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太平天国最滋润叛将,成首富娶十房妻,御封提督赏尚书衔活83岁
迪丽瓦拉
2025-08-24 07:02:43
0

在晚清时期,太平天国势力横扫大半个中国,持续了十多年,给清朝的统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然而,最终他们还是以失败告终。在太平天国晚期,许多高级将领因为战事失利或者见势不妙纷纷选择投降。但是大多数人的下场并不好。比如说,林凤祥和李开芳受命出征北方,却遭遇失败被俘并投降,随后被送到北京处以极刑。此外,苗沛霖、李昭寿、童容海、黄中庸等人的结局也不妙,他们有的被冷落,有的选择了辞官。最悲惨的是那些投降了李鸿章的八位王公贵族,他们的命运极其惨烈。同样令人痛心的还有那些因战败或形势不利而选择投降的将领们。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没有得到善待,而是遭遇了各种不幸的命运。这表明,在晚清的动荡时期,无论是坚守还是投降,都难以逃脱悲惨的结局。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腐败,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确实,曾有一位太平天国的叛徒过上了极其富足的生活。他不仅在朝廷中得到了极高的官职,如一品提督,晚年时更被慈禧太后亲赐了匾额,并加封为“XX”(即原文的“御封”)。这位叛徒成为了当地最富有的人之一,拥有土地高达二十五万亩。他还兴建了七座粮仓,并开设了五个当铺和八家不同类型的商号。甚至购买了三只轮船,自豪地宣称拥有“七仓五典八商三条船”的商业帝国。他的生活中雇用了数百人,包括长工、店员、仆人和管帐等大约三百余人。他更是娶了十位妻子,过上了极度奢华的生活。他的财富使他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成为当地的首富,不仅在物质上享受着极高的待遇,也在社会地位上达到了顶峰。他的生活可谓是非常滋润,令人羡慕。

这个人的名字是刘维桢,来自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的杨鹰岭村。尽管他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了,但村里人至今还传诵着有关他藏宝的故事。以前的富人不像现在可以把钱存进银行或手机上轻易转移,他们的财富都是实打实的金银。为了安全起见,有钱人会把金银埋在地下。据说刘维桢在老家共埋了99处财富。因此,他去世后,他的妻妾都搬回了老家杨鹰岭居住。他曾有一栋位于武汉胭脂路的别墅,后来被出售给了别人。新主人翻修时,在院墙内意外发现了两筐半金银。据说刘维桢老宅的第三个天井下还埋有几缸金银财宝,但多次勘察都未能找到。最后,刘宅的地基上建起了一所学校——杨鹰岭学校。

我特地来到了杨鹰岭,想探访一下这位本地富豪的宝藏地点。当地老人告诉我,有一个操场,那里插着旗杆,那就是过去刘维桢老家的地方。这个地方被传言为他的藏宝之处。

抬头望向学校的操场,它的宽广与平坦令人印象深刻。操场的一侧紧邻着山坡,没有围墙,草地茂盛,其中飘荡着红色和绿色的纸花,发出细微的声响。操场的周围散布着一些坟墓。而操场的外面,则是庄稼地,绿色的田块深浅不一。这个操场没有铺上塑胶,草皮也分布不均,看起来有些杂乱,就像一个不太整齐的发型。走在操场上,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质地,时而踩到沙子,发出吱嘎的声音,时而踏在柔软的草叶上,安静无声。整个场景给人一种自然、宁静的感觉。

在操场旁边,有一座破旧的老房子,只剩下一些残破的砖块和瓦片。在这些残骸中,我发现了几块厚重的老青砖,每块都重达十斤左右。这些砖的表面长满了绿色的苔藓,还留有白色的灰浆。我试着用手抠了一下,感觉非常坚硬和牢固。仔细观察后,我发现这些并不是现代城市拆迁现场常见的那种水泥预制块的碎片。这些白灰浆是古代的建筑材料,它是由石灰和糯米汁混合而成的粘合剂。这种粘合剂比现代的水泥还要坚固耐用,在古代只有富贵人家或官府才能使用得起这种昂贵的建筑材料。

