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尼姑告和尚非礼,朱元璋闻了一下尼姑,而后冷笑:将她凌迟处死
迪丽瓦拉
2025-08-24 23:03:31
0

太祖胸中涌自豪,长虹弯月运文韬。襟怀草莽英雄气,欲与天公试比高。——《赞明太祖朱元璋》

在我国历史上,朱元璋称得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不仅仅是因为他完成了从“放牛娃”到“皇帝”的转变,更是因为他在当上皇帝之后,依然经常微服出巡、注重民间疾苦。

在此期间,朱元璋遇到了很多“离奇”的事情。曾经,就有那么一次,朱元璋在出巡期间遇到了一个尼姑状告和尚非礼。

当县令对此案毫无头绪的时候,朱元璋却发现了尼姑的一个秘密,最后将其凌迟处死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注重发展民生的朱元璋

朱元璋字国瑞,原名朱重八,他出身贫寒,十几岁时遇到瘟疫、水灾,母离家散、无依无靠。后来,朱元璋便入庙成了和尚,可寺庙也受到了灾难的祸害,他便背上行囊开始了一路的流浪。

在此期间,史书上并未有记载朱元璋到底经历过什么,但这漫漫征途确实是给了他对于底层人民、社会真实事态的切身体会与感触。

以至于,后来朱元璋上位后十分注重民生,为百姓做了不少事情,即使做了皇帝的生活习惯也十分的节俭,让当时百姓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

众所周知,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十分的勤政,用我们的话说他是一个十分“自律”的皇帝,每天给自己定好审批奏折的数量,并且要求自己按时超额完成,正如他去世后遗诏中所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

曾经,朱元璋对天下的职业进行了一种排名,从“士农工商”四个字便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农业的看重,而在洪武年间,农业也的确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改观。

更甚至,朱元璋在大力开垦荒地的同时,还将国家十分之一的土地拿出来给农民种植粮食,并且免税三年,自己还在皇宫里专门留出一片空地用来种菜,就好像在时刻提醒他,底层人民的不易,和国民力量的重要性。

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即使是这样重视农业,农民还是常常受到一些恶霸欺负,所以朱元璋常常微服私访,亲近了解民生。

明朝建设初期,都城就在南京,所以朱元璋会经常在南京一带巡查。可是,在离国家中心力量这么近的地方,依然频频出现一些“不法”事件。

朱元璋遇尼姑告状和尚非礼

有一天,朱元璋与大臣刘伯温两人散步久良,在树荫下乘凉,没过一会周围嚷嚷起来,隐隐约约听着是一个尼姑报了案。什么案子呢?听到后大家也是啼笑皆非,这个尼姑告一个和尚非礼她。

与此同时,县令接到案子后就立马开始处理了,很多老百姓也是跑来凑凑热闹。毕竟大家对河“和尚非礼你姑”的事情也很感兴趣,一时间,事发地灵寿庵便人满为患了。

朱元璋听到这件事情后,便派人去打探消息,通过了解,他得知这还是一个难案子。因为尼姑哭哭啼啼地一直痛斥和尚非礼她、好不怜人,但没有目击证人,也无法判定孰是孰非。

只凭着尼姑一张嘴,县令也犯了愁,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被状告的和尚,还是凤阳“龙兴寺”的和尚。

而“龙兴寺”曾是朱元璋生活的地方,话说朱元璋十几岁时离家入寺,入的便是这凤阳龙兴寺,原本此地不叫“龙兴寺”,朱元璋成为皇帝后更名为龙兴寺,也比较“应景”。

对朱元璋来说。龙兴寺对他有知遇之恩,对于那里的和尚,朱元璋是心知肚明的,寺庙的风气风貌很好,和尚也比较恪守本份,出了这档子事很难让人相信。

思及此,朱元璋判定和尚多半是被这个尼姑坑害了,所以他们便跟上百姓凑热闹的队伍,上前一探究竟,看看真相到底如何。

朱元璋断案

灵寿庵这边很热闹,而为了不打扰审案,闲杂人等不许进入,进不去大门百姓在门外挤得水泄不通。朱元璋一看,只得拿出牌子给衙役,不一会县令便赶忙出来迎接他们。

不过,朱元璋却告诉县令他只是旁听,不予审理。落座后,朱元璋便开始打量这两位当事人,这位女尼姑是带发修行,两目挂泪衣冠不整,楚楚可怜,宛若一个“受害者”。

可是,朱元璋再仔细观察之下,他发现这个尼姑眉宇间少有出家之人的淡然之色,甚至有少许曼妙、抚媚,身材也是高挑惹目,婀娜多姿,这显然是一个“不正经”的特征。

反观一旁的和尚,不问不答、安静地打坐,自始至终都是一身清白的样子,与尼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朱元璋还在想着呢,这女尼姑不知何时就走到他的身旁,开始抽泣,并对着朱元璋说:

