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民党这两位悍将,才是解放军真正的敌手,薛岳、张灵甫都靠边站
迪丽瓦拉
2025-08-24 14:02:27
0

在国民党的那帮军中悍将里,提起张灵甫和薛岳,确实都是挺响当当的名字。张灵甫那是个硬骨头,给解放军带来了不少头疼的问题。薛岳也是,粤系出身,战斗力强悍。不过,如果你想听真正的悍将故事,那得换个人选。

01

杜聿明这位国民党的铁血将军,在历史上的名头可不小。他带领的第五军,简直就像是国民党的瑞士军刀,哪里有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1939年底,杜聿明不知道吃了什么激将法,带着他的第五军去昆仑山玩了场大的。对面站着的是日军第二十一联队,可这帮日本人明显没搞清楚形势,以为这是普通的游山玩水。结果呢?杜聿明他们不仅游山玩水,还玩起了捉迷藏,结果迷藏变成了全歼,把守敌4000多人干净利落地解决掉,还顺手拿了一堆枪支弹药当纪念品。

杜聿明在昆仑关的事迹就像冬天里的火炉,热呼呼地传遍了整个抗日战场,让他名声大噪。到了1941年,当缅甸首都仰光被日军飞机整得跟过年似的,英国那边的胡敦将军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紧跟蒋介石打了个求援电话。

蒋总统摸着下巴想了想,想起了他手下的“王牌战将”杜聿明。他给杜聿明打了个电话:

蒋介石:"仰光这边情况不妙啊,你看能不能带队去支援一下?"

杜聿明:"我这儿正闲着呢,正想找点事做呢。带队?那还不简单,保证把那帮日本鬼子赶出去!"

蒋介石:"那就拜托了,顺便帮英国人提提士气,别让他们都跑了。"

杜聿明:"放心吧,我这就去收拾行李,带上第五军、第六军和第六十六军,十多万兵力,不给敌人留下翻身的机会!"

02

在缅甸,杜聿明真是碰上了大麻烦。罗卓英和美国顾问史迪威将军俩人搞出了个所谓的“曼德勒会战”计划,听着挺响亮,其实就像是个高级的自找麻烦。杜聿明看了看这计划,心想这不是找死嘛?但问题来了,他那时候在远征军里虽然手里握着一把刀,可算不上大腕,提出的建议也就如同在海里扔石头,连个水花都激不起。

杜聿明心里那个着急啊,但外头还得装作一切尽在掌握,于是就在会议上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各位,咱们这计划是不是得再琢磨琢磨?”结果呢?罗将军和史迪威一拍桌子,“杜将军,战争不是靠纸上谈兵,这计划是铁板钉钉的!”

杜聿明无奈,只好暗自另打主意。到了关键时刻,看着局势不对,他毅然决然地带领远征军主力经野人山撤回国内。这一撤不简单,山高路远,困难重重,但杜将军就像老狐狸一样机智,带着大部队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躲过了无数的日军搜查,保住了军队的元气。

后来,人们评价这一幕,杜聿明都是笑着摇头:“你们以为我是回来,其实我是大摇大摆地转个圈子,给敌人画个圈圈诅咒呢!”这一撤退操作,不仅保存了军队主力,还让杜将军的智慧和胆识名声大噪。

03

后来,杜聿明这位“善谋将军”,在东北的那场保卫战里,确实是凭一己之力写下了一段传奇。在战况最为紧张的时刻,他那种凭直觉行事的能力,不仅让自己的部下佩服得五体投地,甚至敌人都得给他竖个大拇指。

在四平保卫战取得突破后,杜聿明还在部队中开了个小庆功会,这时他半开玩笑地说:“看来这次咱们不仅保住了四平,连我的面子也保住了。要不是我们及时调兵遣将,那可真是要在历史上留下一笔。”

身边的参谋可能会笑着回应:“是啊,司令,这次真是您的一记‘神来之笔’,我们都快把您当成救星了。”

杜聿明可能会挥挥手,幽默地说:“救星算什么,我可不想升天呢。不过下次,希望大家能少给我添点乱,让我好歇歇。”

然而,随着我军的强劲攻势,杜聿明的好运气似乎用尽了。1949年初,被解放军活捉的那一刻,他还在心里苦笑:“这下子,连运气都跟我过不去了。”

在被俘后,与我军的一个年轻军官交谈时,杜聿明还说:“我这辈子,指挥过无数战斗,今天终于轮到别人指挥我了。”

虽然杜聿明最后被俘虏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杜聿明出身黄埔一期,那是标准的精英中的战斗机,脑子里全是军事战术和指挥秘籍,抗战时候,他那一身本领不是盖的,带兵打仗,那叫一个稳。不仅会指挥那土里土气的步兵,还能搞机械化部队,搞得洋鬼子们都点头哈腰的,和美军英军搞联合作战,这操作,简直了,国民党里头能这么玩的,也就他了。

04

除了杜聿明,还有一个人也值得聊聊。卫立煌,这位不是黄埔出身却打得一手好仗的将军,在那个年代,能从孙中山手下走来,又能在抗日战争中大显身手,不简单哦。

当年卫立煌在抗日战争时期,正和他的参谋们商讨战术:“看来咱们这次得给日本人一个大大的惊喜了。他们以为只有黄埔出来的才会打仗,今天就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合肥人也不是吃素的。”

