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宰相制度诞生以后,历朝历代级别各不相同,有些宰相才是三品官
迪丽瓦拉
2025-08-22 22:03:07
0

文|

使不得呀

编辑|

使不得呀

俗话说:

“宰相肚里能撑船。”

很多人对于宰相的印象,基本就是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那么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史上,宰相制度究竟是如何演变的呢?

在历朝历代,都会设置一个宰相来帮助君王处理政务,也被称为百官之长。

最早在商周时期,此时还没有所谓的宰相一职,而当时的诸侯培养的“家臣”,他们会经常给诸侯王公提出一些办法和建议,这便是源头。

等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开始设置自己的宰相,比如说齐国就直接称之为“相”,

而楚国则称之为“令尹”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而且还建立了封建官制的雏形。

秦朝所采用的是三公九卿制,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其中丞相就是百官之首,

嬴政还把丞相分为左右丞相,右丞相权力更大

,地位更高,而御史大夫则是副丞相,主要掌管监察。

其中宦官还也可以担任丞相,被称为“中丞相”,右丞相负责选拔官员,还能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

秦朝设立三公九卿制以后,其他王朝大多在这个制度上进行修改和完善。

汉朝建立后,基本沿用的也是秦朝的制度,在汉武帝之前,汉朝的右丞相大多都是开国元勋。

这些人成为宰相之后,权力特别大,所以

汉武帝继位后,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就选拔一些文人担任自己的心腹。

他让尚书进入决策的核心圈层,其实在此之前,尚书只是一个掌管文书的小官。

后来尚书地位越来越高,直接负责朝廷大事,丞相也只能沦为一个执行者。

在西汉末年,朝廷又设置了

司徒、司马、司空,这三个官职并称为“三公”

,都拥有宰相职权。

东汉时期,朝廷设置尚书台,尚书再次拥有宰相的权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宰相。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时局动荡,所以宰相官称经常更换,谁掌权谁就会成为宰相。

不过当时三省制度已经逐渐形成,所以宰相也基本在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来回转移。

到了隋唐时期,朝廷中便不再设置丞相,而是

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其中中书、门下和尚书已经定型,这三省的长官均是宰相。

唐太宗之后,朝廷在尚书省设置了两个长官,分别是左仆射和右仆射,这两个长官分别掌控朝廷大事。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左右仆射都可以成为宰相,在唐高宗时期,除了担任这个官职,还要在后边加上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者“同中书门下三品”

,才能真正称之为宰相。

武则天即位之后,还把这个官名改为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以彰显她的独特性,比如说狄仁杰就曾经担任过这个官职。

而且一些头衔里有“参知政事”或者“知政事”的,也可以算作名义上的宰相。

在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这些人都可以在政事堂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并且进行决策。

因为这些官衔名头比较多,所以

整个唐朝一共有三百多名宰相

在我们的理解中,宰相肯定是一品大员,但是唐朝的宰相大多都是三品以下的级别。

唐朝灭亡后,天下大乱,五代十国纷纷崛起。

而且众多国家的制度,也大多都是延续唐代,毕竟这些制度在唐代已经趋于成熟了。

不过在五代十国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制度,比如首席宰相,首席宰相手中的决策权重更高,而且权力更大。

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后,建立宋朝,但是

赵匡胤上位之后就选择了强化皇权,削弱相权。

这从他本人面对开国元勋时,选择了杯酒释兵权就能发现。

而且宋代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官员特别多,朝廷的财政资金支出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虽然朝廷还是沿用唐朝的制度,设置了三省六部,但是在宋朝,这些部门大多都成为了虚职。

三省和六部的长官平时不负责任何事情,基本相当于养老部门。

朝廷上下除了皇帝以外,真正的权力都集中在了中书门下这个机构,所以在宋代,宰相的官名也就成为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此外,宋朝还设立了

