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国唯一以道士命名的城市,1300多年来从不改名,如今富得流油
迪丽瓦拉
2025-08-23 14:33:57
0

从古至今无一人不奢望自己的名字可以流传千古,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是寥寥无几,著名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大多都被留在了古典书籍中,耳熟能详的不外乎几位鼎鼎有名的。人们对他们的而了解也仅限于字里行间,而在历史中有一位特殊的人,为了表示纪念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座城市。

这座城市是广东省茂名市,茂名市名字的由来是历史上的一位道士潘茂名,他在世时舍生取义拯救了无数百姓,在他死后他的名字被后人传颂永远流传了下来。

悬壶济世潘茂名

这个人就是潘茂明,粤西地区称他为"潘仙",一个被后世仙化的著名人物。他于西晋太熙元年,即公元290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出生,西晋永嘉年间的处士。传说他于东晋宁康元年公元373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时黄昏时分仙逝,享年83岁。

潘茂明虽身处乱世,却怀揣着悬壶济世的心。他是一名道士,修行开悟,医术精通。东晋咸康八年即公元342年,东南沿海地区雷州半岛的一个小渔村突然出现了一种怪病,并迅速蔓延到了周边很多地区。面对如此棘手且严重的情况,很多大夫都选择逃离了此地,独善其身。而村子中的病情没能得到有效遏制,许多百姓撒手人寰。

这时潘茂名站了出来,面对患者绝望的眼神不能视而不见,他决定出山救人。为了治疗这些患者,潘茂名与其弟子们深入灾害之地,实地勘察救治,夜以继日地工作。潘茂名帮助村民克服恐惧心理,组织大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一起隔离生病的人,敷汤药、烧艾草。而潘茂名和弟子们做最危险的工作——在治疗集中的院子里驱除疫病。

这种病可能类似于现代恶性疟疾,是一种由蚊子感染的昆虫传播的传染病。疟疾在我们眼中已经不是严重的疾病了,但是在医疗水平与技术都落后的古代却是绝症。潘茂名的治疗手法在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也是有一定科学之处的,只可惜当时的方剂在历史文献中没有记载,不然对于现代医学应该会有极大的帮助。

传说潘茂明抢救一名急诊病人时,病人奄奄一息,家人惊恐不已,悲恸大哭。但病人家属的哭声并没有影响到潘茂名的救治进程,他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潘茂名有条不紊地将放置在农妇腹部穴位的艾绒灼热,迅速疏通经络,止痛强身。一只脚踏进鬼门关的病人最终得以康复,家人将潘茂名奉若神明,在农民看来只有神明才有慈悲之心,才有如此高超的医术。

在潘茂明的指挥下,当地官府有序开展救灾工作。人们守望相助,免费取药,免费就地救治。中医药之光闪耀千年,在这场无声的战斗中丹膏汤剂起着重要作用,潘茂明的医术与善良,重新点燃了他们生活的希望。全体民众同舟共济,疫情终于得到控制,潘茂名就是他们的恩人。

羽化的"潘仙"

潘茂明不仅救人于水火之中,而且非常重视道教炼金术。那时,有一派道教叫丹顶派,分为外丹和内丹。顾名思义,就是金丹,可以通过精炼金属和矿物,然后用火焚烧。据说吃后可以延年益寿,隋唐以前外丹思想主要盛行。

而内丹则以自己的身体为丹炉,以阴阳为燃料,主要是调整呼吸、屏住呼吸,以便更快地羽化升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行、冥想。这种方法盛行于宋元时期。

潘茂明的炼金术其实就是外丹。据明末谭应祥编撰的《潘仙全书》记载,潘茂明对炼金术很有学问,痴迷于炼金术和养生,精通药理。他希望帮助看病不起的贫困群众,很快成名,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支持。

当然,还有潘茂明羽化飞仙的故事。据《高州公馆志》记载,据说有一天潘茂明在上山游玩时,碰巧遇到两位老道士在下棋。潘茂明非常喜欢下棋,所以他在一旁观看。

下棋后,两位老人突然看到旁边站着一名男子,便询问他对于这局棋有何见解。潘茂名侃侃而谈、引经据典,两位老人啧啧称奇,遂将他收入门下。潘茂名修得仙法,成功羽化飞升。 当然这只是人们的一些传说,当不得真。

