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朝鲜的起源问题,在韩国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是“檀君神话”。
这个神话在《三国遗事》、《帝王韵记》等文献中都有记载。
据说,桓雄天王率领三千徒众降临太伯山顶神檀树下,建立了神市。他主宰人间三百六十余事,在世理化。熊和虎同住在一个洞穴里,它们向桓雄祈求化为人形。桓雄给了它们灵艾和蒜,让它们吃下后不见日光百日便可化为人形。熊得到了女性身体,但虎没能忍住日光的照射,没能化为人形。熊女无婚配对象,于是在檀树下祈求怀孕。桓雄化为人形与她婚配,生下了檀君王俭。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檀君据说活了1908岁,且在公元前2333年建立了古朝鲜国,在位1500年后退位隐居为山神。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考古学的支撑,至今考古学家们并没有找到能够证明檀君存在及其事迹的确凿证据。这种夸张的描述更像是后人为了某种目的而杜撰出来的。
韩国历史学家大肆宣扬“檀君神话”的目的,私以为,是为了强调朝鲜与韩国作为独立自主发展的国家的历史根源。这一点从古朝鲜建国的时间——公元前2333年便可窥见一二。查阅史书,我们会发现,这一时间点甚至早于中国夏朝的建立,彼时夏启尚未开启“家天下”的统治。这样的历史设定,无疑为韩国提供了一种手段,巧妙地掩盖了箕子朝鲜这一段历史的存在。通过檀君神话的传播,韩国试图塑造一个独立且源远流长的国家形象,以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韩国人怎么想的,咱们就不管了,但箕子朝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箕子朝鲜不仅是一个有确切历史记载的国家,更是朝鲜半岛早期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箕子,作为商纣王的叔叔,在商朝灭亡后选择率领部分族人迁移到朝鲜半岛,最终建立了箕子朝鲜。这个国家在朝鲜半岛上存在了数百年之久,对当地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历史事实不仅得到了中国史书的明确记载,也在朝鲜半岛的传统历史观念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对于韩国人而言,箕子朝鲜的历史地位却显得颇为微妙。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箕子朝鲜是由外来移民建立的国家,其文化和政治制度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中国色彩。如果韩国人选择承认这段历史,那么他们就必须面对一个事实:从祖先时代开始,朝鲜半岛就曾受到过中国文化和政治的深刻影响。这对于一直强调自身历史和文化独立性的韩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现实。
因此,尽管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历史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韩国人在面对这段历史时,仍需要平衡历史真实性和民族自尊心之间的关系。
箕子朝鲜灭亡后,朝鲜半岛上出现的第二个国家是卫满朝鲜,这也是中国人建立的。公元前195年,秦末汉初之际,燕国人卫满率领千余名难民归化古朝鲜。他出任军事指挥官,并在公元前194年发动政变,篡夺了王权,建立了“卫满朝鲜”。然而,这个政权并没有持续太久。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发兵进攻“卫满朝鲜”。公元前108年,“卫满朝鲜”被击败,汉朝在此设置了乐浪、临屯、真番、玄菟等四郡,史称“汉四郡”。中国人开始直接统治朝鲜半岛的时代来临了。
而除了汉四郡之外,朝鲜半岛还有个辰国。它大约在公元前3~前2世纪兴起于朝鲜半岛中南部地区。辰国由马韩、辰韩、弁韩等三韩族构成,中心地区是“月支国”。后来,辰国的统治中心迁移至了今天的锦江以南的益山附近。伴随准王南迁的过程中,有大批古朝鲜的移民南下至辰国。然而,辰国的历史也充满了曲折和变革。公元前1世纪,辰国内部矛盾激化,政治危机加剧,统治机构逐渐瓦解。最终,在公元1世纪中叶,辰国被百济吞并,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