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为何把亲妹妹新城长公主,以皇后礼下葬?千年之后真相被揭开
迪丽瓦拉
2025-08-23 18:33:16
0

1994年,在唐太宗昭陵旁边,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座大墓,这让他们高兴坏了。因为这种墓一般都是唐太宗那时候的大官和贵族的,里面不仅陪葬了很多好东西,还对了解那时候的历史特别有帮助。

勘探结束后,考古学家们惊奇地看到,这座坟墓是按照皇后的规格建的。可唐太宗的皇后只有和他一起埋在昭陵的长孙皇后啊,这又多出来的皇后是哪位呢?突然,考古学家们恍然大悟,确定了墓主人的真实身份——那就是历史上唯一按皇后礼仪安葬的新城公主。

新城公主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小女儿,也是唐高宗李治的亲妹妹。在唐高宗所有同母姐妹里,只有她一个人是按照皇后的规格来安葬的。唐高宗李治为啥要这么做呢?新城公主到底有啥特别的地方呢?

【皇室幼女,万千宠爱】

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夫妻感情深厚,一辈子总共有三个儿子和七个女儿,其中新城公主是他们最小的一个宝贝闺女。

新城公主诞生那会儿,长孙皇后已经病了好久。可唐太宗还是特别宠爱她,这让长孙皇后在病中也坚持生下了这个小公主。但一直不停地生孩子,也让长孙皇后的身子越来越弱,新城公主的出生可能就是压垮她身体的最后一件事。结果,新城公主才两岁大,长孙皇后就去世了,小公主就这么没了妈妈。

唐太宗因为长孙皇后的离世伤心至极,所以他将对她的愧疚和满满的爱都倾注在了他们的孩子身上,特别是年幼的新城公主,简直是要什么给什么。因为担心其他妃嫔和保姆照顾不好他和长孙皇后的宝贝儿女,唐太宗索性把皇后最小的几个孩子都带进了自己的宫殿,亲自抚养,这让他成了历史上少有的两位亲自带孩子的皇帝爸爸之一。

长孙皇后的其他孩子们都很疼爱这个小妹妹,常常进宫看她。可因为他们一家有遗传的气疾,这些孩子的身体都不太好。新城公主也是,从小就老是生病。为了给孩子们祈福,唐太宗还特地宣布大赦天下呢。

不过这种靠迷信的做法没啥用,长孙皇后一走,她的孩子们就像被死神盯上了一样。新城公主的两个姐姐,长乐公主李丽质和晋阳公主李明达,一个接一个地生病去世了。这让唐太宗特别心疼新城公主,所以在她八岁那年,就破例封她为衡山郡公主。

《唐六典》里说:“不管是出名的山啊、大河,还是京城附近的县,都不能用来分封。”

就是说,唐朝有条规矩,不能拿名山大川当封号。结果,好多大臣都上书反对。但唐太宗特别疼爱这个女儿,还想着衡山这样的神仙地方能保佑她健健康康,所以就是不肯改封号。

不仅如此,别人到了成年都不一定能得到的封地,新城公主8岁那年就已经拥有了。这时候,唐太宗对新城公主的疼爱,简直超过了任何一个皇子。

新城公主是大堂里最得宠的公主,她的婚事唐太宗可上心了。从公主四五岁起,太宗就开始琢磨这事,把满朝文武大臣的儿子都挑了个遍,想给女儿找个既会文又会武、啥都能行的驸马。可也许是太宗觉得哪个小子都配不上宝贝女儿,所以新城公主的婚事就一直这么拖着没定。

公元643年的时候,唐太宗身边的大臣魏征病得很重。唐太宗心里非常着急,老是派太医去给他看病,还带上太子一起去看望他。但魏征那时候病得太厉害了,治不好了。唐太宗就问魏征,还有什么心愿没了结。

