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时,李建成的5大心腹若是在身边,李世民不一定能赢
迪丽瓦拉
2025-08-24 03:33:23
0

谈及唐朝,李世民必被提及,而说到李世民,则不得不提“玄武门之变”。此乃李唐皇室最阴暗之事,亦是李世民生涯中的重大瑕疵。

李建成不断施压,企图致李世民于死地。李世民不甘被动,决定反击,最终在玄武门设伏,将李建成与李元吉斩杀。

李世民看似赢得轻松,实则过程凶险万分。若李建成五大心腹中有两人相伴,最终胜负便难以预料。

【李渊的顾虑】

李建成与李世民两兄弟儿时情谊深厚,作为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他们之间有着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

兄弟二人最终反目,根源在于唐高祖李渊。他的行为导致了两人关系的破裂,使得原本亲密无间的兄弟变得势不两立。

尽管正史常描绘李渊为平庸之辈,不及太子李建成,但细想其作为李唐王朝奠基人的身份,这样的评价真的站得住脚吗?

无人知晓李世民对史书的具体改动,但从正史中可见,李渊并非简单人物,他实为唐初最为老谋深算之人。

李渊或许在军事才能上不及李世民,文采与识人方面也不如李建成,但他精通权谋策略,运用制衡手段极为高超。

李世民渐显军事才能,且善结人心,令李渊感受到日益增长的威胁。

皇家无情,汉武帝时“巫蛊之祸”起因之一,乃汉武帝认为废太子刘据危及帝位,加之众多大臣支持刘据,故有此祸。

同理,李渊察觉到李世民势力庞大,已危及自身地位,因此他必须设法遏制李世民的势力扩张。

李世民幸运的是,时值李唐王朝初创,亟需他这位战神领兵。因此,李渊未敢轻率如汉武帝般除去李世民,而是扶植李建成,令其与之相争。

细阅史料可见,李世民与李建成间的争斗中,李渊始终未允许任一方彻底战胜对方,保持双方势均力敌。

李建成与李元吉屡谋计,欲使李渊除李世民。然每逢关键时刻,李渊仅严词斥责李世民,随后便从轻处罚。

李世民屡设计谋反击,致李建成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然李渊最终调和矛盾,宽恕李建成,令其太子之位得以保留。

哪有父亲一会儿偏向这个儿子,一会儿又偏向那个儿子的?很明显他是故意的,旨在让两人相互牵制以达到平衡。

【玄武门之变】

李渊安心后,李建成与李世民却度日如年,终日惶恐。终于,李世民不堪其扰,决意彻底解决,遂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之所以能成功,部分归因于运气。因在他采取行动前夕,李建成已获悉其意图对自己不利的消息。

