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临终前,一再强调“不可重用赵云”,究竟有什么意图?
迪丽瓦拉
2025-08-22 10:04:36
0

公元191年,赵云还很年轻,在群众的呼声中,他带领一帮小弟,投奔了公孙瓒。当时,公孙瓒正在与袁绍打仗,由于袁绍势大,常山郡的人多投奔袁绍,公孙瓒问赵云:你们州郡的人大多投奔袁绍,为何你会来投奔我呢?赵云说道:“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虽然赵云并不是拍马屁,但公孙瓒听了却很舒服,于是,他任命赵云为骑将。

赵云刚去不久,便被刘备注意到了,他当时在公孙瓒手底下做事,和赵云是同事关系。诡异的是,赵云却说了这么一句话:“终不背德也。”不道德的事,他一辈子都不会做。很多人说,赵云早就看出了刘备的用意,他之所以一个劲地套近乎,不过是为了把他从公孙瓒身边挖走,即使到了奔丧关头,他也不愿放人,这个行为已经趋近于自私自利了。正因如此,赵云才会暗示刘备:不要为了利益,做一个不讲道德的人。

赵云没有背景,他不是最早追随刘备的一批人,没有关羽、张飞的显赫地位;他不像诸葛亮,即使身在隆中,也有人到处宣扬,不断为其造势。说白了,没有士大夫阶级的人脉,就永远没机会站在舞台中央,赵云孤身一人,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刘备之所以会无条件信任他,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不过,赵云却凭借能力一步步走向巅峰,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即便是一个出身平凡的将士,也丝毫不逊色于士族子弟。

有句话说得好:知人优劣(刘备)可与曹操为伯仲,得人死力更胜曹操,但用人得宜比起曹操就差远了。正因如此,刘备临终前才会一再强调“不可重用赵云”,关羽、张飞已经死了,赵云是蜀国最有实力的老将,他一旦去世,赵云便再无依靠。在没有靠山的前提下,赵云一旦得到重用,势必会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排挤,他无力反抗,说不定会落个什么下场。所以说,为了让赵云安度晚年,刘备只能这么说了,他并不是忌惮赵云,而是在保护他。

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一些有志之士,智臣谋士更是不缺,历史上诸葛亮是谋士的代表,但是有一人,丝毫不比...
原创 刘... 前言 自古以来,往往有时一个决断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乃至整个学派的命运 。刘秀,一位富有远见和勇气...
原创 为... 关于为什么不把贫穷定位在建国前,要咬住建国后三十年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历史背...
原创 在... 每天阅读有趣的历史,丰富你的阅读能力。 在这个节目中,我们谈论燕国君主。朝阳是一座历史比较悠久的城市...
原创 关... 东汉末年分三国,天下纷争,群雄争霸,文臣武将辈出。英雄的故事代代相传,他们都是滚滚历史长河之中的一部...
原创 双... 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后,封赏功臣,秦琼授左武卫大将军,封给实纳贡赋的食邑七百户;尉迟敬德授右武侯大将军头...
原创 侯... 一、侯景之乱前后的士林 梁太清二年(548年),何敬容言当时的士风会导致梁朝的覆亡,他说: 昔晋代丧...
原创 古... 姓氏文化是华夏文明独有的,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是存在的。古代的时候,姓氏是很多的,只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
原创 中... 中国从来没侵略过谁,为什么全世界那么多国家恨中国,一看新闻,这也反华那也反华的,其实从几十年前起,西...
原创 为... 当我用力翻开每一页历史时,每一页历史都能带给我相当大的震撼。当我看到五四运动这段历史时,我感受到了学...
原创 刘... 《三国演义》中,刘备刚出场时不过是摆地摊卖草鞋的。但是,他见人就自称是大汉皇叔,中山靖王之后,这个头...
原创 霍... 一、霍去病主要战例: 1、公元前123年,霍去病率领800名汉军将士孤军深入,寻找机会打击匈奴军队,...
原创 刘...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脑后有反骨,屡屡造反,诸葛亮“怜其勇而用之”。最后诸葛亮死后魏延再次造反,中了诸...
原创 河... 古代王朝的兴替总是不可避免的,改朝换代也意味旧的统治者被打倒,新的统治者站在了权力的顶峰,当一个王朝...
原创 王... 风云九十天:王允的辉煌与沉沦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无数个令人惊叹的故事,其中,王允的一生可谓是扣人...
原创 假... 自从日本不顾海洋和人类未来的命运,执意把核污水排入大海后,日本地震、海啸出现的次数明显多了一点,“富...
原创 霍... 引言 西汉名将霍去病出身低微,原本只是一个当下人的命。但是因为他的姨母卫子夫得幸于汉武帝刘彻,其后更...
原创 元...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中...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很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人或者事情其实就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尤其是在古代,由于通讯...
原创 悄... 大唐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外向发展型王朝,特别是在太宗、高宗时期致力于“拓境为大”,一众精兵猛将在父子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