从这些遗迹中,我猜测这应该是昔日大富商刘维桢的宅院。一般人家连生计都难以维持,怎么可能用糯米来建造墙壁呢?看着这些由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后形成的墙壁残渣,我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当年这里的大富商刘维桢,过着怎样奢华的生活啊!关于刘维桢如何发迹,背后的原因我们并不清楚。但从他的宅院遗迹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曾经的辉煌与成就。这座宅院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变迁,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富豪生活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刘维桢(1822年至1905年)自幼生活在村子中,家传儒学,故从小就接触到了各种书籍。后来,他甚至学习过篾匠技艺。1853年,当时他正在准备参加秀才考试,遭遇了太平军的攻势。在混乱中,他意外被太平军俘虏,但因他懂文墨,便被接纳为文书。他在太平军中默默工作数年,因文章出色,被赖文光将军所赏识,并委以重任,掌管军中财货及俸饷。

在1861年的春天,英国的盟友陈玉成决定帮助解救安庆的困境。他采取了一种巧妙的策略,也就是用围攻其他地方的方式来解救安庆,然后带领他的主力军队前往长江中上游。他巧妙地派出了英勇的将领,他们伪装成清军的军队,成功地占领了黄州城。陈玉成想以黄州作为他的大本营,于是为了能长久地据守这个地方,他们加固了城墙、挖深了护城河,进行了大量的军事建设。太平军希望能够稳固黄州,以此为基地向四周发展壮大。他们的进军势头非常猛烈,很快就逼近了湖北省的武昌城。不久后,太平军就抵达了武昌附近。陈玉成选择留在黄州驻守,而赖文光则带领数万人马驻守在蕲州(现在的蕲春)。然而,此时李秀成的援军还未到达,而武昌城里的英国人又阻止了陈玉成的攻城行动。这使得陈玉成陷入了犹豫和被动的局面中。

在武汉的重要城市武昌,清政府是不会轻易坐视不管的。于是他们立刻派遣湖广总督官文,调派总兵成大吉等率领十八营的部下渡过长江,准备攻打黄州。同时,总兵李续焘也奉命率军前往黄冈回龙山,准备攻打戚家岭。经过几场激战,由于太平军的实力远超官军,导致清军伤亡惨重。为应对此局面,陈玉成决定集中兵力,将士兵撤退至黄州城内固守待援。黄州城经过太平军的建设,城墙坚固、壕沟深邃,确实是一个难以攻破的堡垒。清军虽然四面围攻,但始终无法攻入城内。双方僵持不下,形成对峙局面。

在刘维桢领导下,太平军正在蕲州设防时,听闻英王受困战败的消息,他立刻感到情况不妙。机敏的他观察到太平军局势岌岌可危,深思熟虑后,他做出了决定:为了未来的发展,选择投降朝廷是个明智的抉择。于是他开始了背地里投靠清朝的准备。为了赢得官军的好感,他指派了一个信得过的人去到湖广总督官文的军营。此人来回辗转秘密带话给总督大人,将黄州城内太平军的最新动态、战略部署等信息详细报告给了官文。他并且嘱咐总督要紧密配合官军行动,以确保此次投诚顺利进行。这一切行动都是暗地里进行,严密至极,不泄露任何消息。刘维桢希望能通过这些举措,顺利地将自己和太平军纳入朝廷的麾下。

刘维桢献出的计谋是:首先由清军将领胡林翼和彭玉麟带领水陆两路攻打黄州。同时,陈玉成要下令让赖文光的部队前来救援。当这支救援军队抵达黄州外围时,会设计一个圈套诱使陈玉成出城与援军一同攻击清军。一旦陈玉成率军出城,则安排部分清军作为诱饵,将太平军的主力引至一个叫三台河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清军的主力早已设下了伏击点,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官文听了之后非常高兴,立刻接受了刘维桢的投降请求。他下令所有围困太平军的清军水陆各营,要密切配合,寻找合适时机一同攻打黄州城。官文与刘维桢私下商讨,计划让刘维桢以增援黄州太平军的名义,带领军队推进到三台河对岸驻扎。同时,他们还伪造了陈玉成的命令,将其投送到黄州城内,命令城内的将士们突围,以便官军能够彻底包围并歼灭这支太平军。这一系列计划得到了顺利执行,最终成功攻下了黄州城。

