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最后一位衍圣公:出生时军队保护产房,国家鸣13响礼炮为他庆生
迪丽瓦拉
2025-08-24 14:03:25
0

我国著名散文家林清玄曾经感慨道:“要为重活的高兴,不要为死去的忧伤。”

自古以来,婴儿的诞生被视为希望的到来;意味着一个国家迎来了出生朝阳;意味着一个国家正在生机勃勃地蓬勃发展。而自近代以来,曾经迎来这样一位婴儿,对“中国最有排面的婴儿”这一称呼当之无愧,在出生之时军队保护产房,国家鸣13响礼炮庆祝他的诞生。

孔德成:尚未出生便被寄托着整个家族的希望

提起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中国上下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思想家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理论在如今依旧闪闪发光,对人影响颇深。而孔子的直系后人,同样也是孔子精神的传承人。自然备受世人的关注。

或许有人有所不知,在山东曲阜,孔氏这一族至今绵延不绝地将自己的自己的血脉传承下去。

然而,到了孔令贻这一代,却突发变故。这位第三十一代“衍圣公”尽管吟诗作画样样精通,但是奈何天生身体虚弱,不到三十岁便有离世之象。而原配妻子孙氏早已因病不在人世,妾室更是无一人孕有子嗣,孔令贻膝下仅有两位从旁支过继而来的女儿。

而毫无疑问,孔氏一族绝不能断送在自己的身上,然而此时此刻孔令贻已经病入膏肓,无法承担传承血脉的重任。但是,天无绝人之路。不久后,孔令贻的妾室王氏便被摸出喜脉,确诊有孕。

孔令贻听及如此,强撑着已经药石不进的身子,给溥仪上书一道奏折,言辞诚恳地表明:若王氏所诞下的是一名男婴,请求圣上将其封为第三十二任衍圣公。不久后,孔令贻便撒手人寡,离开人世。

自此之后,王氏腹中的婴儿为世人的云霓之望,众人更是将孔氏一族的传承全部寄托在这还未出生的婴儿身上。

孔德成:出生便是巅峰,中国最有排面的婴儿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在众人的小心呵护与悉心照顾之下,王氏终于在1920年2月23日发动了。众人先是手忙脚乱地准备一番,才小心翼翼地将王氏送入了产房。

在生产过程中,等候在外的众人看起来却比产妇更为紧张不安。因为,若王氏生下的为一个女婴,那么在当时那个时代意味着绝后。孔氏一族的血脉便就此断绝,千百年的努力就此功亏一篑。

甚至在那时,连皇帝溥仪都被惊动。溥仪对孔子以及孔氏一族同样尊敬有加。对王氏肚子里这个即将出生的孩子同样也重视万分。他甚至调动了紫禁城中的军队,赦令他们在王氏生产时守在产房外,保护王氏以及还未出生的孩子。

防止有意外发生,以及防止由不怀好心之辈迫害孔氏这最后一丝血脉。这绝不仅仅只是寻常的妇人产子,在那个时代,妇人生产本就是九死一生,更何况这还关乎到一个家族的兴衰。溥仪甚至调动了皇城中的所有御医,命令他们拼尽全力保护王氏以及她的孩子。

在第一缕阳光出现之时,一阵清脆的哭声打破了空气中的沉静。原本昏昏欲睡的人们立刻强撑起精神,以平生最快的速度冲到产房前,打听婴儿的性别。

当稳婆喜气洋洋地告诉众人,王氏诞下了一个男孩时,所有人喜上眉梢,甚至有人喜极而泣。

很快,溥仪听闻这个消息,同样欣喜若狂,为了庆祝这位意义非凡的婴儿的降生,他甚至下令国家鸣13响礼炮以此庆生,这可是仅仅只有皇亲国戚所能得的殊荣,而为了普通人所放可是前所未有的大事件。

他既是为了庆祝这位意味非凡的婴儿的诞生,也是欣喜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成功延续和孔子的精神文化的成功同样后继有人,不会断绝于此。不过,这其中未必没有为自己考虑的因素。

若是孔子这支氏族断送在自己所统治的时期,那么谁都会质疑自己的统治能力与治国才能。同样,如果孔氏一族在他在位期间繁荣昌盛、绵延不绝。

后人同样因为如此而歌颂自己的聪明才干,而史馆无疑也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史书上记载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对于自己是一石二鸟的天道好事,而燃放礼炮对于溥仪来说毫不费力,丝毫不费一兵一卒,甚至可以因此落得他人的赞不绝口,何乐而不为呢?

