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为何没有像朱元璋一样大杀功臣?因为唐朝的功臣真不能杀
迪丽瓦拉
2025-08-23 02:03:55
0

前言

自古以来皇位上的人都是多疑的,君主大肆斩杀功臣的事情屡见不鲜,刘邦和朱元璋更是此事位列其首之人,通过他们的这一行动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他们,更对帝王的猜忌程度产生了新的认识。

李世民上位可是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而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李世民可以说给足了他们面子。最值得注意的是李世民却没有像刘邦、朱元璋等人一样向自己的功臣下手,反而各方面赏赐却不少。

如此李世民在一众皇帝中做到了极致,那他为何会做到优待而不是除掉这一威胁呢?

一、功臣的威胁

“飞鸟尽、良弓藏”,

似乎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始终是逃不开的。作为皇帝他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是众人都在天子的脚下,整个江山尽数都在他的手中。

为了确保自己的威严和地位,皇帝似乎不仅要忧虑天下事,功臣们造不造反似乎才是他们绞尽脑汁都琢磨不清的问题。

据记载宋太宗就曾道出内忧和外患之间的不同来,相较于外患更可怕的恐怕是内忧,因为外患是有形的是可以察觉到的,而内忧呢?当然不会摆在明面上被人发现,所以皇帝很难察觉发现,这时便是他们头大的时候了。

想要造反的功臣,有兵才是关键,毕竟皇帝的都城重兵重重把守,他想要攻克或是拿下皇位,肯定是要解决掉这些才行。

所以针对功臣手中的兵权,往往皇帝都会收回处理,而这一举措为何?双方心知肚明。

就如“杯酒释兵权”,为的不就是让皇帝放心罢了。

可说到韩信,刘邦可没给他表忠心的机会。

汉朝一建立,韩信的用处在刘邦这里就不大了,不仅将他废为了淮阴侯,兵权肯定就更加不可能在他的手里,一度他在长安就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说是一个闲散的淮阴侯也没错。

可这也闲散不了多久,因为以刘邦的为人,还是不会放过他,最后只能落得个诛三族的下场,而刘邦则丝毫没有念着他之前的功绩说是留他一命。

可以说韩信的本事确确实实遭到了刘邦的忌惮。说回李世民,作为秦王时,他也曾被打压过,毕竟李渊后来向着的可是李建成,更有意让李建成稳坐皇位。

而多年在外征战的李世民,回到长安后,他在兵权上的势力显然不如李建成。

这么看就能看出李渊对自己的儿子也是有一定忌惮的,不过他似乎也是在为李建成扫平阻碍。

特别是李建成死后,江山已然易主,可是为李建成马首是瞻的人马还是给了李世民很大的威胁,准确来说是差点把他的秦王府给攻破了。如此,李世民也算是经历了手握兵权的威力。

除了兵权,韩信显然已经闲散,但是刘邦还是杀了他,只能说对于皇帝来说,像韩信一般有威望、有才干的人,都不能留,因为没准哪一天他就会东山再起呢,毕竟天下势力众多。

对于李世民,李建成就更不用说了,即便念着亲情留他一命,朝廷上下恐难服众不说,他也就很难在唐朝立威。

这么看,刘邦是对功臣赶尽杀绝,朱元璋和他有得一拼。而李世民虽然在争夺皇位的时候经历了不少,但是跟着他的功臣算是有福气的。

二、唐朝功臣杀不得?

就李世民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来说,很大一部分都是得到善终的。而朱元璋临死前,为了给孙子朱允炆铺好路,可真是心狠手辣。

再者像刘邦、朱元璋赶尽杀绝的无非都是功高盖主或是这个功臣的能力要超出皇帝本人的,这样皇帝打不过,能力不及他们,肯定就不好控制住他们,如此只能是不得不杀。

自信的李世民肯定不用考虑这些,因为他自己的能力就足以与之相抗,准确来说他并不怕。

首先就唐朝的江山来说,李渊虽然是唐朝的第一个皇帝,但是唐朝的江山可不都是他打下来的。李世民常年征战沙场,大半个唐朝则是李世民的功绩,可以说他征战的同时,作为将领他的名声是传扬在外的。

这么看李世民的能力似乎要比李渊还要更胜一筹,如此对自己的能力李世民还是有一定自信的,自然就不怕像刘邦、朱元璋等控制不住、压不住他们了。

再者明朝和唐朝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朱元璋是起义出身的将领,明朝的建立可以说是全新的,肯定是得和前朝打个你死我活他才能得以称帝。

反观唐朝建立就没有那么麻烦了,因为唐朝是在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此前隋朝的一些势力依旧尚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陇集团,在他们的支持下,李渊和李世民才得以一统天下。

而李世民这些功臣呢,当然也是出身世家较多了,李世民想要动他们的时候,自然还得看看他们背后的势力动得动不得了。这么与明朝的功臣一对比,就显得明朝的功臣出身较低了。

所以朱元璋、刘邦等皇帝肯定是在他们可能造反前,先行解决。而李世民则是依形势而为,造反了以后再说。

最后还有李世民自身的一点原因,李世民即位的时候年纪轻轻,可是他的功臣们要比他大出很多。随着年纪增长,功臣们在有能力的时候没有造反,到了李世民年纪大了,他们自然也早就年老色衰了。

而且李世民死的时候,二十四位功臣,只剩下了四位,对李治又有何威胁呢?

