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渭城朝雨
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大混战时期,在这一时期各地军阀、起义风起云涌,政治黑暗腐败,百姓民不聊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段时期。同样的,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是在这一时期趁着中原汉人王朝国力凋敝趁虚而入,更加重了这种混乱局面,而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少数民族大举侵入中原的开端。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一代枭雄宇文泰就是诞生在这一时期。
宇文泰本是鲜卑人,世代居于代郡武川县(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宇文泰的祖上曾经在后燕为官,在北魏建立并灭了后燕以后,宇文泰的家族便顺势归降了北魏朝廷。北魏建立后为了抵抗更北方的游牧民族,于是在今内蒙古和山西、陕西接壤的地方设立了著名的六镇,而居住于武川的宇文家族便成为了镇守武川镇的边民,这有点像《权力的游戏》中的“北境长城”一样,终北魏一朝,宇文家族都居住在武川替北魏朝廷镇守北方。
然而到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随着北魏贵族向南迁移,六镇的将士们便被无情的抛弃了,这直接导致了六镇将士们的待遇直线下滑,以前的六镇守军都是由贵族子弟充任,而现在却成为了囚犯流放之地,再加上南迁朝廷对六镇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所以六镇越来越被轻视,该有的粮饷待遇也是一落千丈,这种天壤之别使得六镇的将士们心生强烈不满,于是在北魏末年,六镇士兵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著名的“六镇之变”。
在六镇起义当中,宇文家族也受到了波及,宇文泰的父亲、大哥、二哥、三哥相继战死。剩下的宇文泰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忙忙如丧家之犬、惶惶如漏网之鱼,成为了漂泊无依的颠沛流离之人,也许正是这一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流亡时期,才造就了宇文泰坚韧不拔又胸怀大局的性格。
宇文泰先是参加了怀朔镇兵鲜于修礼的起义队伍,在鲜于修礼被北魏朝廷击杀后,宇文泰又归附了葛荣军中,在葛荣战败后,宇文泰又归附了一代枭雄尔朱荣,在尔朱荣那里宇文泰遇到了旧时相识贺拔岳,从此成为了贺拔岳的得力干将,所以人不仅仅要有才能,更重要的是要遇到能赏识自己的伯乐和能施展自己才能的广大舞台。
公元530年,尔朱荣派遣贺拔岳西进关中平叛,在宇文泰的助力下,贺拔岳势如破竹,很快便平定了关中叛乱,而宇文泰也趁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很快便有了自己的家底。同年,尔朱荣妄图阴谋除掉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兵败被杀,其后北魏权臣高欢剪灭了尔朱家族,彻底控制了北魏朝政,于是高欢大力加封远在关中的贺拔岳,以此来向雄霸一方的贺拔岳示好。
而同时,当时的北魏孝武帝元修密不甘心沦为高欢的傀儡,也想拉拢贺拔岳,于是秘密派人与贺拔岳见面,一时间贺拔岳不知该如何处理。于是宇文泰毛遂自荐,想亲自去晋阳面见高欢,以此打探高欢为人。在见到高欢后,高欢被宇文泰的才华和见识所吸引,于是劝说宇文泰留下来为自己效力,但宇文泰以一番言辞恳切的说辞婉拒了高欢,然后回到了关中。这是两位一生之敌的首次会面。
在回到关中后,宇文泰劝贺拔岳早做打算,说高欢不是久为人臣之主,以后必定会取北魏而代之。于是贺拔岳根据宇文泰的谋划,制定了先平定关中以西土地,不断扩展关中之军的生存空间,巩固自己的革命根据地,然后再回师东向,打着辅佐王室的旗号以与高欢争锋。
然而就在蓝图即将付诸现实之际,贺拔岳在一次军事行动中意外身亡,这给了宇文泰一个天赐良机。于是在众人的推举下,雄才大略的宇文泰接管了贺拔岳的军队,开始了他金戈铁马的辉煌一生。
在接管了贺拔岳的军队以后,宇文泰一面严明军队纪律,一面积极为贺拔岳报仇;同时,他还派人与处在高欢控制之下的孝武帝取得联络,表示愿尊奉王室,为王室效力。孝武帝大喜,正式承认了宇文泰的地位。不久以后,孝武帝密谋起兵除掉高欢,但事情败露,在亲信的建议下,孝武帝逃到了关中,投到了宇文泰的怀抱之中,而这正是宇文泰求之不得的事情,从此以后,宇文泰效仿曹操,开始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王之路。不过,孝武帝毕竟是想要有所作为之人,在来到宇文泰军中后,他发现他只不过成为了另一人的傀儡,于是不满之情溢于言表,于是在他投奔宇文泰仅仅5个月后,便被宇文泰所毒杀,然后,宇文泰令立元宝炬为帝,他自己独掌朝政大权。
而东边的高欢也另立孝静帝元善见为帝。至此,北魏彻底分为东、西魏,而高欢与宇文泰正式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
在西魏刚刚建立的初期,宇文泰的实力其实是远远落后于东魏的,但在宇文泰励精图治下,这种西弱东强的局面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在东、西魏的几次大战以后,如潼关之战、沙苑之战、邙山之战等,善于用兵的宇文泰在敌强我弱的不利局势下,硬是凭借着高人一等的军事指挥能力击败了强大的东魏高欢部队。再加上宇文泰出色的政治才能,他先后创立了六军制、府兵制、八柱国等一系列先进的政治体制,极大地提高了西魏政治效率,使得西魏的国力迅速上升,特别是府兵制一直延续到了唐朝初期。
反观东魏这边,虽然刚开始的国力大大强于西魏,但在高欢去世以后,他的几个儿子们的才能远远逊色于老爹,在西魏加速吸收汉文明提升国力之际,东魏却倒行逆施,加速鲜卑化,使得东魏不仅国力慢慢下滑,民心也在慢慢失去。所以,差距就是这样一步步被拉大。
在东、西魏对峙期间,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可以完美的解释两国之间的实力此消彼长。在初期西弱东强时,每到冬天,西魏的边防士兵都会凿开上了冻的黄河,以防东魏趁机西进;而到了后期,这种情况发生了反转,东魏士兵开始凿冰。可以说,宇文泰将一副不太好的牌打的越来越好,而东魏则是将一副好牌打的稀烂。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西魏在宇文泰手下建立的各种制度为后来北周、隋、唐的建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宇文泰的西魏奠定了后面几个朝代的强大基础。
再有,宇文泰死后,他的儿子建立北周;而隋朝的建立者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宇文泰的手下十二大将军之一,曾在对东魏的多次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宇文泰重用;而唐朝的建立者李渊的祖父李虎同样是宇文泰的手下大将位列八柱国之一,也在宇文泰手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唐朝的基业始于李虎。而同样身为宇文泰手下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的大女儿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四女儿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七女儿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皇后。
可以说宇文泰为北周、隋、唐贡献了良多,实为一代枭雄!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