参知政事,权力相当于副宰相

,比如王安石就曾经担任过参知政事,在任上他主持了有名的王安石变法。

除了宰相以外,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度,还设立的枢密院。

枢密院可以削弱宰相的权力,主要掌管朝廷的军事,枢密院的长官被称为枢密使,他和宰相一起称为二府。

当然,宋代的三司主要是管理财政和经济的,虽然地位没有二府那么高,但是掌管的都是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三司的长官也被称为相。

因为和经济挂钩,所以三司免不了要计算很多数据,

所以长官三司使被称为“计相”

元朝成立后,虽然是蒙古族,但是官制沿用的大多也是历朝历代的制度。

朝廷设立中书省,将其作为全国处理政事的核心部门,

在中书省中设置中书令,由太子担任。

这样就可以对太子进行历练,但是在太子之下,还设置了左右丞相,帮助太子处理国家政务。

明朝时期宰相制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朱元璋废除丞相,皇帝全权负责国家大事。

为了减轻皇帝的重担,之后便设置了内阁大学士,内阁排名第一的便是首辅。

首辅虽然名义上不是宰相,但是却拥有宰相的权力

,像手握重权的张居正、严嵩都担任过内阁首辅。

清朝虽然也沿用了内阁制度,但是雍正后来却又设立的军机处,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决策,但是也不是真正的宰相,皇帝权力非常大。

宰相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

之后设置了内阁总理大臣

,但是此时清朝也早已日薄西山。

清朝灭亡之后,封建王朝的宰相制度也走向的终点。

宰相制度之所以不断演变,归根结底该是因为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尘封的历史长河中,隐藏着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那是关于明末朝堂风云、农民起义的传奇。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
原创 唐...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元朝的23个冷知识 关于元朝23个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元朝首建大一统多民族王朝,蒙古铁骑征服各国,建立元帝国,疆域涵盖蒙...
原创 秦... 前言 你是否知道,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统一君主,秦始皇虽然有着无比强大的权力和财富, 却在其最辉煌...
原创 纳... 纳粹德国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被称为苏德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二次世界...
原创 明... 明朝,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说起明朝的历史,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明朝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的...
原创 清... 不愿意娶是胡说,你送给阿Q看人家要不?实事求是说,不是没有人娶,而是娶得起的看不上,愿意娶的养不起。...
原创 慈... 公元1908年11月15日,慈禧病逝,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她死后,被埋葬在东陵,伴随她的还有无数的珍宝...
原创 清... 《山海经》中记载着“不咸山”的字眼,这就是如今长白山的前身,根据记载在金朝的时候朝廷才将这座山正式更...
原创 讲... 在革命年代,许多女性为党国事业奋不顾身。她们在隐蔽战线上默默付出,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英雄史诗。让我们...
原创 清... 人们常说“人生有许多出路,但是读书是最简单有效的一条,而对于贫寒学子而言,读书更是唯一的出路。” 学...
原创 才... 根据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掌权期间一共任命了十二位宰相。除了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两位皇子之外,裴寂的...
原创 真... 真正有本事的人,会为自己创造机会,比如袁某人。 2024年3月30日的文章《欲成大事,就要敢于冒大...
原创 索... 公元1703年,一个寒风刺骨的夜晚,北京城的街巷空无一人,只有月光静静地洒在覆盖着白雪的屋顶上,整个...
原创 清... 前言 清朝时期,斩首刑罚备受争议,但其残忍程度究竟如何?一位洋人的回忆令人震惊:据说在不到三分钟的时...
75年前的今天,西双版纳解放 2月17日 对于西双版纳人来说 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75年前的今天 西双版纳解放 让我们...
原创 清... 清朝灭亡以后,皇室成员有14万之多,他们最后是如何生活的?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也是最后一个有...
原创 能... 康熙皇帝一生嫔妃众多,其中德妃乌雅氏更是康熙皇帝后宫女子中生育最多的一人。 乌雅氏,满族镶黄旗人,...
原创 李...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冷酷的手段,一步步从底层攀爬至权力之巅,成为大秦帝国...
原创 历... 文|落叶 编辑|昭明 在北京警察博物馆中,一本不起眼的户口本竟成为“镇馆之宝”,吸引了无数游客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