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为清廷歌功颂德的所谓专家学者如过江之鲫。
虽然他们所说的话荒诞不经,逻辑混乱,但由于他们顶着的是“学者”、“专家”的头衔,手里掌握着无数的资源和话语权,所以还是能够唬弄许多人的。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朱浒教授说道:
正是由于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叠加,17世纪的世界处于一场“总危机”之中,从而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一系列革命狂潮和国家崩溃”。欧洲和东亚都属于“总危机”的核心地带,两地大规模国家崩溃后的走势却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欧洲,“神圣罗马帝国”经历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后,“往昔意义上的帝国已经不复存在”,“‘德意志’此后不再是一个国家”。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国,只是完成了“小德意志”的统一。
相比之下,明朝土崩瓦解后,满洲政权在入关后很短时间内便击败了农民军、南明等多个政治势力,使得中国摆脱了分裂危险。继而历经几代帝王的努力,于乾隆中期完成了对蒙古、西藏和新疆等地的全面统一,其疆域几乎等同于整个欧洲。从欧洲角度看,清代国家统一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从中国角度看,不过是又一次完成大一统的历史使命而已。
他认为,满洲政权在入关后很短时间内便击败了农民军、南明等多个政治势力,使得中国摆脱分裂危险。
这当然是胡扯八道,从逻辑上也根本不通,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胡言乱语!
很难想象,大学教授竟然只是这种水平!
在中国经济重心彻底南移之后到工业革命之前,中国已经不存在长期分裂的条件了。
在蒙元朝时期,北方就已经非常依赖江南的粮食了。
所以一旦北方不能通过军事优势在短时间内控制江南,就会被控制江南的政权反推。元末乱世从1351年开始,1368年结束,共17年。
而清廷征服中国,从1616年开始,一直到1683年,足足用了六十多年!
这反而是拉长了乱世的时间,而不是如某些人所说的缩短了。
而满清所谓“统一”中国之后,带来的是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更大的伤害,各种暴政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或许许多人会说什么,“清朝没有昏君”,以此来粉饰清廷对中国人民泛下的滔天罪行。
但如果真没有昏君,为什么会被人家暴打,割地赔款,签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条约呢?
试想一下,如果李自成能打赢山海关之战。那么南下消灭南明和大西用不了多长时间。估计1648年就能统一中国。
从南明那段历史来看,明朝已然是气数已尽,后来之所以能够延续那么长时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南明朝廷是中国人民反对满清侵略的一面最重要的旗帜。
无数原本反对明朝的人,也纷纷选择和南明合作,这才让南明又延续了十几年的寿命。
如果满清没有入关,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维护南明,许多士大夫见到明朝气数已尽,投入顺朝,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更不会被后人指责。
所以说,
满清入关反而极大延长了中国的分裂状态。让本来1648年就能统一的中国直到1683年才统一。
同时,满清在入关后对中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屠杀,各种暴政严重损害了华夏文明,使得中国人成为“半野蛮人”、“东亚病夫”。
笔者认为,如果存续下来的话,李自成的顺朝理所当然是华夏的正统王朝,其合法性要比满清入关要大得多!
满清入关击败顺朝,屠杀无数民众,怎么就成了功绩了?
假如日本鬼子推翻了国民政府,依朱教授的逻辑,是不是也成一大功绩了呢?
顺朝灭亡以后,南明理所当然地成了唯一的中华正统,也是民心所向。
后来吴三桂反清,打着的也是匡护明朝的口号;清朝两百多年,“反清复明”的呼声不绝于耳。
笔者不明白,
为什么一些“专家”、“学者”非得要和民意为敌,不去惋惜中国人民的失败,总结经验教训,却和满清侵略者共情。
满洲入侵者对南明剃发易服到处屠城、迁界禁海、大搞文字狱、愚弄和奴役中国人民,成了所谓的功绩?
同为中华正统的顺朝与南方的明朝对峙,在他们嘴里成了分裂,侵略者犯下了滔天罪行,反倒成了惩戒想搞分裂主义的汉人的正义使者。
这样的一种历史观和价值观,又岂能让人心服?
顶着专家的头衔,他们所有的经费和生活资料,全都来自于人民。
可他们却逆民意而动,不为那些被异族侵略者屠杀和奴役的同胞发声,反倒和侵略者共情,为侵略者歌功颂德。
这真是让人气愤和震惊!
我们绝对不会接受这样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谁站在民意一边,谁才代表着正义,而不是顶着个“专家”的头衔就可以胡言乱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