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我们都不是很陌生,语文课本都学过,可以说赤壁之战曹操的战败基本都有赖于庞统的连环计。
可以说这个计谋其实并不高深,在我们小学课文的时候我就已经感觉,这么简单的计谋,曹操手下的一众高人竟然都没有察觉到吗?
曹操征战一生虽然战绩无数,但是像赤壁之战这么大规模的战败,可以说是他一辈子的耻辱。这一战可以说直接促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彻底挫败了曹操一统天下的宏远志向。
所以说这一战存在极大的疑点,我们先来看一看曹操麾下的智囊:郭嘉,程昱,荀彧,荀攸,贾诩等等。如果单独把这5个人列出来,相信大家不会有什么意见,这5个人知名度最高,而且是曹操最为依赖的5个人。
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时候,郭嘉已经去世,所以没有他什么事。此时的荀彧和贾诩在许昌镇守,也没有跟上。所以总。所以说曹操这五个人曹操只带了两个。
我们先说荀攸。他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为曹操指出了十二条奇策,但是因为时间的久远,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过于详细的记载。
只知道这12条计策为曹操平定北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官渡之战还是征讨吕布。不夸张的说,在所有的谋士里荀攸绝对是名列第一的存在,是曹操眼中的主心骨。
程昱虽然略逊一筹,但是比不上荀攸,不丢人。他很早就开始跟随曹操,在数次战役中立过大功,是曹操高度信赖的谋士之一。
在吕布势力最强盛的时候,曹操的老窝差点被对方攻破,这时候就是程煜拼死守住的,此举令曹操尤为感动。
关于计策方面,他也曾经给曹操过4条建议,都留于史册:
1.想成就大业绝不和袁绍联盟。
2.在徐州之战得胜之后建议处死刘备,防止叛变。
3.借刀杀人,想以关羽之手除掉颜良文丑和刘备。
4.假借徐母之手诱骗徐庶归降。
从这4条计谋就可以看出程煜绝对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
可以说这两人是当代的顶尖人物,不应该连这点计谋都看不懂,毕竟当时连徐庶都看出了。
根据三国演义记载,当时这两个人其实对这个计划产生了质疑,而且提出了两个疑问:1.铁索连环虽然让船平稳了,但是火攻怎么办?2.黄盖船轻且浮,如果是诈降怎么办?
也就是说关于铁索连环,这两个人从一开始就不认可,而且据理力争过。那为什么到最后连环计还是顺利的开展了呢?大宇认为主要有5个原因。
1.庞统演技好,他在江东确实被周瑜嫉妒,这件事闹得众人皆知,对此曹操深信不疑。而程昱,荀攸二人的反对让人感觉也是在嫉妒庞统。
2.庞统会说话,他对曹操大肆恭维,然后贬低周瑜,这很对曹操的胃口。
3.庞统一针见血地指出曹操军队的弊端,让曹操很吃惊。甚至设身处地的帮他解决这个烦恼,让曹操很感动。
4.曹操也略懂天文,他知道他冬天风向是不适合火攻的,所以他认为就算有火烧战船的可能也会因为风向迎刃而解。
5.曹操发兵南下的时间太久,不能再拖延了,也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
综合上述这5个原因,可能就是连环计顺利开展的原因,曹操本人认可了,程昱,荀攸二人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君臣有别,主人都已经同意了,当下人的还能说什么呢?这一点二人心知肚明,再加上二人对此也都提出过反对的意见,已经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他们已经位极人臣,地位相当高了,对这场战斗他们也捞不了太多的功劳,打赢了就那么回事。打坏了,谁也不能怪他俩头上。
这些所有的原因综合起来,就是铁索连环计顺利展开的原因,曹操本人身陷阴谋之中,一把大火将他烧回了解放前,这让他悔恨不已,但是历史不能重演,也没有假设,曹操只能为自己的决断吃下苦果。
但是因为曹操自己的性格,就算打败了,他也不承认,故此说出了郭嘉不死必定不能让他战败的推托之词。这话言外之意其实就是在抱怨荀攸,程昱两人,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应该不会看不出来,但是他们什么都没说,就是听见了也装作听不见。在心里默默的说一句:“你说的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