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各位都不陌生,也能说出了一个子丑寅卯来,可大家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中的祁山指的是哪里的祁山吗?它现在发展的又如何呢?
关于诸葛亮六出祁山中的祁山究竟是指哪座祁山,其实是比较好确定位置的,因为我国有名的祁山并不多,只有“甘肃祁山”和“湖南祁山”两座。
其中湖南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属于吴国,既不是蜀国领土,也不是魏国领土,且处于偏南的地方,诸葛亮北伐魏国的时候,自然不会经过此处。
而且,如《三国志》等史书在记载诸葛亮六出祁山这个故事时,也对祁山的位置和周围情况进行过描写,找起来是比较容易的,不像岳飞《满江红》一词中的“贺兰山”只有一个地名。
所以,在结合史料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后,诸葛亮六出祁山中的祁山位置就很明显了,就是指的“甘肃祁山”。
甘肃祁山,位于甘肃省礼县境内,在礼县境内的东面,靠近西汉水的北侧,距离礼县县城不远,在当地诸县城中名声不小。
不过,别看甘肃祁山的名声不小,但甘肃祁山的面积并不大,据资料显示,甘肃祁山,西起北岈(也就是现在的平泉大堡子山),东至卤城(现在的盐官镇),整座大山,长度只有50华里,也就是有25公里的长度,与一些名川大山相比,实在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山丘”。
整座山脉唯一比较出色的就是地形比较险峻,在我国很多记载甘肃祁山的文献中,对甘肃祁山的描述都是“连山秀举,罗峰兢峙”,意思就是说,这座山脉,山峰众多,地形崎岖,是一个比较险恶的地形。
也正是因为甘肃祁山地形险峻,所以它一直有着“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的说法,是遏制蜀陇咽喉的重要之地,对于蜀地的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而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北伐魏国的时候,多次走这里的主要原因,毕竟它对于蜀国安全实在是非常重要,属于蜀魏必争之地。
只是可惜“神通不及天数”,尽管诸葛亮为挽救蜀国鞠躬尽瘁,但因国力差距,蜀国还是被魏国所灭,祁山也成为了魏国的领土,“六出祁山”的故事也成为了祁山绝唱,等六出祁山故事结束后,祁山就再也不负六出祁山时的辉煌,逐渐成为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脉。
那么,如今距离诸葛亮六出祁山一事已经过去了上千年,甘肃祁山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与三国时期甘肃祁山重要的军事作用不同,如今的祁山并不是一个军事险关,而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据资料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当时的统治政府为纪念诸葛亮,在甘肃祁山上面修建了一座颇大的“武侯祠”,前一共后三院,为歇山式建筑,里面除了祭祀诸葛亮外,还有关羽等蜀国名臣陪祀。
本来当时政府修建武侯祠的用意是纪念诸葛亮,可因为诸葛亮的名气太大,被无数人拥戴,祁山武侯祠也成为了历朝历代各路人士拜祭诸葛亮的主要地点,祁山也因此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景点。
历朝历代都有文人墨客来祁山赏景,以及写诗纪念诸葛亮,据统计,祁山武侯祠里,赞扬诸葛亮的文章,还有楹联5副,碑石20余通尚存,是古代较为出名的游玩之地。
到了现代,我国旅游业发展后,祁山武侯祠更是成为了我国一个出名的旅游景点,国家不仅修缮了里面的建筑,还制定了开放时间,将甘肃祁山打造成了了解三国历史的重要景点之一。
虽然从整体而言,甘肃祁山没有三国时期重要,但其发展显然比三国时期好多了,每年的旅游经济收入不少,山脉建设也较好,远不是三国时期的祁山可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