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国名将,99%的人会脱口而出:关羽、张飞!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颠覆认知的真相,翻开正史《三国志》,真正堪称“打仗天花板”的,根本不是关张二人,而是被我们严重低估了一辈子的刘备!别急着反驳,这可不是我信口开河,陈寿的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为什么大多数人想不到?因为《三国演义》把刘备塑造成了只会哭鼻子的老好人,把关羽、张飞吹成了无敌战神。可历史偏偏爱开玩笑,真实的情况,往往比小说更精彩,也更出乎意料。
关羽的勇猛,在正史中确实有据可查。陈寿评价他为“万人之敌,为世虎臣”,这顶高帽戴得稳稳的。他最风光的一仗,莫过于白马坡万军之中斩颜良,《三国志》记载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袁绍手下将领没人能挡住他,这场面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这操作难度极高,是三国正史里极少见的千军万马中直取上将首级的记录。
但勇猛和会打仗是两码事,尤其是驾驭大型战役的能力。关羽职业生涯的顶峰,也就是襄樊之战前期,围曹仁,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搞得曹操都想迁都避他锋芒,堪称“威震华夏”。可这仗赢得快,输得也惨。他孤军深入,和益州大本营的配合没搞好,后院又让吕蒙给端了,最终败走麦城,把荆州和自己的命都搭了进去。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关羽是一把冲锋陷阵、斩将夺旗的尖刀,是顶尖的“将才”,但缺乏掌控全局的“帅才”眼光,打硬仗可以,指挥决定国运的大战役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再看张飞。演义里他是莽撞人的代表,但正史中的张飞,其实比关羽多了几分谋略。比如巴西郡之战,他和曹魏名将张郃相持五十多天,然后出其不意,率精兵从小路截断张郃军队,利用山道狭窄的地形,把张郃打得大败,最后张郃只能弃马爬山,带着十几个随从狼狈逃跑。这一战足见张飞并非一味蛮干。陈寿说他“雄壮威猛,亚于关羽”,同时也指出他“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张飞的致命伤在于他的暴脾气,对手下士卒太过严苛,动不动就鞭打,最终也死在了自己部将张达、范强手里。他独立指挥的大规模战役记录不多,所以,张飞是一位出色的猛将、先锋,但距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顶级统帅,还是有差距的。
那么,刘备的“战神”成色究竟如何呢?我们得抛开演义滤镜,看看他实打实的履历。刘备的起点非常低,早年跟着母亲织席贩履,生活艰辛。十五岁时,母亲咬牙送他跟随大儒卢植读书,这段经历开阔了他的眼界。他喜欢结交豪杰,关羽、张飞就是这样聚集到他身边的,史书说他是“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就连中山大商人张世平、苏双,初次见到刘备都觉得他非同一般,愿意资助他金银财物,刘备就是用这笔钱拉起了自己的第一支队伍。
刘备早年打过黄巾军,因战功当过安喜县尉。后来投奔同学公孙瓒,担任平原相。在平原任上,他加强武备,抑制豪强,善待百姓,深得民心。甚至有一次,土豪刘平派刺客去杀他,刺客却被刘备的人格魅力感化,不忍下手,反而把实情告诉了他后离开。后来朝廷派督邮到安喜县,意图裁撤刘备,刘备几次求见不得,一怒之下“直入缚督邮,杖二百”,然后弃官逃亡。你看,刘备的血性和果断,在正史中清晰可见,只是《三国演义》把“怒鞭督邮”的戏码安到了张飞头上。
刘备半生颠沛流离,投靠过曹操、袁绍、刘表,吃过很多败仗。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屡败屡战”的坚韧劲儿。换成别人,经历这么多次全军覆没式的打击,早就崩溃了,但刘备每次都能重新站起来,而且身边总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一批骨干死心塌地地跟着他,这本身就说明了他非凡的领袖魅力和凝聚力。
说到具体的战役指挥能力,长坂坡之战很能说明问题。当时曹操亲率五千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击,刘备带着十几万百姓,行军速度极其缓慢。在这种绝境中,刘备依然能冷静部署:派关羽去江夏求援,自己带张飞、赵云断后,最终成功撤退,并为后来联合孙权打赢赤壁之战保存了力量。赤壁之战后,刘备亲自率军攻占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打下了蜀汉的第一块像样的地盘。
刘备军事生涯的巅峰,无疑是汉中之战。这一战,刘备是全军总指挥,对手是曹操本人。曹操派了夏侯渊、张郃等大将镇守汉中。刘备亲率大军进攻,初期战事胶着。后来他改变策略,南渡沔水,在定军山扎营,吸引夏侯渊来争,然后派老将黄忠居高临下发动突袭,一战斩杀了夏侯渊,曹军大败。曹操闻讯亲自率军来援,刘备则依托险要地形坚守,不与之正面硬拼。曹操打了几个月,劳师无功,损兵折将,最后只好撤军,刘备彻底拿下了汉中。
汉中这块地有多重要?它是益州(蜀地)的北大门,拿下汉中,益州才有了屏障,刘备这才敢在公元219年称汉中王,随后建立蜀汉政权。曹操是什么人?那是统一了北方、消灭了无数对手的乱世枭雄。刘备能在正面战场上迫使曹操认输撤退,这份战绩,在整个三国时代都极为耀眼。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刘备“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是把他和汉高祖刘邦相提并论的。曹操也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如果刘备只是个无能之辈,奸雄曹操会如此看重他吗?
#黄金税改新政解读#可能有人会说,刘备不是有诸葛亮辅佐吗?这里有个时间线问题。诸葛亮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才出山辅佐刘备的,而刘备早年那些仗,都是他自己指挥的。诸葛亮初期主要负责内政和战略规划,相当于“后勤部长”和“战略顾问”,真正带兵打仗、攻城略地的多是刘备自己。诸葛亮的独立领兵作战,主要是在刘备去世之后进行的北伐。
刘备的知人善任,也是他军事能力的重要体现。真正的帅才,不一定自己要武功天下第一,而是要能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刘备深知关羽勇猛,让他独当一面镇守荆州;了解张飞有粗中有细的一面,让他镇守巴西,果然击败张郃;看出老将黄忠宝刀未老,关键时刻用他斩杀了夏侯渊;利用马超在羌人中的威望,来安抚边境。他能让这些性格能力各异的将领人尽其才。反观关羽,刚愎自用,轻视士大夫,导致内部不和;张飞暴烈,不得军心,最终酿成杀身之祸。这就是帅才和将才的根本区别。
关羽失荆州,历来被说成是“大意”。但仔细分析,情况很复杂。关羽在襄樊之战前,进行了周密准备,甚至在曹魏内部的宛城、陆浑等地策动了反抗力量,一度形势大好,搞得曹操都想迁都。然而,东吴的孙权背弃盟约,突然偷袭荆州。曹操方面也投入了巨大兵力,除了徐晃,还有张辽、夏侯惇等众多名将伺机而动,东吴方面也是吕蒙、陆逊等精锐尽出。而刘备集团内部,镇守江陵的糜芳和士仁不战而降,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见死不救,导致关羽陷入绝对劣势,最终兵败身死。所以,荆州的丢失,是魏吴联手全力绞杀、内部又出现叛徒的综合结果,不能简单归咎于关羽一人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