三、李世民的功臣待遇

如此,跟着李世民的功臣还算是幸福的,他论功行赏的方式可是有很多种。我们可能常见的多是加官进爵还有丰厚的赏赐,但是在李世民这里似乎又多加了一个精神奖励。

加官进爵不用多说,贞观九年时,张俭带兵攻城,最后敌军溃不成军,他更斩首数千人,当时肯定是立得了首功。为此李世民将其封为了皖城郡公。

紧跟着的当然是丰厚的赏赐。在记载中,关于李世民曾赏赐过的东西曾用数不胜数来表示过,可见他对待功臣那是相当大方。

着重要说的当然是精神上的褒奖,就如冯盎、姜行本等人,他们有功,物质上的赏赐肯定不少了,但是皇帝还是专门又派出了使者,为的是给其进行慰勉。

再者还有薛仁贵,他的骁勇善战我们有目共睹,其他奖励不用多说。而皇帝金口玉言,还专门给予他口头上的夸赞,对于功臣们来说这份殊荣要比其他赏赐还要重要。

结语

当然唐朝也是有图谋不轨的功臣的,就如侯君集。作为凌烟阁功臣之一,他为了助李承乾夺权还是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

如此在这些原因的基础上,李世民势必让很多功臣得以善终,而唐朝的功臣也算是幸运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和... 和谈棋局中的提线木偶:乌克兰悲歌响彻权力角斗场 当基辅的残阳染红第聂伯河,这场持续千日的代理人战争终...
骆驼城遗址:各民族“三交”的历... 骆驼城遗址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境内,是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上的军事重镇,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留存规模宏...
赵杰:隋朝北部边疆的变迁——以... 摘要:隋朝在开皇初年、开皇末年和大业初年三个阶段数度修筑长城,根据长城位置分布,结合各阶段隋朝与突厥...
宁夏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线索32... 2月17日,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宁夏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线索322条...
原创 朱... 家人们谁懂啊,朱元璋那可是对朱标这个儿子宠到了骨子里。他不光大手一挥,直接把太子之位给了朱标,还亲自...
原创 一... 晚清时期的清朝处于封建落后的年代,但当时的人们只不过是思想上落后,国力还是很强的,此时的清朝街道仍然...
原创 闯... 1641年,闯王李自成攻陷洛阳后,在城里杀掉了一个300多斤的胖子,这个胖子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
原创 我... 在这个充满了各种奇闻异事的时代,又有一则让人啼笑皆非的社会新闻来袭!话题就在于 我国白玉山塔的拆除计...
原创 逆...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中,毛主席和他的团队面对的是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无论是反动军阀、国民党,...
原创 霍... 在初唐四杰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其中有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的就是汉朝的飞将军李广了,要说历...
原创 清... 1870年8月22日,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却因为一起震动朝野的案件而被写入史册---新任两江总督马新...
原创 原... 话说刘彻羽翼已丰,派四路大军突袭匈奴,但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公孙贺一路未能捕捉到匈奴人的影子,公孙敖一...
原创 法... 公元220年,正值壮年的蜀汉谋士法正因病去世,痛失左膀右臂的刘备十分感伤,连续数日哭泣不止,悲伤场面...
原创 汉... 在漠北之战五年后伊稚斜单于去世。曾经叱咤风云的他,之后再无任何建树,他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只可惜遇...
原创 《... 赵云在超一流高手里面名列前茅,而庞德则位于超一流高手的底部。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为什么把庞德定...
原创 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当我...
原创 忽... 外蒙古人极度崇拜成吉思汗,却为何不怎么待见忽必烈呢?甚至还有人非常讨厌忽必烈? 忽必烈和元朝 你先听...
原创 让...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中国就步入了封建史,期间也产生了很多位皇帝,就其成就和影响力来说,秦皇汉武、唐...
原创 苏... 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标志着苏联的终结,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不仅让苏联走向了终结,...
原创 这... 文/林岩 ?辛宪英 辛氏,字宪英,生于东汉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祖籍陇西,颍川阳翟(今属河南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