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飘飘自天降,千年宏图化云烟。
故宫有着朱红的墙壁和金黄的琉璃瓦,显得格外华丽,但在它光彩照人的背后,其实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当故宫被漫天的大雪遮盖时,到处白茫茫一片,好像连那些不好的事情,在这种景象的映衬下,也都变得纯净了些许。
到底,它现在变得那么安静和平和,就好像过去那些残酷的战争和杀戮,都在眨眼间化作了尘土,因此,当人们今后看到这样的故宫,心里很难把它和血腥联系到一起。
这上千年的霸业,造就了我们国家历史上最耀眼的建筑,可到了近代那段黑暗的历史里,它备受折磨。尽管现在还屹立不倒,但已经伤痕遍布。
因此,有关部门派了好些专家来进行修复工作。在修理那块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地板时,专家们大吃一惊,原来这地板里藏着朱棣不少狠辣的手段呢。
【朱棣的登基之路】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娃,朱元璋立下规矩,明朝的皇位得由老大这一支来传,可朱棣不是老大生的,所以按理说,他当不上皇帝。
那他到底是怎么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爬到今天这个位置的呢?
首先,咱们得瞧瞧他的来历,根据历史资料,他不是汉族人,老妈是蒙古族人。要知道,明朝可是打败了蒙古才建立起来的,这样的背景,自然没法给他啥帮助。
还好,朱棣继承了蒙古人的刚烈性格和勇猛精神。
另外,朱棣从小就跟朱元璋南征北战,在军营里威望特别高。对于朱元璋的那些老部下来说,他们心里更认朱棣当皇帝。所以,当朱棣打算起兵反抗时,得到了很多将士的拥护。
因此,朱棣虽然只是个藩王,但他还是成功召集了30万大军。
他虽然文学上没啥天赋,但治理国家却有一套本事。从小时候起,他就一个人带着军队守卫幽州和燕地,忠心耿耿地为国家效力,因此在当地赢得了老百姓的广泛拥护。
朱棣既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又获得了军队的拥戴,心里头自然就有些飘飘然了。
最后,咱们来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打架的。
朱允炆在朱棣眼里,就像个文静的读书人,刚当上皇帝没多久,地位还不牢靠。虽然他手头有100万大军,但因为没有出色的将领带领,打起仗来就像一堆散乱的沙子,没有凝聚力。
而且在这百万大军里,还有朱棣以前的手下,所以仗还没开打,就有好多士兵先投降了。
最关键的是,朱允炆性格仁慈宽厚,在那万分紧急的时刻,他居然吩咐手下不能对朱棣动手,不然就要按军法严惩。
再看看朱棣,打起仗来非常狠毒,对自己的亲侄子朱允炆也绝不留情。他不仅命令军中的将士必须杀掉朱允炆,甚至还亲自上战场,一门心思想要朱允炆的命。
就是因为朱允炆心太软,不够果断,所以他最后才被朱棣给打败了。
【明君还是昏君】
在朱棣当上皇帝之前,他放火烧死了朱允炆。为了不被大家说成是造反,他当上皇帝后,就杀了很多将领,手段相当狠毒。
他甚至公开说自己的亲妈是马皇后,就是想证明自己血脉纯正,免得被人说是叛乱分子。
不过,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深厚。朱元璋在优秀的朱棣和普通的朱允炆之间,选了朱允炆当继承人,这其中的原因很明显,因为朱允炆是马皇后的亲孙子嘛。
这种糟糕的假话,不过是用来哄骗自己而已。
因此,朱棣所做的那些事情,在大家心里还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家都觉得他是个暴君,这个看法很难改变。就算后来他创造了永乐盛世,也没能让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不过,要是说到军事防御,朱棣还真是个挺有头脑的好皇帝。
那时候,明朝最厉害的军队都在北平,南方呢,因为条件好,容易让人只想守着那一小块地方过日子。所以,朱棣就把都城从南京搬到了北平,从这以后,咱们国家的政治中心就慢慢从南边移到了北边。
他用皇帝亲自守卫国家边疆的方式来吓唬外族人,还多次亲自带兵打仗,打败了势力强大的蒙古和鞑靼。
不过,关于迁都这事儿,老百姓中还盛传着另一种讲法。
朱棣虽然当上了皇帝,可南京城里经过一场大屠杀后,到处都透着诡异和害怕。虽然他杀人无数,根本不信鬼神那一套,但一想到城里祖先的牌位,他心里还是挺不是滋味的。
并且,由于杀了很多人,都城里的老部下和反对他的人还是很嚣张,甚至有人顶着御史大夫的头衔,明目张胆地去刺杀他,这让一向谨慎小心的朱棣也防不胜防。
干脆把都城搬到北平算了,毕竟那是自己的老地方,根基深厚,也好把权力紧紧攥在手里。
为了打造一个称心如意的皇宫,明成祖在永乐四年动手建造了故宫。
【故宫的建立】
你得知道,故宫是因为明朝迁都才建起来的,它象征着明朝的繁荣,也表明了朱棣亲自镇守国家的决心。因此,故宫不光要外表看起来华丽耀眼,实际上也得坚固无比,能抵挡住外来的敌人。
因此,朱棣对建造故宫特别用心,想当年他和朱允炆打仗时,是从地底下挖通道进城的,所以这次建故宫,他肯定得防着别人也用这一招。
因此,为了挑选好砖头,特地派了一组人去考察,最后选中了苏州的窑地专门烧制。因为这些砖是专供京城使用的,所以被叫做金砖,尽管它不是真的金子,但价值却能和黄金相提并论。
得经过七八道工序,才能挑出合格的砖头,然后再用特别的办法,让这些砖头粘得特别牢。
普通的房子铺个三四层砖就差不多了,但朱棣偏要故宫的地面铺上十七八层砖。这可把工匠们都愁坏了,毕竟故宫那么大,要用的好砖头又特别贵,这么铺下去,真是太费人力物力了。
因此,好多人对这个庞大的工程望而却步,可又因为朱棣的威严,不得不咬紧牙关接下,而这个大工程差不多把北平的百姓都动员起来了。
朱棣明白砖头很珍贵,也清楚修建故宫可能会把国库的钱都用光,所以他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官员们贪污,还让人在每块砖上都刻上负责人的名字。
在朱棣的严格监督下,故宫花了14年时间终于建成了。但奇怪的是,他并没有重重奖赏那些工匠,反而是把他们毒哑了,不让他们把建宫的事情说出去。
【结语】
故宫是我国古代时候最大的一片建筑群,这么大规模又精细的建筑,对那时候的老百姓来说,真的是非常艰难的事情,毕竟按照那时的钱财和技术,建造起来往往要花上十多年的时间。
这事儿真是劳民又伤财,到头来就是让皇室风光了一把,心里美了美。可对那些辛苦修建的老百姓呢,把十几年的大好时光都搭进去了,最后还被狠心地毒哑了,真是让人叹息不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