战斗打响后,卫立煌的指挥所里紧张而忙碌,他在战场边缘来回走动,突然对身边的副官说:“这战斗打得就像我们当地的闹元宵,热闹非凡,只是烟火换成了炮火。”

北伐战争时,他带着他的十四师,那是杀敌如麻,抗战时期又升级成为集团军总司令。忻口那一仗,他不仅阻击得漂亮,还因此摇身一变,成了副长官。

他本人也还挺爱学习的,跑到延安去,跟毛主席他们一一面基,不仅学政治工作,连游击战术都没放过。

抗日战争期间,卫立煌还特别能做大事,比如,他指挥远征军,直接就把龙陵芒市给收复了,整个战斗打得是雷霆万钧。等到了1945年,他们这帮人还不甘心,非得把中印公路给打通。

这些战绩,你说卫立煌是不是真正的“悍将”?别的不说,这位不是黄埔的老兄在“五虎上将”里可是挺风光的,有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味道。名副其实,硬核硬汉一个。

05

不过,卫立煌在东北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他一到东北,可能就发现形势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就像是被安排了一个绝地反击的任务,但手里的牌不够好。

当时,卫立煌在东北战场上向蒋介石汇报时:“总司令,我看这儿的形势,我们得坚守沈阳,这是战略要地,关键时刻能扭转乾坤。”

蒋介石那边可能就回了一句:“立煌,你那边多危险你心里没数吗?坚守?你是想让我们全军覆没啊?”

卫立煌苦笑回应:“不坚守沈阳,我们就是无头苍蝇,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那还不如拼一把。”

到了最后,东北战场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国民党军队溃不成军。

卫立煌一看这,眼睛一抹黑,看清了国民党的真面目,这不,一拍大腿,决定换个环境。1955年,他被毛主席他们热烈欢迎,周总理和朱德都出面了:“回来看看,这才发现,我以前真是跟错队伍了。在那边忙着指挥战斗,还得时时刻刻提防自己人给一刀。”

毛主席拍拍他的肩膀:“立煌,你这是南辕北辙走太久了,现在总算是找对方向了。”

卫立煌回应:“是啊,主席,我这一生跟随孙中山先生,始终信仰革命。只是有时候,真革命和假革命,还得靠自己慢慢辨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是... 公元1644年,亚洲东部的这片土地上,四个政权如同巨山并立,分别是大明、大清、大顺和大西。这一年正值...
抗大精神永不磨灭丨罗瑞卿纪念馆...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建校89周年。6月...
原创 皇... 在古代,帝王的后宫不仅有三宫六院之分,而且佳丽无数,倾国倾城的美人自然层出不穷,这样的生活令无数人羡...
原创 美... 翻阅历史书籍,我们会发现人类文明的历史中,几乎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战争的阴影下度过的。正因如此,很多脍...
原创 中... 在国民党内部,军统和中统就像是两个对立的势力,一个是冲在最前线的猛虎,一个则是深藏在背后的狡猾狐狸。...
原创 古... 中国古代历史中真实存在的四位杰出将领,他们都是骁勇善战的好汉,其中白起无疑是佼佼者,称为“千古无二”...
原创 蜀... 看过《三国》这部作品的朋友们,肯定对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有着深刻的了解。其中,最让人喜爱的当属蜀国的...
原创 三... 东汉末年,三国的局面扑朔迷离,英雄辈出,战将的事迹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每当谈论三国的武将排名时,...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文臣武将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和魅力。比如蜀汉名将关羽和张飞,他们的性格迥异,也导致了不同的命...
原创 李...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之一。这一时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可谓飞速,国家在英明领导下,社会的...
原创 “... 在《明大诰》里,朱元璋写过一篇质量很高的“驳论文”。 什么是“驳论文”,就是针对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
原创 中... 在古老的时代,存在着一群肩负特殊使命的人,他们世代栖息于皇陵附近,这就是被称为守陵人的一族。今天,我...
原创 水... 三国时期的历史,堪称英雄辈出的时代,正如那句诗所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片充满狼烟和...
时培磊:元代实录纂修问题考辨 编者按:蒙元政权自建立以来便带有浓厚的蒙汉二元体制色彩,这一体制也反映在其官方史学活动。本文作者在梳...
原创 印... 大象是地球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主要栖息在非洲的广袤热带雨林中。在象群中,存在两大类大象:非洲草原象...
原创 “... 在许多描绘清朝历史的电视剧中,常常会出现一个特别的情节:某位有罪之人因惹怒皇帝而受到惩罚,但罪行并不...
国内罕见!泉州发现一口宋代古井 近日,泉港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工作已基本完成转段任务。在此前的走...
原创 【...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跨越了九千年(详细内容可参见我2022年10月19日的文章《中国历史是上下9...
原创 他... 1977年,身为军委顾问的陈再道再次被启用,并被调任为铁道兵的司令员。这一决定在当时的背景下尤其引人...
原创 “... 清朝溯源:从女真到满清的崛起之路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了近三个世纪之久。它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