“请大人为贫尼做主啊,这个不知廉耻的和尚非礼小女,非但对贫尼动手动脚,还讹诈了香火钱,请大人一定明察秋毫啊,此僧破坏佛门戒律,定要重罚于他,诛于九族不为过”

尼姑诉苦的时候,一旁的僧人依旧不为所动,好似与他无关一样。种种现象表明,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而在县令手足无措的时候,朱元璋又开始打量这位自称被和尚强奸的美丽的尼姑。

进一步发现,此女眉眼含春,皮肤细润如温玉柔光若腻,樱桃小嘴娇艳若滴,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凭添几分诱人的风情,腰不盈一握,实在不像是静心理佛的女子。

随后,朱元璋又刻意往女子旁边迈了两步,一股可以遮掩下的胭脂味钻入了朱元璋的鼻子里。

回身一转,他又发现尼姑耳后有耳洞,往下脖子上明显是带过首饰的痕迹,收回视线,朱元璋已经断定的真相。

这时朱元璋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叫来随从安排人去调查尼姑庵内所有的房间,不一会衙役便上前报到,“报告大人,庵内后院发现多具男尸,尸体针验后具显示体内有毒。”

尸体抬上来后,女子害怕的一屁股坐在了佛堂上,看得这种反应,县令也是心中一直一二。原来,常常在寺庙、尼姑庵附近做妓女,掠取年轻男子的钱财,遇见不上钩或难缠之士,便以毒撂倒,而后锐器刺入脖颈。

后院的尸体伤口基本一致,一击致命,这次龙兴寺的这个僧人遇上女子再次行凶,不过此人是正道之士,不愿与其发生不合礼法的事情。

和尚一再反抗之下,便惊动了邻里邻居,解释不清之下女子污蔑其非礼,将其告到衙门,如此就发生了这么一档子事。事情真相大白后,朱元璋冷笑地下令凌迟处死女子,案件也就此结束。

此案之中,这位小和尚,一语不为自己多解释,即使心中有真相,也不愿意为自己辩解,足见他是一位有“大智慧”的人,此事也验证了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俩... 中国有句古话是: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什么叫作“自知之明”?很简单,“我”对自己非常了解,知道“我”的...
原创 为...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代无疑是一段充满英雄豪杰、权谋斗争的传奇时期。曹操,这位一代枭雄,以其卓越的军...
原创 明... 历史上我国长期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男人娶了妻子后,只要自己有意愿,条件允许,是可以再娶几房小妾的...
三国杀:准备充足才是王道!哪些...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老朋友手杀菌!如果你想要在游戏里面获得好的成绩,一定要准备充足之后才能够实现,人...
朱仙镇大破阵,岳家军八锤七枪一... 岳家军用八大锤(岳云、严成方、何元庆、狄雷)、七杆枪(陆文龙等)、银剪戟(伍尚志)、青龙刀(关铃)和...
原创 血... (接上次文章) 十一. 书生意气的军事统帅 中国的解放战争,实际上相当于黄埔军校的学生们打群架,就是...
原创 日... 1945年,日本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那些日军士兵们没战败前坏事干尽,投降后,他们竟然认为应该得到...
原创 太... 引言:从荣华到毁灭,后宫女性的命运转折 1851年,洪秀全创立太平天国,自封“天王”,以“上帝之子...
李自成生命的最后一年,上苍给过... 李自成,那个一度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最后的命运却让人唏嘘。 你或许知道他在大明灭亡后,曾短暂地登上过...
原创 李... 前言 隋朝末年,天下纷乱不断,各个地方的起义军都趁乱兴起,而李世民则是鼓动父亲李渊起兵,消灭各方割...
原创 汉... 公元前188年,当时是汉惠帝七年,在今天的山西平遥县一个男孩降世,他的出生除了让他家中父母祖母高兴之...
原创 日... 巴西这个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不仅以其热情奔放的桑巴舞和令人惊叹的亚马逊雨林闻名于世,还因其独特的移民历...
原创 警... 大家好啊!今天给大家聊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巴西的日本移民。这可不是一般的移民故事,而是横跨半个地球的...
原创 秦... 在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有这样两座难以企及的高峰,一个是秦始皇,一个是汉武帝,两人都是文治武功的绝代...
原创 新...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当时国际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毛主席奉行了“一边倒”外交政策。所谓的“一...
原创 魏... 演义中,罗贯中非常厚待蜀国:不仅给了蜀国大将很多的戏份,而且还赐予了他们强大的主角光环。也因如此,魏...
少康,力挽狂澜的复国之君 故事得从夏朝前期说起,那时少康的伯祖太康继承了王位。太康这人,对打猎游玩痴迷到了极点。他常常带着大队...
原创 方... 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作为一名军人没人希望自己失败。在水浒传之中,梁山一百单八将自结义以来,战无不胜...
原创 蜀... 蜀汉五虎上将最早出自《三国志平话》,指的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沿用了...
曝光率不高的西晋有哪些名将,好... 聊到历史上的那些厉害将军,咱们脑袋里一下子能蹦出好多名字。不过,你有没有注意到,咱们随口就能说的,往...