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妲己之墓在河南被发掘,揭开历史之谜,专家叹息:千古奇冤
迪丽瓦拉
2025-08-23 21:03:32
0

提起苏妲己,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自古以来,她就是"狐狸精"、"红颜祸水"、"蛇蝎美人"的代名词。相传她是一个国色天香、妖艳妩媚的绝代佳人,但却心如蛇蝎,心狠手辣,蛊惑纣王,使其纵情女色,残害忠良,民不聊生,断送了殷商几百年的基业。《封神演义》中更是将她描写成了一只祸国殃民的狐狸精。

苏妲己剧照

当然,传说和小说并不能代表历史的真实性。那么历史上的苏妲己是否真实存在,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苏妲己的身世

由于殷商年代久远,历史资料对苏妲己的记载比较少。

《国语-晋语》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帝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听计从。

"意思为殷商国君帝辛(纣王)征讨有苏这个部落时,有苏氏部落首领把自己的女儿妲己献给纣王。纣王十分宠爱妲己,并十分听她的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上史料并没有指出苏妲己如何恶毒、祸国殃民,这后来也通过后人考古研究得到了印证。

商纣王墓

二十世纪初,考古专家在河南省安阳市发现了一座商朝古墓,经研究发现墓主人是商纣王,而旁边分别是苏妲己和姜皇后的墓,由此可以肯定历史上的苏妲己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由于时间久远,原来的墓碑早已不知所踪,图中的墓碑是后人所立的。

经发掘,墓室出土了许多殷商时期的陪葬品,主要是玉器、青铜器等各种器具。墓志铭以及墓中的龟甲和兽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和"卜辞"记载的信息,颠覆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苏妲己的看法。

根据墓室信息记载,纣王原名帝辛,孔武有力嗜好战争,苏妲己就是他最得意的战利品。

苏妲己墓

而苏妲己墓记载,苏妲己己姓,苏氏,名妲,苏国人(现在的河南温县人)

。公元前1047年帝辛率大军征讨苏部落,面对强大的商军进攻,弱小的苏部落抵挡不住,很快溃不成军,最终选择了投降,献出了倾城倾国的美女妲己和牛羊马匹。由此可见苏妲己是作为"和亲"的礼物献给帝辛的,并不是像后来小说和影视剧中所说的,是帝辛看上了苏妲己的美貌而强行招入宫中的。

苏妲己剧照

根据墓中记载,苏妲非但不是什么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更不是什么狐妖护体,而是一位忍辱负重、了不起的女人。为了部族的存活,她甘愿成为政治手段的牺牲品,把自己献给帝辛。她到了帝辛身边后,强颜欢笑,尽力取悦帝辛,努力让自己及部落生存下去。

殷商灭亡的真正原因

据墓志铭所记载,苏妲己入宫的时间是公元前1047年,而商朝灭亡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说苏妲己进宫仅仅一年,商朝就灭亡了。苏妲己进宫时才有16岁,还是一个不谙世事小姑娘,怎么可能在一年之内就摧毁一个已经成立了几百年的王朝呢。再说帝辛作为一国之君,掌握生杀大权,也不可能让一个作为战利品的女人左右自己的想法。

那么殷商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其实殷商的灭亡真相主要有三点:

一是征伐过度

。纣王年轻时为了能够建立属于自己的丰功伟绩,到处开拓疆域,尤其是对东夷的征讨,战线拉得太长,劳民伤财,国库空虚,国力减弱。《左传》这样评价:"纣克东夷而损其身。"可见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逐渐拖垮了商王朝。

二是树敌太多。

纣王四处征战导致了很多小国的覆灭,也加深了其他国民对殷商的仇恨,尤其是对西周的压迫导致了后来的"武王伐纣",这也是殷商灭亡的根本原因。

苏妲己剧照

三是荒淫暴政

。纣王荒淫奢靡、残害忠臣、鱼肉百姓、滥杀无辜、横征暴敛,激起民愤,以致于西周大军攻来时,军民纷纷倒戈,配合周军攻打殷商,加速了殷商的灭亡。

由此可见,殷商的灭亡是其自身的原因。如果说苏妲己有什么罪过,那可能就是她长得太美,使纣王难以自持,成天不理朝政。

苏妲己被抹黑的原因

苏妲己剧照

由于儒家观念长期主宰中国古代社会,男尊女卑,长久以来士大夫们习惯于把王朝的覆灭归咎于红颜祸水,如夏朝的妺喜、周朝的褒姒、春秋的骊姬、唐朝的杨贵妃等等,这其实是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尊严,为自己推脱责任,找女人背锅。

可怜苏妲己被骂了几千年,其实只是替罪羊罢了,考古专家都觉得真是千古奇冤,古墓的发掘总算为她沉冤昭雪。

(以上图片均为网络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世... 毛泽东主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
原创 司...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应该也有比较深刻的印象,“阴沉”、“老谋深算”、“...
原创 犹... 前言 大家在互联网上不难看到这样的数据信息: 犹太人被誉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虽然整个族群的人...
原创 看... ?【本文由 蜀山笔侠 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我国历朝历代谁对现在中国的版图贡献最大? 当...
原创 韩... 在中国古代,为了迎合君王向往长寿的愿望,大臣们习惯称君主为“万岁”。在《事物纪原》中记载,战国时期,...
原创 周... 如果把我党比作一个家庭,没有毛主席,这个家要散,同样,这个家也必不可缺少周恩来。 周总理永远是在紧急...
原创 司... 引言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每逢乱世,就会有英...
原创 晚... 这张照片中的风尘女子正陪着一众富商打麻将、抽大麻。在中国古代娼和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娼是出卖肉体...
原创 两... 听说点赞关注我的人,都会好运相伴!还等什么?快行动起来吧! 战争年代,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濒危转安”的中国木拱桥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木拱桥。  刘 妍供图 2024年12月5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联合国...
探秘土耳其“瓷器藏宝阁”:近1... 土耳其托普卡帕宫博物馆是全球除中国外收藏中国瓷器最多的地方,即将迎来一座全新瓷器博物馆。馆藏的元、明...
原创 明... 《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
原创 为... 三观沉思录,如果各位看官喜欢我的文章,麻烦点一下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聚焦历史,冷...
原创 河...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
原创 圆...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当时清朝的咸丰皇帝带着皇宫贵族全部逃亡热河,整个紫禁城都沦陷了,皇宫和...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再现故宫文物近百年前的隐秘征途 祝勇采访故宫文物南迁功臣、故宫博物...
原创 明... 《长岁》曾言:“愿献南山寿,年齐大衍经纶富。”古往今来,长寿皆为世人期盼目标。追寻长寿之路中,无数奇...
原创 1...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 关注 ”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198...
原创 海... 按照史料上记载,夏朝是是我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抛开“大禹治水”的故事不谈,就“夏朝是否曾经存在”这...
数读中国丨坐上银发列车 来一场... 数读中国丨坐上银发列车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