰富你的阅读能力。 在这个节目中,我们谈论燕国君主。朝阳是一座历史比较悠久的城市...
原创 关... 东汉末年分三国,天下纷争,群雄争霸,文臣武将辈出。英雄的故事代代相传,他们都是滚滚历史长河之中的一部...
原创 双... 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后,封赏功臣,秦琼授左武卫大将军,封给实纳贡赋的食邑七百户;尉迟敬德授右武侯大将军头...
原创 侯... 一、侯景之乱前后的士林 梁太清二年(548年),何敬容言当时的士风会导致梁朝的覆亡,他说: 昔晋代丧...
原创 古... 姓氏文化是华夏文明独有的,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是存在的。古代的时候,姓氏是很多的,只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
原创 中... 中国从来没侵略过谁,为什么全世界那么多国家恨中国,一看新闻,这也反华那也反华的,其实从几十年前起,西...
原创 为... 当我用力翻开每一页历史时,每一页历史都能带给我相当大的震撼。当我看到五四运动这段历史时,我感受到了学...
原创 刘... 《三国演义》中,刘备刚出场时不过是摆地摊卖草鞋的。但是,他见人就自称是大汉皇叔,中山靖王之后,这个头...
原创 霍... 一、霍去病主要战例: 1、公元前123年,霍去病率领800名汉军将士孤军深入,寻找机会打击匈奴军队,...
原创 刘...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脑后有反骨,屡屡造反,诸葛亮“怜其勇而用之”。最后诸葛亮死后魏延再次造反,中了诸...
原创 河... 古代王朝的兴替总是不可避免的,改朝换代也意味旧的统治者被打倒,新的统治者站在了权力的顶峰,当一个王朝...
原创 王... 风云九十天:王允的辉煌与沉沦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无数个令人惊叹的故事,其中,王允的一生可谓是扣人...
原创 假... 自从日本不顾海洋和人类未来的命运,执意把核污水排入大海后,日本地震、海啸出现的次数明显多了一点,“富...
原创 霍... 引言 西汉名将霍去病出身低微,原本只是一个当下人的命。但是因为他的姨母卫子夫得幸于汉武帝刘彻,其后更...
原创 元...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中...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很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人或者事情其实就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尤其是在古代,由于通讯...
原创 悄... 大唐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外向发展型王朝,特别是在太宗、高宗时期致力于“拓境为大”,一众精兵猛将在父子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