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狂妄自大、轻视对手——甲午战争之前,清朝舆论界就是这样的态度
迪丽瓦拉
2025-08-24 11:03:21
0

甲午战争的溃败,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使得洋务运动所有的成果都化为了乌有,更是从精神上打击了人们对于进步的追求。而作为主力军的北洋舰队,更是背起了所有的报复,成为了天朝人民嘴里的罪人。

那么,甲午战争的失败,真是因“中日起事,我军屡败,兵舰尽毁,人皆谓北洋所误”吗?不,并不是的。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清廷的态度。正是因为清廷的自大、蔑视和散漫,才使得北洋舰队会失败得那么彻底。

狂妄自大,轻视对手

在战争之前,清朝普遍看不起日本,在当时不少人嘴里,舆论是这样的:岛夷小丑,外强中干,久为實海所共知;或者:我中华海防已三十年,创建海军亦七八年,武备修举,足以永靖海氛。

可以说,在当时清朝的眼里,日本完全就是上赶着来找抽的。然而,数百年的闭关锁国,已经让清朝统治者们没有了“眼睛”和“脑子”。

的确,在经历了德川幕府二百多年的统治后,日本也曾经柔弱不堪。同样闭关锁国的日本,在西方列强的炮弹下“瑟瑟发抖”。然而,日本开始觉悟了,他们很快便走上了日本维新运动。

在整体建设上,日本政府派出了大型使节团,开始巡游西方强国,以求通过最短的时间完成内部改革。于是,1868年,明治政府发布了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文》。

1871年开始,内阁制度逐渐发展;189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日本帝国宪法》。无数的措施都在告诉世界,日本正在高速发展,它正在逐步强大。

在经济上,日本也开始逐渐向资本主义经济靠拢。他们通过土地改革,大大增加了收入;而后,又大力发展铁路、矿业等影响国家实力发展的产业;金融方面,日本确定了纸币为唯一的流通货币。

军事方面,就更加不用说了。日本明明是个“弹丸之地”,但是它却早早地看出了自己的不足,而后开始大力发展军事力量。举个简单例子,大家就可以明白当时北洋舰队和日本海军的差距。

当时北洋舰队的老式火炮,10分钟可以“有幸”发出1发炮弹;而日本的速射炮,40秒可以发出10发炮弹。如此鲜明的对比,饶是后人,也不得不为北洋舰队掬一把同情泪。

但是,日本的这些发展,清朝全然没有看在眼里。在他们心中,日本依旧是当年那个远远不如自己的“菜鸡”,收拾这样一个上门送死的“菜鸡”,那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

于是,清廷不但看不起对手,还任由内部的那些蛀虫,继续腐蚀他们的根基和阻碍发展。

勾心斗角,一盘散沙

西方国家成立海军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掠夺他国资产,而北洋舰队最初的成立目的,并不是这样,它仅仅是为了自保而已。这种自保很大程度上,还是被迫的。

于是,在1888年北洋海军诞生之后,清朝就非常“放心”了,他们好像是在告诉世界:看,我也有海军!你可别过来打我!殊不知,清朝这种外强中干的姿态,早就被敌人看穿了。

北洋舰队建立之后,不仅没有得到大力发展,反而是受到了多方制裁。究其根本原因,不外乎是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世人皆知,北洋海军的主力乃是淮军,而淮军实际上就是李鸿章的私军。

当时就有这样的说法:说这北洋高层开会,其实就是安徽老乡见面会。有了这样的前情之后,朝堂上想要抑制北洋舰队发展的人就不在少数。

站在清朝统治者的角度上来说,北洋舰队只知李鸿章而不识皇帝,本就犯了大忌。于是,重文轻武就成了清朝统治者的本能反应。所以,清朝从根本上就在打压北洋舰队的发展。

而对于李鸿章的同僚来说,权力的蛋糕本来就那么点大,如果李鸿章一个人都吃了,别人不就得饿肚子吗?于是,为了抑制北洋舰队的发展,他们联合对抗李鸿章。然后,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李鸿章主张“平日讲求武备”,立马有人出来反对到:辄以铺张靡费为疑,至以购械购船悬为厉禁 。一旦有事,明知兵力不敌而淆于群哄,轻于一掷;李鸿章任命丁汝昌上阵,他们就开展“拔丁运动”。