根据史料记载,潘茂明逝世于373年,享年83岁。不过他去世时国家正处于战乱状态,百姓民不聊生。受过他恩惠的百姓为纪念潘茂明,加上他在民间的诸多善举,自发在村子中为他修建祠堂,并尊称他为"潘仙"。

直到隋朝开皇十八年,国家安定,生活富足,他们上书祈求将村子改名为茂名县。人们有感于潘茂名悬壶济世的仁慈与妙手回春的医术,唐朝建立时仍旧没有更改城市名字,唐贞观八年更名茂名市。从634年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茂名的名字没有变过。

茂名市富得流油

如今的茂名市富得流油,是广州市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南海之滨。因其地理位置优越,所以经济发展格外迅速。同时,茂名也是粤西的文化基地和重要的文化中心。茂名的农业生产水平很高,旅游资源也很丰富。而且茂名市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可期。

中国唯一以道士命名的城市是茂名。从这个角度看,潘茂明确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以道士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代表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对道教文化的认可和支持。在茂名市道教文化盛行,道家建筑不胜枚举,也吸引了许多游客观光游赏。

"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潘茂名践行了这句话,他的医术在当时无人能比,医德无人能及,面对穷苦的病人他分文不取,即使瘟疫横行的村子,他仍无惧死的威胁,只因他有一颗救苦之心。潘茂名的所作所为值得载入史册,值得流传千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之前看到有人意气用事的称,完颜阿骨打为第一英雄,孛儿只斤铁木真仅能排第二。该人并未做任何解释,只呼喊...
原创 大... 用“伴君如伴虎”来形容古代的君王非常合适,或许是因为古代君王天性多疑,所以他们不会轻信他人,宁可信其...
原创 叶... 有很多人都说是叶利钦一手搞垮了苏联,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偏激,但是不无道理。叶利钦在苏联解体以后也没有...
原创 李... 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李斯智计百出,功不可没。可是嬴政做了皇帝后,李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原创 不... 世间万物皆是有始有终,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开始了在白纸上绘画的历程,无论是五彩斑斓的油墨画,亦或...
原创 国... 我们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剑开辟未来,一手拿着传统的药箱给前进的人类疗伤。——曲道奎 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的...
原创 本... 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话,叫做“一仆不侍二主”。明朝大学士李建泰就因为侍奉了三任主子,因此而遗臭万年。 明...
从考古新发现读懂“何以中国”的... 本报特约评论员 一个民族越清楚“我们是谁,我们从何来”,就越能有力把握历史规律,越能使自己行进在历史...
合浦县草鞋村汉至六朝遗址入围“... 原标题:“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合浦县草鞋村汉至六朝遗址入围 2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
原创 卧... 熟悉三国这段历史的读者,或者看过《三国演义》影视作品的人,对这样一句话应该不陌生,“卧龙凤雏,得一可...
原创 日... 阅读文章前,希望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以便日后持续为您推送文章,您的支持就是小龚前进的动力。 ...
葛兆光:从“帝国疆域”到“国家... 编者按:在重建“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过程中,有关“满蒙回藏苗”等民族和边疆问题逐渐凸显。如何从历史...
泊苏 完结篇:苏轼,你是命中注... 熙宁四年(1071),苏轼在奏报中大谈新法的弊端,激怒了王安石后,在多重压力之下,被迫自请外放。而苏...
原创 西... 西方在历史和考古文物上存在很多造假其实早就被证实了。比如: 一,亚里士多德墓造假。 2016年希腊考...
原创 五... 可能很多人都会疑惑清朝人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但其实他们只是衣着与我们不同罢了,其他的生活习惯还是很现...
两会听“潮”丨郑耿忠:以“潮州... 当前,潮州正举全市之力推进潮州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25年潮州市两会期间,潮州市政协常委郑耿...
山东积极推进大遗址保护 “海岱... 记者今天(2月18日)从2024年度山东省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上获悉,山东省建章立制强化顶层设计,实行...
西部机场博物馆正式揭牌 西安2月20日电 (记者 阿琳娜)20日,位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内的西部机场博物馆正式揭牌,...
马库斯呼吁更多人捐赠日军侵华相... 大象新闻记者 海妹 智华 海峰 彭勃 小玉 建东 2月20日,马库斯和两位好友一起向上海淞沪抗日纪念...
原创 乳... 从乳山市区出发,沿着青威公路向东行驶,走大概二十五里路,就可以来到一个叫做“八里甸”的村庄。 笔者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