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老照片:小脚女子美丽清秀,钦差大臣清俊霸气!
迪丽瓦拉
2025-08-24 07:03:52
0

图为一组拍摄于100多年前的晚清百姓旧照,老照片中不但有美丽清秀的小脚女子,亦是可以一窥清朝时期清俊霸气的钦差大臣。这组珍贵的老照片非常详细的记录清朝末年时期的人物的影像,亦是包括他们平日里的生活场景。正如这张老照片中的小脚女子,亦是晚清时期裹脚女子最常见的经典形象。

这是晚清时期两位清俊霸气的朝廷钦差大臣的留影旧照,老照片中的大臣分别是桂良和花沙纳。据历史记载,当时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晚清的咸丰帝任命大学士桂良和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前往天津海光寺与俄、英、等各国代表进行谈判。

图为晚清末年街头巷尾的鸦片烟馆,老照片中的鸦片馆里有两位男子正在吞云吐雾的抽大烟。彼时的清朝各城镇鸦片烟馆林立,很多百姓因为吸食鸦片变得精神萎靡,甚至还会倾家荡产。在街头的鸦片馆里,人们在烟雾缭绕中沉迷自己,眼神亦是变得空洞。

这是晚清末年农家的纺线的农妇留影旧照,老照片中的纺织女正在将手中的棉花团扯出细绳,然后在纺织车上绕扯成丝线。在当时的农家,几乎每一户都有这种物美价廉的手工纺车和织布机。人们用纺织机不但可供给家中的穿着需求,多余的布料产品还可以拿到街头变换卖钱。

图为晚清年间的朝廷名臣张之洞的肖像照,据悉名臣张之洞的这张照片乃是由美国道奇照相馆制作而成,其拍摄的具体时间实在张之洞任职两广总督期间,也就是晚清时期的1884年5月到1889年8月。早年的张之洞非常喜欢留着又长又白大胡子,而像这般留着小胡子的清秀模样倒是罕见。

这是晚清末年的三名苦力合影旧照,据文献资料记载,这张老照片是美国摄影师威廉桑德斯在其上海照相馆内摆拍的作品,摄影师的主要用意是想将晚清时期穷人的生活画面定格,力求通过老照片将晚清时期苦力们在风雨中求生的凄惨悲苦的生活画面表现出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余杭区黄湖镇人文大讲堂首讲开坛...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锦燕 2月19日,由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党群服务中心推出的“黄湖人文大讲堂”首...
原创 美... 工业革命之后,相比于英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显得非常年轻,而如果和其他后发国家进行对比,那么美...
原创 《... 《封神演义》中的殷商战场可谓法宝满天飞、道术遍地走,以致纯粹的武艺与力量往往被人忽视。不过,即使是微...
原创 长... 在长平古战场,最近出土了一块战国石碑。那些学者们看了感慨,说要是赵括再撑一会儿,白起可能就输了。 ...
一代奸雄曹操:失了格局,更失了... 曹操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最耀眼人物之一,因宛城之战失大将典韦和长子曹昂,杀华佗致后来军队疾病肆虐,临...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 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非汉族的王朝,实质上就是如何理解天下、华夏。 开宗明义,我是极端反对网上所谓崖山之...
原创 代... 引言 虽然很多人对清朝,特别是晚清有着不好的看法,但是清弓,或者说满洲弓,确实代表了中国古代弓箭技术...
原创 一... 宋仁宗 ? 01 臭硬脾气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正月,仁宗最宠爱的女人张贵妃去世。 仁宗悲痛之...
原创 雍... 前言 他是清朝历史上在最惨烈的斗争中顺利登基的皇帝,也是一位影视剧中,被刻画形象最多的皇帝。雍正的...
原创 我... 1921年的蒙古草原,风云突变。一支苏联红军悄然越过边境,向乌兰巴托进发。他们此行的目的,将彻底改变...
原创 管... 2020年的高考在前日谢幕,祝福考生们即将步入另一段新的旅程。 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值得关注的是今...
原创 原... “民国女神”林徽因有多会穿?这几套装扮,现在看也不过时 才女林徽因可以说得上是中国近百年来的一位传奇...
原创 秦... 引言 秦帝观沧海,劳人何得修。石桥虹霓断,驰道鹿麋游。车辙久已没,马迹亦无留。骊山宝衣尽,万古空冢丘...
原创 盗... 众所周知,汉武帝之孙刘贺是汉朝史上继位最短的皇帝,仅仅在龙椅上坐了27天,就被霍光以一千多条罪名而废...
原创 德... 二战时期,以希特勒为主的法西斯国家,对全世界发起了战争,纳粹德国想要一统世界,从而获得最多的财富和资...
宋仁宗多得人心?誉为“千古第一...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名头最大的,除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外,论名声好、名头大、名望高的,则非宋仁宗赵祯...
原创 安... 深圳曾只是宝安县的下辖镇,后来深圳成为市,而宝安成了深圳下辖区;株洲曾只是湘潭县的下辖镇,后来株洲成...
原创 十...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抗日电视剧。这些剧集不仅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艰辛与勇敢,还传...
原创 夏... 夏人、商人(商人主体)和周人在体质类型上具有同一 性,他们都可归属先秦古人种类型中的“ 古中原类型 ...
原创 清... 清朝末年,光绪十五年,正值中国历史的动荡时期,科举制度依旧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在这一年,一个贫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