反正,凡李必反,就是李鸿章政敌的行动宗旨。所以,由于朝堂上乌烟瘴气的斗争,导致北洋舰队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未曾添置过一舰一炮。于是,带着老式装备,北洋舰队上了战场。

可以说,这就是“让牛干活,还不让牛吃草”的典型例子。先不说北洋舰队和李鸿章的私人关系到底怎样,就从朝堂上大臣们“敌我不分”的态度上,其实就可以预见北洋舰队的溃败了。

为了不让政敌拔得头筹,他们可以忽视军队补给;为了不让政敌恢复势力,他们可以在战场上延误战机。可以说,当时的清朝,从根儿上就是烂的。再加上北洋战队内部的确也有不小的问题,所以导致了战争局面的惨不忍睹。

结语

也就是说,当清朝的出发立场错了以后,这场战争就没有了胜利希望。对外,他们盲目自信,看不到对手的发展,把后来的财狼依旧当成了昔日的羔羊。于是,当手握打羊鞭的牧羊人对上一只已然没有理性的财狼以后,战争的结局可想而知!

对内,清朝朝堂上的每个人都把他们的个人利益看得比国家利益更重。为了在朝堂上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他们不惜给政敌泼污水;为了打倒政敌,他们不惜牺牲国家利益。因为,国家的发展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

在当时的统治者眼里,百姓的性命、财产,也远远比不上自己的享受重要。所以,他们求饶的速度远比出拳头的速度要快。面对这样一个局面,战争又怎么会胜利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揭... 上篇文章我们揭露了唐朝部分帝王的一些情感轶事,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一是 李世民 同志,与 李元吉的妻子...
原创 1... 说起朝鲜战争中的韩国军队,因为其将校大多有在旧日军和伪满洲军服役的背景,所以在行使指挥权时免不了会染...
原创 清... 清史中姚启圣、周培公、李光地,并非《康熙王朝》中的那样 引言: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姚启圣、周培...
原创 女... 在20世纪有一段特殊的岁月,即便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也不能透露自己的身份,这也就使得很多家庭成员归属的...
原创 毛... 尽管有着这些失误和挫折,人们还是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毛泽东时代是中国现代工业革命的时代。 ——美国耶鲁...
长影电影导演王枫去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长春电影制片厂离休干部,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王枫同志,于2月26日去世,享年98...
原创 李... 秦国能够一统天下,成为天下霸主,与秦国历代的君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到了嬴政这一代君王,他励精图治,最...
原创 杜... 1936年春天的南京,阳光明媚,樱花盛开。国民革命军第25师少将副师长杜聿明刚刚结束在中央军校的进修...
原创 老... 1921年在德国柏林拍摄的照片,靠在大树上的就是日后的纳粹头目希特勒,只不过此时的希特勒还处于创业阶...
原创 曾... 民间流传这样一句俗话:“中国5000年,圣人两个半。” 两个圣人分别指孔子和王阳明,而这半个圣人,指...
原创 清... 清朝末年时期,有一位富家公子不顾世俗的质疑以及眼光,坚持要与自己的妹妹结婚,却不想生下的儿子,竟然成...
原创 宋... 宋史: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前言 变法、改革,每一种都能帮助国家发展,但是自古以来,无论是哪一种,都...
原创 学... 我们后世谈到秦朝之前的很多朝代都成为先秦,都把秦朝认为是一道分水岭,那为什么学术界公认秦朝是历史的分...
原创 朝... 1987年,首尔某处秘密审讯室。一名自称来自中国黑龙江的女子正接受韩国情报人员的严密审问。她的身份成...
原创 中... 我们都知道,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中国人普遍爱喝白酒(古代又称烧酒),那么背后的历史原因何在? 关于中...
原创 曹... 曹魏与东吴的战场简直是降维打击!防御东吴北伐的军队居然不满万 东吴至少有两次机会灭蜀,但是孙权还算厚...
原创 李... 自古以来中国在世界上都是大国的形象存在的,尤其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开始,中国进...
原创 诸... 东汉末年正是皇权衰微,阉党作乱之时,传统皇权统治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各路军阀恃强割据。群雄割据,为士...
原创 巴...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祝您财运亨通,心想事成! 巴西来大...
曹操的失败是否与他的儿子有关 曹操的失败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他的儿子们,但儿子的某些行为和表现确实对曹操的某些失败产生了影响。以下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