强硬了一辈子的魏征,想想自己以前干的那些事儿,心里不由得直打鼓。要是自己真有个三长两短,只怕儿孙们就要任人宰割,成了别人刀俎上的鱼肉了。

唐太宗瞧了瞧躺在病床上魏征的儿子魏叔玉,心想这孩子长得精神帅气,和他老爸挺像,于是打定主意,要把自己的心头肉新城公主嫁给他,这样既能让魏家脸上有光,也能让魏征安心。

下了赐婚圣旨后,唐太宗亲自领着还小的新城公主去见了魏征。新城公主乖乖地行礼磕头,唐太宗就在魏征的病床旁边大声喊他:“魏老爱卿,我给你做主了,把我闺女许配给你儿子,你就快谢谢恩吧!”

魏征那时候病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可一听说皇上最疼的小公主要嫁给自己的儿子,心里立马踏实了,用尽力气在枕头上晃了晃脑袋表示感激,结果第二天就走了。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魏征刚去世没多久,也就三四个月吧,他推荐的两个官员侯君集和杜正伦就都出了问题。一个因为造反被杀了头,另一个因为拉帮结派被贬了官。魏征作为他们的推荐人,也被扯进了这事儿里,唐太宗开始怀疑他活着的时候是不是也跟他们有来往。

唐太宗的心思一显露,那些曾被魏征得罪过的官员们可乐坏了,纷纷上书,奏章像雪花似的一叠叠堆到唐太宗的桌上,都说魏征不光拉帮结派,还借着唐太宗的名头来给自己挣面子。唐太宗一听,火冒三丈,新城公主和魏叔玉的婚事也就这么吹了。

婚约取消后,唐太宗立刻又给新城公主找好了新的夫婿,就是她母族那边的长孙权。长孙权来自大家族,既会文又会武,还和新城公主是亲戚。所以,这门亲事两家都很乐意。

在公元649年3月24日那天,正好是长孙皇后的生辰,唐太宗就宣布了要给新城公主赐婚。为了让新城公主的夫家更有面子,他还特意提拔了长孙权的父亲,一连升了三级官,长孙权也因此得到了官职和爵位。

但那时候的唐太宗已经年纪很大了,虽然他掌握着大权,但心里就盼着新城公主能顺顺利利出嫁,有个好归宿。然而,在那个时代,结婚的事情本就复杂得很,更别提是公主的婚事了。所以,新城公主还没穿上嫁衣坐上花轿,唐太宗就去世了。

新城公主最心爱的父亲离世了,她心痛得不得了。好在刚当上皇帝的亲哥哥李治特别心疼这个妹妹,经常安慰她,慢慢地,新城公主才算打起了精神。

【突遭婚变,风光大葬】

在唐朝的时候,如果父亲过世,子女们得守丧三年。但唐高宗心疼妹妹,觉得她不能再耽误青春了,就想着让她只守一年丧就嫁人。不过这个想法被朝廷里的大臣们全都反对了,唐高宗没办法,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

孝期满后,李治立刻拿出早就备好的一堆珍贵宝贝,打算热热闹闹地给妹妹办场大好的喜事。

唐高宗给新城公主办了个超大的婚礼,嫁妆也是多得数不清。但唐朝的大臣们对公主的婚礼规矩要求很严,之前他的姐姐长乐公主就因为嫁妆太多被说了闲话。为了不让大臣们唠叨,唐高宗就把妹妹衡山郡公主的称号给改了,叫她新城长公主。为了弥补妹妹,他还特地多给了她五千户的封地呢。

新城公主和长孙权的婚礼经历了不少波折,但好在婚后,这对年轻漂亮又性格合得来的夫妻相处得非常融洽,活成了人人羡慕的神仙伴侣。

新城公主婚后过得特别开心,满脸都写着幸福小女人的模样,李治看到妹妹这么快乐,心里也美滋滋的,多次给妹夫长孙权的家族赏赐。但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新皇帝李治和老臣长孙无忌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长孙家的日子也开始不好过了,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小两口的生活。