李元吉曾劝李建成勿入宫,然李建成未纳其言,颇为自信。因宫中多其亲信,如玄武门守将常何,故李建成选择由此门入宫。

然而,李建成未曾料到,常何实为李世民之心腹,正因如此,李建成才步入了险境。

然而,即便如此,李世民当时已人手匮乏,实属孤注一掷。若李建成的五大心腹中有两人在侧,李世民的计策便不足为惧。

因此,可以说李世民赢得胜利的过程极为艰险,险到了极点。

【李建成手下最强的武将——罗艺】

谈及罗艺,众人首念燕云十八骑,尽管此乃演义虚构。然罗艺真实武艺非凡,丝毫不逊色于小说中的描绘。

罗艺本为隋末豪杰之一,然其明辨时局,自知难以自立,遂决定投靠李唐,以求自保。

罗艺天生勇猛,自幼修炼武艺,技艺超群。战场上,他奋不顾身,勇猛冲杀,因此多次立下赫赫战功。

罗艺性情暴躁,自恃武艺超群,常轻视朝中同僚,尤对文臣不屑一顾。故而无人对其有好感,多对他冷嘲热讽。

太子李建成自知军事才能不及李世民,故欲拉拢如罗艺般的勇猛武将,以制衡李世民。

罗艺视李建成为知音,对其忠心耿耿。若玄武门之变时他在旁,定能保李建成无恙。只要李建成逃离玄武门,败者便将是李世民。

遗憾的是,罗艺彼时正为李建成出征在外,未能伴其左右。

李世民登基后,竭力安抚罗艺,但罗艺念及李建成的旧恩,决意反叛。因李世民政权已稳,罗艺终遭挫败并被处决。

【李瑗】

李瑗为李建成与李世民之表哥,本身并无突出才能,唯因身为李唐宗室成员,方被唐高祖李渊赋予重任。

李瑗因领兵作战能力平平,常怀嫉妒之心于李世民。他屡战屡败,反观李世民屡战屡胜,如此鲜明对比,令李瑗内心深感失衡。

故而,李瑗主动亲近李建成。李建成亦需其重兵在握之助力,双方迅速结盟,共同对抗李世民。

李瑗虽无才能,却掌握重兵。若他在李建成身旁,李世民是否敢发起玄武门之变,难以预料,因他的胜算从不在个人能力上。

李世民登基后,李瑗恐遭报复,遂决定先发制人,起兵谋反。

遗憾的是,时局已稳固,加之他军事能力不足,最终被李世民轻松化解了危机。

【冯立】

提及李建成最信任的心腹,冯立无疑首当其冲。

经李建成举荐,冯立获任东宫翊卫车骑将军,掌管其所有护卫。此举充分彰显了李建成对冯立的极度信任与重用。

在玄武门之变之际,冯立本应伴随李建成左右,统领东宫护卫,守护其安全。

李元吉曾劝李建成勿入宫,未果,随后提议其多率护卫以确保安全。

李建成自以为李世民不敢在皇宫轻举妄动,且宫中有众多亲信,自觉稳操胜券,故而慷慨地回绝了李元吉的提议。

李建成绝望之际,冯立闻变,率东宫护卫猛攻玄武门,杀伤守将。然李建成已被李世民所除,冯立之举终成枉然。

【王珪、韦挺】

这两人均为李建成麾下的顶尖智囊,担任着重要的谋划角色。

王珪为当世名士,归顺李唐后,任太子中允,专职辅佐李建成。他凭借才能深得李建成的信任与重用。

韦挺乃李建成之童年挚友,关系密切。他富有谋略,常替李建成筹划计策。

玄武门之变时,若此二人伴李建成左右,定能劝其谨慎行事,或增派重兵护行入宫,或索性避免入宫,以保安全。

之前,李建成麾下的杨文干出事,唐高祖李渊为惩李建成,将王珪、韦挺贬至地方,导致李建成骤然失去了他的重要谋士。

总而言之,李世民身边虽人才众多,但李建成的东宫亦不乏贤能。其五大心腹若有其二相伴,玄武门之变的结果便难以预料。

因此,有些人成功不仅依赖其能力,运气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两者共同促成了他们的成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左... 晚清时期,朝廷内外腐败日深,国力日衰。然而,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仍有一些忠心报国的栋梁之才。左宗棠...
如果宋朝不杀岳飞,全力支持他抗... 要是岳飞没被害死,南宋又全力挺他,那他北伐可能会赢,但金国还是不会被消灭掉。 在黄河以北失去的土地...
原创 牛... 无论是在欧洲、美国、亚洲甚至中国,牛排早已成为餐桌上的常客。一块柔软、多汁、香喷喷的牛排已经成为全世...
原创 老... 鬼谷子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经典名言,时过千年,这些语录流...
原创 朝... (文史潮河原创内容,首发大鱼号,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说起中国的千古一帝,很多人会想起秦始皇、汉武帝...
原创 美... 权威资料来源:《李显龙提醒美国:中国很强大,不会消失……》——澎湃新闻 美苏之争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
原创 北... 吕陶,北宋思想家,字元钧,号净德,北宋眉州彭山人。 皇祐四年,吕陶考中进士,自此步入仕途。熙宁三年应...
原创 郑... 看过《风筝》的人,都知道郑耀先,都热爱这位地下工作者。但是,我们并没有深刻地去思考,郑耀先他的品格与...
原创 走... 中国的古老文明,就像那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在历史的光照下煜煜生辉。那些湮没在历史古迹里的奇人趣事,在...
原创 美... 1862年9月22日,美国林肯总统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为最终废除全美奴隶制度铺平了道路,在南北战...
原创 失... 1939年春天,八路军炮兵团驻地一片祥和。突然,一声枪响划破寂静。代理团长左叶举枪对准了特派员刘瑞德...
《是这个理》:简牍焕新 1975年,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震惊世界;2021年,同样在云梦,战国简牍类文物“中华第一长文觚”在...
秦国变法理论的《商君书》,到底... 全文共3068字 | 阅读需7分钟 商鞅,作为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进行了著名的“...
原创 儿...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于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宣告成立。直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
原创 把... 众所周知。如今国家给我们提供了很不错的发展环境,让我们的生活在变好,所享受到的事物也在转变。比如说现...
原创 蒋... 人的一生,贵在 “清醒” 。就像蒋友柏所言,每个人都仿佛站在悬崖边,往上看有凉爽清风,往前看是无边美...
原创 宋... 宋朝灾民买不起米,范仲淹下令继续涨价,百姓称赞:太明智了!这件事情看似荒谬,但背后却隐藏着一段引人入...
原创 商... 中国是有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文明古国之一,在几千年灿烂的文明中,王朝各种更迭换代。 西方考古界普遍认为,...
东海龙王为何是四海龙王之首? 在神话传说里,四海龙王各司其职,可为啥偏偏东海龙王能稳坐四海龙王之首的宝座呢?今天咱就来一探究竟。 ...
原创 魏... 魏延是三国蜀汉名将,是蜀汉后期的武将一哥,提起三国,魏延也是一位不得不提的名将,史书记载,魏延勇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