由于刘维桢的叛变未被太平军察觉,导致他们陷入了圈套。黄州城内的太平军将领尝试突围逃离,却不料遭遇了官军和刘维桢部的大量伏兵,双方激战后,太平军损失惨重。突围的将士们遭遇了突然的攻击,许多人被击毙,还有些人溺水而亡。三台河因此水声喧嚣,惨状令人不忍直视。陈玉成的主力损失了大量兵力,黄州城最终也被清军攻占,河水因尸体阻塞而无法流通。

在成功攻下黄州城后,刘维桢将军继续率领部队,连续攻破了太平军驻守的随州、枣阳以及德安府(现今安陆县)等地。在攻占德安后,他发现此地是太平军的军饷库,于是果断地将所有财物劫掠一空,并用骡马运回了他的老家扬鹰岭。清政府对他的英勇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升他为提督浙江全省马步军的职位。他所率领的部队被命名为“忠义营”,这让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了极高的地位和权力。

刘维桢是曾经的太平军中一位不忠诚的叛徒,他利用太平军众多英勇将士的鲜血,换取了清廷的蓝翎五品军功,并因此开始崭露头角。他回到家乡后,看着满屋的财宝,开始过上了富翁的生活。他首先购买了大量的田地。据传,刘维桢曾宣称他行走在从扬鹰岭到黄州城的路上,不会走任何人的土地,因为他已经购买了方圆近15平方公里的田地。他的钱庄每天都有大量的银子进账,仓库里还堆满了过去用不正当手段劫夺的金银珠宝。面对如此多的财富,刘维桢也像其他首富一样,开始担心如何保障自己的财产安全。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即所谓的“狡兔百窟”。他把财宝分成一百份,藏匿在一百个不同的地方,这些地方只有他自己知道,连他的父母妻儿都不知道。他甚至决定在他临终前才将这些秘密透露出来。刘维桢利用这种独特的方法来保护他的财富,也体现了他的狡猾和聪明。但同时,他的背叛和掠夺行为也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和批评。无论如何,他以这种方式过上了富翁的生活。

刘维桢现在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他的饮食都是顶级的美食,穿着也是最顶级的丝绸和绸缎。他身边美女如云,整天在享受中度过。他是个有钱人,非常富有,也因为他曾经在朝廷中被视为太平天国的敌人,所以有人叫他刘长毛。但不论如何,他都能放心大胆地享受生活,过着他想要的日子。

常言道:“乐极生悲”。曾经,刘维桢与几位歌女饮酒狂欢,不料乐极生变,突然感到头晕目眩,接着便昏倒在地。刘维桢虽然一生习武,身体健壮,但因过度沉溺于声色享受,耗尽了他的体力。尽管他四处求医,但最终还是未能恢复健康。在意识到自己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刘维桢在精神稍好的一天里,将几个孩子叫到身边,安排了后事。他最关心的是那百个藏金窟的安排,以确保家人未来有稳定的收入。正所谓命运多舛,即使是曾如钢铁般坚强的他,在乐极后的悲伤中也永远闭上了双眼。