更惨的是,长孙无忌在政治斗争中输了,竟被人诬陷为谋反,结果长孙全家都遭了殃。长孙权虽然不是长孙无忌的亲生儿子,但也被流放到边疆。新城公主对丈夫情深意重,坚持要和丈夫一起去流放,可李治怎么舍得让小妹妹去那种偏远受苦,于是下令把她接回了宫里。

新城公主没法违抗哥哥的决定,但她还是在用自己的办法表达不满。从丈夫被流放后,她就整天头发乱糟糟的,也不打扮,心情非常低落,连跟哥哥说话都不愿意了。李治看到妹妹这样特别心疼,一着急,竟然想了个不太好的办法,那就是给妹妹再找一个夫君。

这次,李治挑中了出身名门的韦正矩作为对象,他怕韦正矩的身份配不上新城公主,所以李治干脆利落地提拔他,让他像坐快车一样,一跃成为三品大员的殿中监。

但是,李治心里其实清楚得很,新城公主压根就不想嫁给韦正矩。可他对新城公主不吃不喝、哭闹不休的行为就是不理不睬,认为自己给公主挑的夫婿非常好,硬是把公主给嫁了出去。

都说硬凑的夫妻没感情,新城公主心里只有她的前夫长孙权,所以这俩人结婚后,就成了一对不和谐的夫妻。

韦正矩同样出身名门,面对公主那糟糕的态度,他心里也很不痛快,干脆就和公主分开住了。这样一来,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公开化了,京城里关于他们的流言四起,有的人还说韦正矩对公主不敬,甚至动手打她呢。

韦正矩觉得这事儿纯属瞎扯,不屑一顾,压根儿没想过自己最后会栽在这上面。

公元663年,新城公主,前半生一直被父亲和哥哥宠着,过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但她再也受不了皇权对自己婚姻的操控,最后心情沉重地离世了。

到现在,唐高宗的亲妹妹们都不在了,这让他伤心得不行。他给妹妹办了个非常隆重的葬礼,连朝政都停了,这规矩早就超出了平常。送葬的礼品和葬礼的排场,都比一般的规矩要高得多,简直就是皇后级别的待遇。大臣们对此议论不断,但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唐高宗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他的伤心最后变成了怒火,全都撒在了倒霉的妹夫韦正矩身上。

因为之前有谣言说韦正矩家暴,唐高宗就派人去问责他,还命令官府去查查这事儿。可夫妻间的私事,官府哪查得清呢?韦正矩呢,也证明自己没家暴。结果,唐高宗就找了个不清不楚的罪名,把韦正矩给杀了,说是让他到阴间去伺候公主。

【千年之后,水落石出】

新城公主虽然地位高贵,但在唐朝,像这样出身的公主并不少。按常理,没有公主能以皇后规格下葬。因此,李治的这一做法让后人议论纷纷。直到1944年,新城公主的墓被发现,这个谜团才真相大白。

尽管新城公主的陵墓曾几次被盗墓贼捣乱,但它还是非常奢华。让人没想到的是,墓里那些特别漂亮的壁画,竟然被毁得很严重。考古学家一开始还以为这是盗墓贼干的,但仔细一查,才发现这些壁画是在建造时就给弄坏了。

这事儿真挺奇怪的,大唐那位最得宠的公主,她的墓里壁画竟然被当时的人给破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经过一番研究,考古学家发现,那些被破坏的壁画大多是新城公主身边丫鬟的脸蛋。他们觉得,这是因为唐高宗怪罪这些丫鬟没照顾好公主,也没劝好公主,让公主因为和老公分开,心情郁闷最后死了。所以,唐高宗就让人把这些丫鬟的脸给毁了,意思是她们没脸再见公主。

到现在,李治才明白为什么要用皇后的规格来安葬妹妹。他想到,正是因为自己固执己见,才让妹妹失去了心爱的丈夫,也让她对生活失去了期望,最终在病床上含恨离世。所以,尽管李治表面上命人毁去了那些丫鬟的容貌,但实际上他心里觉得自己没脸去见妹妹。