随着礼炮的绽放,这名寄托着万千希望的婴儿被命名为了孔德成。这名男孩从刚刚降生于这个世界便被封为了衍圣公,这是多少读书人哪怕两鬓斑白都得不到的爵位。

如今却被冠以到一位婴儿身上,现在看来,不仅仅令人发笑,甚至有些荒唐。在那时,封建礼教大于一切,一名幼童尚且可为君王,更何况只是一位空有名头公爵呢?

在2008年孔德成离开了人世,然而这个习俗却依旧延绵了下去。在我看来,希望能够延续古人的精神文化,流传圣人的思想成果,这未必不是一件坏事。

但是,我们却能从其中窥出一二,这传统习俗中同样有不少糟粕:重男轻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大的缺陷,为何只有男孩能够传承精神?继承爵位?女孩同样可以担负起如此重任。

承担家族的责任并非是依靠性别而是个人能力的高低;其次,评判一族文化是否能够流传至今,是凭借着后人对此的研究深度以及对此精神的热爱程度,而不仅仅只是为了一个华而不实的名头搅得家宅不宁,甚至惊动了当时最高统治者。

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毫无主见,将其全部照搬古人那一套理论,如今的中国已经步入了现代化的发展,世人的思想同样不能被古时的封建礼教所桎梏,应该与时俱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文臣武将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和魅力。比如蜀汉名将关羽和张飞,他们的性格迥异,也导致了不同的命...
原创 李...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之一。这一时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可谓飞速,国家在英明领导下,社会的...
原创 “... 在《明大诰》里,朱元璋写过一篇质量很高的“驳论文”。 什么是“驳论文”,就是针对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
原创 中... 在古老的时代,存在着一群肩负特殊使命的人,他们世代栖息于皇陵附近,这就是被称为守陵人的一族。今天,我...
原创 水... 三国时期的历史,堪称英雄辈出的时代,正如那句诗所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片充满狼烟和...
时培磊:元代实录纂修问题考辨 编者按:蒙元政权自建立以来便带有浓厚的蒙汉二元体制色彩,这一体制也反映在其官方史学活动。本文作者在梳...
原创 印... 大象是地球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主要栖息在非洲的广袤热带雨林中。在象群中,存在两大类大象:非洲草原象...
原创 “... 在许多描绘清朝历史的电视剧中,常常会出现一个特别的情节:某位有罪之人因惹怒皇帝而受到惩罚,但罪行并不...
国内罕见!泉州发现一口宋代古井 近日,泉港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工作已基本完成转段任务。在此前的走...
原创 【...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跨越了九千年(详细内容可参见我2022年10月19日的文章《中国历史是上下9...
原创 他... 1977年,身为军委顾问的陈再道再次被启用,并被调任为铁道兵的司令员。这一决定在当时的背景下尤其引人...
原创 “... 清朝溯源:从女真到满清的崛起之路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了近三个世纪之久。它由...
世界首次!我国科学家确证存在史... 新华社济南6月4日电(记者邵琨)我国科学家凭分子遗传学证据确认,山东广饶傅家遗址存在距今4750年以...
为什么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自王勃《滕王阁序》,短短八字浓缩了两位历史人物的命运悲剧,成为怀才不遇、时运...
原创 假... 三国时期,风云变幻,英雄辈出,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北伐之举,无疑是这段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仍为人们...
原创 三... 美国德州的牧场主人山姆·麦佛里克以不烙印记号来识别他所养的牛为人所知。因此,政治界有一种特殊的说法,...
原创 他... 在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沈阳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宣布建立了大清帝国,并定年号“崇德”。然而...
原创 王... 咱今天唠唠秦朝那位赫赫有名的大将王翦。这人打仗那是真有一套,可他有个习惯,让秦始皇既头疼又无奈,啥习...
原创 明...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明朝的军事制度,特别是其中的营军编制。在明朝,军队的组织架构可是相当复杂的,而...
我读郭沫若 | “甲骨四堂”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曾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