刘维桢已步入晚年。他身为“叛徒”多年,如今开始深思自己的过去。回首一生,他经历了荣辱兴衰,突然间,深深的忏悔之情从心底涌出。他开始领悟到:“财富就像草尖上的露珠,名誉则如长江之水。水长流不息,永不枯竭;露珠则一触即逝,无影无踪。人生短暂,难以预知生命的尽头何时会到来,唯有解决温饱,为何还要为了多留余地而累垮自己,连累子孙。”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和富裕的洗礼,刘维桢似乎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为了忏悔自己的过错,他频繁地前往黄州当年的战场进行巡视。他目睹了赤壁之上的建筑在战火中化为灰烬,至今仍未得到修复。回到家乡后,他毫不犹豫地捐献了自己的大部分家产,领导着忠义的官兵,在同治七年开始了赤壁楼台亭阁以及武昌黄鹤楼等历史古迹的重建工作。这使得千年流传的名胜古迹重新焕发了生机。不仅如此,他还投身于修桥铺路的事业中,建立了义学、社仓、善堂、义庄等社会福利设施,并捐建了京师同邑会馆、黄州昭忠祠、江夏勺庭书院和黄州河东书院等文化教育机构。当直隶(现今河北省)和晋地遭遇严重旱灾时,他也慷慨解囊,捐出巨资进行赈济。他的这些善举不仅弥补了他的罪过,也为社会带来了福祉。

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了北京城,当时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为了躲避战乱,逃到了西安。当他们返回北京时,刘维桢出了一大笔银子进行慰问。因此,他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赐,得到了“匾额”这一殊荣的封号,并且还被御封并加赏了尚书衔。到了1905年,刘维桢在83岁的高龄去世,他生前留下的关于藏宝洞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热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陕...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度是毋庸置疑的。她生于公元624年,那时正当天...
一问到底丨30万年前的古人类“...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考古新发现参选项目。从人类起源的密码到青铜器的神秘纹饰,从大唐盛世的遗珍到边塞古...
原创 成... 李鸿章,晚清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个名字。书籍资料对他的论述、评价褒贬不一,大多数人少年时对他的印象都停...
原创 晚... 图为一组由外国摄影师拍摄于晚清年间的百姓生活旧照,这些珍贵的晚清老照片非常详细的记录百年前上海和江苏...
原创 明... 最近看好多人说果敢用中国字,中国基建,说中国话,但却不属于中国,又与中国有分不清的关系,果敢很多人自...
印加人历史的十个事实 马丘比丘印加遗址由帕查库蒂-印加-尤潘基(Pachacuti Inca Yupanqui,公元 14...
原创 蒙... “车轮斩”是蒙古大军征服亚欧大陆时,所使用的一种非常残酷的手段。 顾名思义,“车轮斩”的意思就是以“...
郑州考古晒出2024年“考古成... “清静沟仰韶时期城址共有四重环壕,城址中心由内向外的第三条壕沟内侧发现夯土墙体,是目前国内发现时代最...
原创 汉... 汉初“十八功侯”是刘邦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核心功臣集团,主要成员及封爵地理布局体现了刘邦巩固政权、...
原创 原... 《知否》中,明兰的父亲盛纮为扬州通判,因为任期满后考核为优等,调到了东京,刚进京时的官职为承直郎、新...
古代人也爱凹造型?这面战国镂空... 在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青铜器长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铜镜更是青铜工艺中的璀璨明珠。起源...
原创 中...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相信这8个大字大家都非常熟悉,很多年轻人还把它印在了手机壳上,表达自己对未来...
原创 严... 严嵩的干儿子工部尚书赵文华出事后,严嵩和嘉靖帝的精彩对话 世人皆知严嵩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权臣,却不知他...
原创 原...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仙李白曾在组诗《古风十九首》中如是写到。 秦始...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非凡的才能,穿越时空的阻隔,深刻地影响着后世。 三国时...
东莞发布明代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 2月25日,东莞市召开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暨东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广东省文物考...
原创 晚... 我们说到书籍,会称赞道:"书中有黄金屋,书中有颜如玉。" 那么谈到美人的时候,则会说到:"英雄难逃美...
新闻1+1丨机场+博物馆,加出... 赶飞机之前,下飞机之后,你想不想在西安机场T5航站楼里和历史来一场邂逅?最近“西安把博物馆建到了机场...
最新基因分析揭示欧洲匈人的遗传... 公元3世纪如入侵欧洲的匈人,是一支约在西元4世纪到6世纪在中亚、高加索、东欧等地区活动的游牧民族或部...
原创 赵... 喜欢考古的人应该知道赵昧墓吧?赵昧就是南越王赵佗的孙子,被称为文帝,也是南越国的第二任君王,而我们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