新城公主已经离世,为了让心里好受些,李治决定按皇后的规格为她举办一场隆重的葬礼,算是稍微弥补一下自己对她所欠下的情债。

新城公主身份高贵,深得两代皇帝的喜爱,可以说是一辈子都被宠着。但就算是这样,在那个年代,她还是没能逃脱政治婚姻的安排。世事多变,她不但保不住自己的夫君,连婚姻大事都不能自己做主,最后只能带着满心忧郁离世。

谁又能说唐高宗李治不是真心疼他这个妹妹?毕竟新城公主可是史上唯一一个按皇后规格下葬的公主。但话说回来,她这一生的悲剧也确实是由李治造成的。说到底,在那个男人说了算的社会里,女人没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在生活的风浪中慢慢枯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朝的灭亡,许多人认为是外力压倒了这一历史巨人,尤其是在八国联军的侵略下,国家的命运已经注定。然而,...
原创 慈... 慈禧作为最高权力责任者,拒绝取消维持了300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这在体现其政治之干练的同时,也多...
大结局揭秘!你绝对想不到《我与... 第十八章:步步惊心,暗潮汹涌入宫后的日子并未如外界想象般风光,姜宓深知她不过是一颗棋子,若不主动求变...
原创 二...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丢失的领土达300多万平方公里,如海参崴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德国和中国类似,二次世...
原创 与...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两位著名的名媛交际花,她们被称为是“南唐北陆”。北陆就是陆小曼了,那么与她齐名的...
又有新发现!柳州的河里,到底藏... “这口甬钟是在融江河柳城段发现的,距今2500多年。”近期,柳州市柳城县博物馆刚刚入藏的青铜甬钟,引...
原创 刘... 文/纪布 话说,大家应该都知道所谓的“名言”指的就是一些“名人”所说过的一些很有哲理、深意的话,后世...
关羽和孙权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关羽和孙权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早期阶段:合作与联盟 在赤壁之战前,关羽作为...
原创 人... 《采访曾国藩》系列之四 曾国藩首次为官,30岁成为翰林院实缺检讨后,还是豪情万丈,欣喜了很长时间。可...
原创 全... 引言 成语“事出有因”,出自晚清时期文学家李伯元的著名小说作品《官场现形记》中“说了些‘事出有因;查...
原创 李... 公元前446年,参加三家分晋的魏氏老大魏驹去世,他的孙子魏斯即位,也就是魏文侯。作为战国初期的大国,...
原创 朱...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曾出现过无数的强大鼎盛的国家及颇负盛名的君主。而纵观历史,在这些不计其数的君主中...
原创 四... 巴比伦曾经存在于现代伊拉克所在的位置,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巴比伦这座城市,或者至少听说过当时世界上最高...
历史文化遗址保护丨学习《云浮市... 历史文化遗址承载着一座城市独特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址...
原创 清...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国祚268年,诞生过12位皇帝,有超长待机的康熙大帝,也有被野史记...
原创 刘... 刘备先后跟过多位老板。 跳槽时,刘备往往能得到各位老板最“顶格”的欢迎和尊重。 挣扎的早期跳槽:离职...
原创 关... 大概在公元220年曹丕将汉献帝赶下台,自己称帝建立魏国史称曹魏,三国历史也因此正式拉开了序幕。这一段...
原创 陈... 学过历史的人,都会记得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的大宋王朝。 历史课本上蜻蜓点水般的一笔带过,让我们记住...
传承的铜光岁月:一枚中华民国二... 在重庆市的深处,龚先生珍藏着一枚别具意义的铜币——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壹分铜币。这枚铜币是龚先生在前几年...
原创 她... 导读:在以前的时代,掌权者往往为了巩固与另外一个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就挑选一些无辜女子作为信任鉴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