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帝王的陵墓中,活人殉葬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习俗。这些活人,在墓穴中能否存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近日,有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或许会出乎你的意料。
在古代,活人殉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当时,帝王去世后,会有大量的活人陪葬,这些活人被称为“殉葬者”。这些殉葬者,他们是否能存活?这是一个令人好奇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谈谈氧气的问题。一座面积300平方米的古墓,理论上可以储存约30万升氧气。这个氧气量,理论上足够100人呼吸5天左右。然而,实际情况中,由于墓室空间有限,能容纳的活人数量较少,且人在呼吸时会消耗氧气并排放二氧化碳,因此实际存活时间可能只有4-5天。
其次,食物和水源在墓穴中是非常稀缺的。一个人在不吃东西的情况下,理论上可以存活几天甚至一周,但这期间必须有水分摄入。如果墓中准备了可食用的肉类、谷物等食物,并配以少量水分,理论上可以再坚持1-2周。但多数情况下,墓主不会费心准备足够的食物和水源,导致活人很快被饥渴折磨而死。
最后,心理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被迫面对必死的命运,在封闭恐怖的环境中,活人的心理容易崩溃。为争抢仅有的食物,他们往往会相互残杀,考古发现殉葬者遗骸不完整即为证据。而且大部分的墓穴都会事先设置机关,可切断氧气来源,让活人迅速窒息,有的墓穴则是结构复杂,专门防止活人逃脱。
“古代帝王用活人殉葬,这是一种残忍的行为,这些殉葬者能否存活,真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问题。”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评论道。
“我觉得古代帝王用活人殉葬,是一种非常残忍的行为,这些殉葬者能否存活,真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问题。”另一位网友表示。
总的来说,虽然理论上活人可能在墓中存活10天左右,但大部分情况下,他们经历着非人的痛苦,在绝望中选择自杀或相互残杀,生存时间往往不超过1周。这种残忍的行为,也让人对古代帝王的残暴和冷血感到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