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山东男子因姓氏过于稀有,40岁仍不能办结婚证,曾强烈要求废除
迪丽瓦拉
2025-08-23 02:03:13
0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姓氏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的依据,它之于人们的精神信仰含义远胜于社会含义。因为这代表着原始社会中的氏族部落人们的图腾和信仰象征,并且在古人们的观念中素来就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说法。

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姓氏都能够在公安的系统中找到,因此哪怕是生僻姓氏的人们办事也已经很方便了。

但是在山东,却仍然有一些姓氏因为太过于生僻,影响了这些人的正常社会生活。有一男子就曾经因为姓氏过于稀有,在40岁都不能办理结婚证。

一、以蔄为姓,历史悠久

上述所说深受姓氏困扰的男子姓蔄,名叫蔄清旭,这个字与“慢”同音,但是很多人都不认识。因为姓氏稀有,很多输入法中都找不到这个字,因此给蔄清旭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特别是在现在的信息化社会,每个人都是手机不离手,许多软件上也要求实名注册。但是蔄清旭却常常面临着手机上无法输入自己的姓氏导致注册不了的苦恼。

他想下载打车软件,但是因为无法实名认证而作罢,在办理证件时,也要花费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甚至在点外卖时,都要因为无法绑定银行卡而作罢。

更为苦恼的是,蔄清旭至今都还未办理结婚证,就是因为姓氏稀有,民政局的电脑系统中并未收录这个字。

其实别说民政局,就连百家姓中都未见蔄这一姓氏。实际上,面临这一苦恼的并不知蔄清旭一人,他们村子里几百号姓蔄的人,因此生活不便。那么这样特殊的姓氏,究竟有何来头?

说起蔄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汉代的末年,天下乱世,哪怕是权贵和王室也不得不潜伏在民间避难以求生路。

而蔄字的本义就是对百姓们的蔑称,以草字为头,象征着原来的权贵不得不流落民间变成草民,但是为了彰显权贵的身份,又要以其作为一种蔑称以作区分。

就造字结构来看,蔄字下面由“门”和“口”二字组成,寓意着权贵门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世世代代人口兴旺门路畅通,并且怀着脚踏实地的心态放慢脚步,踏实地走出当年的辉煌。

由此可见,不管是从寓意还是造字来说,蔄这一姓氏都蕴含了祖辈们的殷切希望,因此也就将其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二、姓氏带来诸多不便,人们要求废除此姓氏的言论众多

由于电脑系统中并未收录这一姓氏,许多蔄姓人在办事时都要经历很多波折,久而久之,他们便要求废除此姓氏。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持有这一观点的人日渐增多。

特别是四十多岁仍然因为姓氏而无法办理结婚证的蔄清旭,在信息化社会尚不如如今发达的时候,为了方便办理证件,当机构的电脑系统无法输入蔄这一姓氏时,他往往采用与之相似的"茴"字来代替。

但是随着个人信息的完善,当蔄清旭像往常一样输入"茴"作为姓氏时,却发现早已不能进行业务办理了。

因此蔄清旭更是希望早日将这一姓氏废除,这样在民政局的电脑系统中就不用再费尽心思地找那个蔄字,自己也好早日结束这种办事费劲的生活,并且和心爱之人早日领证。

和蔄清旭同姓的人,光是他们村子里就有几百号人之多,因此这些人也和蔄清旭一样面临这些生活上的不便。

外出办事时总是因为姓氏而花费多于别人几倍的时间,这一点让他们对于废除蔄这一姓氏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但是官方对于废除姓氏这样的大事有着更为周到全面的考量。当地政府认为,任何姓氏都承载了本族人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的是祖先对后辈的殷切希望。因此,不赞成废除蔄这一姓氏。

三、传承传统文化至关重要,稀有姓氏不宜废除

在政府的坚持之下,稀有姓氏"蔄"最终得以保留,政府将这个字收录进了公安和其他机构的计算机系统,蔄姓人氏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百费周折办理证件或手续了,他们也过上了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在强烈的取消蔄姓呼声中,仍然有一部分声音在坚定地反对着。他们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反对取消这一稀有姓氏,体现的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的决心。

