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帝王的后宫不仅有三宫六院之分,而且佳丽无数,倾国倾城的美人自然层出不穷,这样的生活令无数人羡慕不已。然而,当有一天,皇帝最终离开这个尘世,过往种种如烟散尽,这些妃子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的女子,所遭遇的命运各异。如果你是皇后,皇帝去世后,你便成了太后。在大多数情况下,继位的新皇帝往往是你的亲生儿子,这样一来,你的地位自然更加稳固。例如,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在经历了种种波折后,依然能安享晚年。但若新皇帝并非你的血脉,甚至可能与您有冤仇,那局面就十分复杂了。例如,曹丕的皇后郭氏因怨恨甄氏,甚至对其施以毒手,待曹叡即位后,郭太后便成了生死未卜的境地。
对于那些妃嫔而言,若能为皇帝生下儿子,汉代的传统便是让她们跟随儿子封国,享有与太后相仿的待遇,若儿子日后成皇帝,她亦将升为皇太后。然而,与从皇后而来的太后相比,她的地位便显得略低。反之,那些没有子嗣的妃嫔则命运悲惨得多,很多朝代会把她们打入冷宫,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而一些更加严酷的朝代则将这些无所出者与皇帝一起殉葬,比如历史上著名的秦始皇,他去世后,竟召集了上万的妃嫔与之殉葬的悲剧。
在某些情况下,若新的皇帝较为仁厚,会选择遣散这些妃嫔出宫,然而没有了儿子作为依靠的她们,却往往面临着重重困境,毕竟古代女性在生存上缺乏手段,出宫后的生活难免困苦。此外,她们集体出家也是一种常见的归宿,比如武则天在李世民去世后,被送至感业寺出家,由于曾出家从而不再算是李世民的正妻,这一举措成功避免了新皇帝需要再娶后母的尴尬局面。
虽然冷宫生活对于无子嗣的妃嫔来说是最常见的结局,但也不乏特例。例如北魏皇后冯妙莲因出轨被孝文帝下令殉葬,这个案例更显示了她们身世的脆弱和不幸。
那么,古代对妃嫔的这种处置方式又缘何而至呢?首先,已生育的妃嫔若留在京城而不随儿子去封国,而其娘家势力较弱,则生活几乎无望。古代讲究“从父、从夫、从子”的传统,这使得这些妇女本就需要依赖儿子晚年得到照料。而没有子嗣的妃嫔被殉葬的情况则多是特殊原因,例如秦始皇宫里的那些女子多为从六国掳来的姬妾,彼时秦国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她们若留在世间,只能是潜在的风险。
至于像武则天那样出家的处理方式,虽然听起来简陋,但对这些无子嗣的妃嫔而言,总好过冷宫来得从容,毕竟她们缺乏谋生技能。这是一种折中的选择。总的来看,皇帝去世后,对于那些身为儿子生母的妃嫔来说,地位自然水涨船高,享有更高的尊崇,而没有子嗣的妃嫔则如坠深渊,晚景凄凉。
你对古代如何处理皇帝妃嫔的方式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