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党内部,军统和中统就像是两个对立的势力,一个是冲在最前线的猛虎,一个则是深藏在背后的狡猾狐狸。表面上,它们是蒋介石忠诚的“猎犬”,但私下里却暗潮涌动,斗争激烈。
首先,军统由蒋介石亲自领导,主要负责军事情报和反共任务,任务是硬碰硬的。他们的职责通常是采取强力手段,直接与敌人正面对抗。与之相对的中统,负责政治情报工作,更专注于与不同派系之间的智力较量,擅长通过策划和暗地操作来影响局势。他们之间经常表面上合作,实则常常互相拉扯。
谈到这两个组织,它们的纷争就像是无穷无尽的历史话题,但也正是因为它们的不同,才让这场对决变得如此精彩。在国民党这些派系中,军统和中统是两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尽管它们表面上好像是站在同一阵线,但实际运作中,各自都有着不同的使命和风格,甚至为了达成各自的目的不择手段。
抗日战争时期,陈立夫和陈果夫兄弟受命于蒋介石,要求将浙江革命同志会改组为“中央俱乐部”。接到命令后,兄弟俩对着彼此,眼中满是无奈。
陈立夫眉头紧锁说道:“看来我们得从文化圈子转行,去做特务了。”
陈果夫轻松地笑了笑:“这不是转行,而是为蒋先生的大计做贡献。”
陈立夫沉思片刻,说:“那我们得取个更有气势的名字,‘中央俱乐部’太文雅了,咱们不是开茶馆,是搞情报的。”
陈果夫思索了一下,笑着建议:“那就叫‘CC系’吧,C代表我们陈家的首字母,既神秘又高端。”
而军统的前身则是“蓝衣社”,一个同样充满传奇色彩的组织。
那个时代,国民党的“党务调查处”几乎成了一个无暇分心的部门。特务们忙得不可开交,从抓捕共产党员到监视普通百姓,几乎没有空闲时间。陈立夫在担任局长时,特务机构名字频繁变动,有时他自己也记不清了。有一次,他和朱家骅在酒会上开玩笑:“朱老弟,你说我们的‘党务调查处’是不是该改个名字了?我都记不清现在叫什么了。”
朱家骅笑着回应:“立夫兄,这不难,咱们这些机构改来改去,不就是为了迷惑敌人吗?看,从‘中央俱乐部’到‘调查统计局’,再到‘党通局’,敌人都被弄糊涂了,我们自己都差点跟着迷路了。”
1938年以后,“中统”的发展如火如荼,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庞大情报网络。据说,他们的间谍遍布各大城市,人数多达20万,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铁路、学校、工厂等地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抗日战争结束后,尤其是进入了解放战争,中统逐渐陷入困境,几经更名,直到1949年3月,才最终改为“党通局”。
再谈“蓝衣社”,我们不能不提蒋介石。抗战时期,蒋介石一方面对日本采取不抵抗政策,另一方面却在背后密谋各种特务活动,似乎在筹备一个秘密的组织。蓝衣社悄然成立,成员穿着蓝色上衣和黄色裤子,看上去像是参加化妆舞会,实际上他们却是经过精心训练的特务。
有一次,戴笠被任命为特务处长后,特别自豪地去找蒋介石商讨制服设计的问题:
戴笠:“委员长,您觉得咱们‘蓝衣社’的制服是不是该改得更酷一些?蓝衣黄裤有点太显眼了。”
蒋介石挥了挥手:“戴处长,你是特务处长,不是时装设计师。蓝衣黄裤容易辨认,咱们的特务一看就能分辨出来。”
戴笠略显失望,但还是坚持:“那咱们能不能加个徽章,增加些神秘感?”
蒋介石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戴处长,你是做特务的,不是做时尚的。徽章太显眼,咱们要的是隐秘。继续带着你的队伍,不要胡乱想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戴笠只好默默接受了这个建议,继续带着特务们,穿着那套朴素的制服,继续他们的秘密任务。
后来,蒋介石听说可以模仿墨索里尼的“黑衫党”,不禁眼前一亮,于是立即拍板成立了“力行社”和“复兴社”。这些成员自称为“十三太保”,其中包括贺衷寒、戴笠、康泽等人。特别是戴笠,他被称作“戴大帽”,不是因为他喜欢戴帽子,而是因为他的职权大到可以随意给人定罪。
“复兴社”并不是表面上搞些花架子,它拥有自己的特务部门,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专门负责监视、控制、暗杀等行动,最终演变为“军统”。
军统的组织结构复杂,甚至让人头晕目眩。它涉及内外勤、站区、特别班等多个环节,几乎和国民党内部的组织结构一样庞大,成了一个“全能型”的特务组织。
1946年,戴笠与毛人凤在会议室里讨论新的一轮组织调整。
戴笠抬头望着墙上的组织图:“你说我们的军统架构怎么看都像个迷宫,咱们自己都得靠图纸才能不迷路。”
毛人凤笑着摇头:“戴处长,这不叫迷宫,这是蜘蛛网,越复杂越好。敌人一旦陷进去,可就再也逃不出来了。”
戴笠点头:“确实,这张网布满全国,军队、警察、行政机关、邮局,处处都有我们的眼线。”
毛人凤叹了口气:“不过,现在得进行改组,我们要把武装特务和军令部二厅合并,设立为国防部第二厅,核心部分改为保密局。”
1949年前,中统和军统几乎是互为对立的存在,彼此之间的矛盾和较量持续不断。蒋介石为了平衡两者的权力,故意让它们进行内斗,直到两败俱伤。
中统和军统的区别也非常明显。从起源来看,中统更像是蒋介石的私人“宫廷卫队”,最初由蒋的亲信陈立夫和陈果夫兄弟运作,负责保护国民党政权的稳定。而军统则从“蓝衣社”起步,专注于军事情报和执行各种秘密任务,尤其擅长执行暗杀和反间谍活动。
尽管两者的任务不同,但由于其极高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它们的对抗在国民党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