首先,从认同角度来说,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家,而姓氏早在原始的氏族部落就已经成为了划分不同部落的重要依据,也成为了本部落人们的图腾和精神信仰。

我们每一个姓氏都有着独特的源流、含义和发展历史,它体现的也是祖先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相互交流与自身发展,因此成为了祖先对后代的美好祝愿与寄托。基于此,姓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成为了华夏民族历史的见证。

因此,对稀有姓氏的保护正是对优良传统文化的认同。

其次,就传承角度来说,对稀有姓氏的保护,能够将姓氏中的故事和寓意及历史传承下去。让后辈们明白自己本姓的历史,也是提高归属感、增强自豪感的重要方式。

在日常的生活交往中,一些带有生僻字姓氏的人们也经常因此备受瞩目。随着政策的完善,蔄姓人们早已不再因为自己的稀有姓氏而苦恼,恰恰相反,他们还对此感到骄傲。

由此可见,拥有稀有姓氏并不算坏事,反而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和途径,只有将这一姓氏传承下去,才能够让人们明白祖先的历史。

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的自豪感在今天的社会至关重要,当大家都沉迷快餐文化时,人心往往也变得浮躁和功利起来。只有重拾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人心沉淀,使姓氏壮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和... 和谈棋局中的提线木偶:乌克兰悲歌响彻权力角斗场 当基辅的残阳染红第聂伯河,这场持续千日的代理人战争终...
骆驼城遗址:各民族“三交”的历... 骆驼城遗址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境内,是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上的军事重镇,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留存规模宏...
赵杰:隋朝北部边疆的变迁——以... 摘要:隋朝在开皇初年、开皇末年和大业初年三个阶段数度修筑长城,根据长城位置分布,结合各阶段隋朝与突厥...
宁夏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线索32... 2月17日,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宁夏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线索322条...
原创 朱... 家人们谁懂啊,朱元璋那可是对朱标这个儿子宠到了骨子里。他不光大手一挥,直接把太子之位给了朱标,还亲自...
原创 一... 晚清时期的清朝处于封建落后的年代,但当时的人们只不过是思想上落后,国力还是很强的,此时的清朝街道仍然...
原创 闯... 1641年,闯王李自成攻陷洛阳后,在城里杀掉了一个300多斤的胖子,这个胖子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
原创 我... 在这个充满了各种奇闻异事的时代,又有一则让人啼笑皆非的社会新闻来袭!话题就在于 我国白玉山塔的拆除计...
原创 逆...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中,毛主席和他的团队面对的是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无论是反动军阀、国民党,...
原创 霍... 在初唐四杰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其中有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的就是汉朝的飞将军李广了,要说历...
原创 清... 1870年8月22日,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却因为一起震动朝野的案件而被写入史册---新任两江总督马新...
原创 原... 话说刘彻羽翼已丰,派四路大军突袭匈奴,但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公孙贺一路未能捕捉到匈奴人的影子,公孙敖一...
原创 法... 公元220年,正值壮年的蜀汉谋士法正因病去世,痛失左膀右臂的刘备十分感伤,连续数日哭泣不止,悲伤场面...
原创 汉... 在漠北之战五年后伊稚斜单于去世。曾经叱咤风云的他,之后再无任何建树,他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只可惜遇...
原创 《... 赵云在超一流高手里面名列前茅,而庞德则位于超一流高手的底部。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为什么把庞德定...
原创 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当我...
原创 忽... 外蒙古人极度崇拜成吉思汗,却为何不怎么待见忽必烈呢?甚至还有人非常讨厌忽必烈? 忽必烈和元朝 你先听...
原创 让...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中国就步入了封建史,期间也产生了很多位皇帝,就其成就和影响力来说,秦皇汉武、唐...
原创 苏... 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标志着苏联的终结,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不仅让苏联走向了终结,...
原创 这... 文/林岩 ?辛宪英 辛氏,字宪英,生于东汉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祖籍陇西,颍川阳翟(今属河南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