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唐朝,李世民必被提及,而说到李世民,则不得不提“玄武门之变”。此乃李唐皇室最阴暗之事,亦是李世民生涯中的重大瑕疵。
李建成不断施压,企图致李世民于死地。李世民不甘被动,决定反击,最终在玄武门设伏,将李建成与李元吉斩杀。
李世民看似赢得轻松,实则过程凶险万分。若李建成五大心腹中有两人相伴,最终胜负便难以预料。
【李渊的顾虑】
李建成与李世民两兄弟儿时情谊深厚,作为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他们之间有着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
兄弟二人最终反目,根源在于唐高祖李渊。他的行为导致了两人关系的破裂,使得原本亲密无间的兄弟变得势不两立。
尽管正史常描绘李渊为平庸之辈,不及太子李建成,但细想其作为李唐王朝奠基人的身份,这样的评价真的站得住脚吗?
无人知晓李世民对史书的具体改动,但从正史中可见,李渊并非简单人物,他实为唐初最为老谋深算之人。
李渊或许在军事才能上不及李世民,文采与识人方面也不如李建成,但他精通权谋策略,运用制衡手段极为高超。
李世民渐显军事才能,且善结人心,令李渊感受到日益增长的威胁。
皇家无情,汉武帝时“巫蛊之祸”起因之一,乃汉武帝认为废太子刘据危及帝位,加之众多大臣支持刘据,故有此祸。
同理,李渊察觉到李世民势力庞大,已危及自身地位,因此他必须设法遏制李世民的势力扩张。
李世民幸运的是,时值李唐王朝初创,亟需他这位战神领兵。因此,李渊未敢轻率如汉武帝般除去李世民,而是扶植李建成,令其与之相争。
细阅史料可见,李世民与李建成间的争斗中,李渊始终未允许任一方彻底战胜对方,保持双方势均力敌。
李建成与李元吉屡谋计,欲使李渊除李世民。然每逢关键时刻,李渊仅严词斥责李世民,随后便从轻处罚。
李世民屡设计谋反击,致李建成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然李渊最终调和矛盾,宽恕李建成,令其太子之位得以保留。
哪有父亲一会儿偏向这个儿子,一会儿又偏向那个儿子的?很明显他是故意的,旨在让两人相互牵制以达到平衡。
【玄武门之变】
李渊安心后,李建成与李世民却度日如年,终日惶恐。终于,李世民不堪其扰,决意彻底解决,遂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之所以能成功,部分归因于运气。因在他采取行动前夕,李建成已获悉其意图对自己不利的消息。
李元吉曾劝李建成勿入宫,然李建成未纳其言,颇为自信。因宫中多其亲信,如玄武门守将常何,故李建成选择由此门入宫。
然而,李建成未曾料到,常何实为李世民之心腹,正因如此,李建成才步入了险境。
然而,即便如此,李世民当时已人手匮乏,实属孤注一掷。若李建成的五大心腹中有两人在侧,李世民的计策便不足为惧。
因此,可以说李世民赢得胜利的过程极为艰险,险到了极点。
【李建成手下最强的武将——罗艺】
谈及罗艺,众人首念燕云十八骑,尽管此乃演义虚构。然罗艺真实武艺非凡,丝毫不逊色于小说中的描绘。
罗艺本为隋末豪杰之一,然其明辨时局,自知难以自立,遂决定投靠李唐,以求自保。
罗艺天生勇猛,自幼修炼武艺,技艺超群。战场上,他奋不顾身,勇猛冲杀,因此多次立下赫赫战功。
罗艺性情暴躁,自恃武艺超群,常轻视朝中同僚,尤对文臣不屑一顾。故而无人对其有好感,多对他冷嘲热讽。
太子李建成自知军事才能不及李世民,故欲拉拢如罗艺般的勇猛武将,以制衡李世民。
罗艺视李建成为知音,对其忠心耿耿。若玄武门之变时他在旁,定能保李建成无恙。只要李建成逃离玄武门,败者便将是李世民。
遗憾的是,罗艺彼时正为李建成出征在外,未能伴其左右。
李世民登基后,竭力安抚罗艺,但罗艺念及李建成的旧恩,决意反叛。因李世民政权已稳,罗艺终遭挫败并被处决。
【李瑗】
李瑗为李建成与李世民之表哥,本身并无突出才能,唯因身为李唐宗室成员,方被唐高祖李渊赋予重任。
李瑗因领兵作战能力平平,常怀嫉妒之心于李世民。他屡战屡败,反观李世民屡战屡胜,如此鲜明对比,令李瑗内心深感失衡。
故而,李瑗主动亲近李建成。李建成亦需其重兵在握之助力,双方迅速结盟,共同对抗李世民。
李瑗虽无才能,却掌握重兵。若他在李建成身旁,李世民是否敢发起玄武门之变,难以预料,因他的胜算从不在个人能力上。
李世民登基后,李瑗恐遭报复,遂决定先发制人,起兵谋反。
遗憾的是,时局已稳固,加之他军事能力不足,最终被李世民轻松化解了危机。
【冯立】
提及李建成最信任的心腹,冯立无疑首当其冲。
经李建成举荐,冯立获任东宫翊卫车骑将军,掌管其所有护卫。此举充分彰显了李建成对冯立的极度信任与重用。
在玄武门之变之际,冯立本应伴随李建成左右,统领东宫护卫,守护其安全。
李元吉曾劝李建成勿入宫,未果,随后提议其多率护卫以确保安全。
李建成自以为李世民不敢在皇宫轻举妄动,且宫中有众多亲信,自觉稳操胜券,故而慷慨地回绝了李元吉的提议。
李建成绝望之际,冯立闻变,率东宫护卫猛攻玄武门,杀伤守将。然李建成已被李世民所除,冯立之举终成枉然。
【王珪、韦挺】
这两人均为李建成麾下的顶尖智囊,担任着重要的谋划角色。
王珪为当世名士,归顺李唐后,任太子中允,专职辅佐李建成。他凭借才能深得李建成的信任与重用。
韦挺乃李建成之童年挚友,关系密切。他富有谋略,常替李建成筹划计策。
玄武门之变时,若此二人伴李建成左右,定能劝其谨慎行事,或增派重兵护行入宫,或索性避免入宫,以保安全。
之前,李建成麾下的杨文干出事,唐高祖李渊为惩李建成,将王珪、韦挺贬至地方,导致李建成骤然失去了他的重要谋士。
总而言之,李世民身边虽人才众多,但李建成的东宫亦不乏贤能。其五大心腹若有其二相伴,玄武门之变的结果便难以预料。
因此,有些人成功不仅依赖其能力,运气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两者共同促成了他们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